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83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应用于印刷机械的输纸机构中,包括安装于钩页轮装置上的第一气阀、安装于分页轮装置上的第二气阀和压力源,第一、二气阀分别包括第一、二阀门和第一、二阀体,第一、二阀门上分别设有第一、二气槽,第一、二气槽分别与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上的空心轴内腔相通,第一、二阀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吸气孔和第一、二放气孔,第一、二吸气孔上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吸气管接头,第一、二放气孔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吹气管接头,第一、二吹气管接头分别与压力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可以准确控制放页时间,保证书帖的下落稳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上的搭页机,尤指一种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搭页机的工作任务是将书帖从堆帖台上叼出,通过分帖装置将书帖沿折缝线分 开,搭骑在集书链上。搭页机的分贴装置包括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纸贴放置于堆贴台的纸堆挡板 内,通过叼页轮装置将纸帖一张张叼出,每页纸贴沿叼页轮旋转到叼页轮下部时,叼页轮的 叼嘴松开,纸贴进入叼页轮下面的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之间,目前通过在钩页轮装置 和分页轮装置上安装气阀,使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上的吸嘴产生负压对书帖进行吸 页,通过纸贴自重实现放页。目前搭页机所用的气阀固定安装于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上的空心轴上,气阀 包括阀门和阀体,阀门上设有与阀门中心孔相通的气槽,气槽与空心轴内腔相通,阀体上设 有吸气孔和放气孔,当阀门的气槽随空心轴转动到与阀体的吸气孔相通时,钩页轮和分页 轮的吸嘴气路中就形成真空,吸嘴吸页;当阀门的气槽转动到与阀体的吸气孔相错开继而 与阀体的放气孔相通时,吸嘴气路中的真空被破坏,吸嘴就将纸张放掉。但由于回路中余气 存在,气路中的真空没有完全被破坏,纸张与吸嘴不能及时分离,特别是对薄而轻的纸张, 虽然吸气停止,纸张依然吸附在两轮上,导致放纸时间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其准确控制放页时 间,保证书帖的下落稳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 装置,包括安装于钩页轮装置上的第一气阀和安装于分页轮装置上的第二气阀,所述第一、 二气阀分别包括第一、二阀门和第一、二阀体,所述第一、二阀门分别与钩页轮装置、分页轮 装置上的空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二阀门上分别设有与第一、二阀门中心孔相通的第 一、二气槽,所述第一、二气槽分别与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上的空心轴内腔相通,所述 第一、二阀体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吸气孔和第一、二放气孔,所述第一、二吸气孔上分别连接 有第一、二吸气管接头,其中该装置还包括与第一、二气阀连接的压力源,所述第一、二放气 孔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吹气管接头,所述第一、二吹气管接头分别与压力源连接。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吸气孔和第一、二放气 孔(122,222)均为L形通孔或Z形通孔。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二阀体上部分别通过L 形的第一、二连接板分别与钩页轮装置上的第一轴承座和分页轮装置上的第二轴承座上部 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二阀体分别与第一、二轴承座之间连接第一、二轴承内挡。3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压力源为气泵,所述气泵与主 气管的进、出气口连接,所述主气管上设有若干个吹气分支气管和吸气分支气管,所述第 一、二吹气管接头均与第一吹气分支气管连接。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其中所述主气管上的第二吸气分支气管 与所述分页轮空心轴内腔相通,所述第三、四吹气分支气管管头分别设置于钩页轮和分页 轮附近,所述第五吹气分支气管管头设于堆贴台附近。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当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 装置吸纸后,通过将第一气阀与气压源及钩页轮装置的空心轴内腔相通,将第二气阀与气 压源及分页轮装置的空心轴内腔相通,使外部气压吹入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的吸嘴, 将气吹向纸贴,使纸贴准时从钩页轮和分页轮上吹下稳当落到集书链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钩页轮装置的左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分页轮装置的左视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正负气压转换装置的第一气阀(第二气阀)的右视剖视示意 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搭页机包括钩页轮装置100、分页轮装置200、堆贴台 300、叼页轮装置400、集书链500及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纸贴放置于堆贴台300上 的纸堆挡板301之间,堆贴台300正下方设有叼页轮装置400,叼页轮装置400下方的左右 侧分别设有钩页轮装置100和分页轮装置200,钩页轮装置100包括钩页轮空心轴101和设 于钩页轮空心轴101上的若干个钩页轮102,分页轮装置200包括分页轮空心轴201和设于 分页轮空心轴201上的若干个分页轮202,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包括安装于钩页轮装置100上的第一气阀1、安装于 分页轮装置200上的第二气阀2、气泵5、主气管50、设置于主气管50上的第一吹气分支气 管501、第二吸气分支气管502、第三吹气分支气管503、第四吹气分支气管504和第五吹气 分支气管505,气泵5与主气管50的进、出气口连接。第一气阀1包括第一阀门11和第一阀体12,第一阀门11与钩页轮空心轴101固 定连接,结合图4所示,第一阀门11上设有与第一阀门11中心孔相通的第一气槽111,第一 气槽111与钩页轮空心轴101内腔相通,第一阀体12上设有L形的第一吸气孔121和第一 放气孔122,第一吸气孔121连接第一吸气管接头3,第一放气孔122的出气端螺接第一吹 气管接头6,第一吹气管接头6与第一吹气分支气管501连接。第一阀体12上部通过L形 的第一连接板8与钩页轮装置100上的第一轴承座10上部连接固定,第一阀体12与第一 轴承座10之间连接第一轴承内挡30。第二气阀2包括第二阀门21和第二阀体22,第二阀门21与分页轮空心轴201固 定连接,第二阀门21上设有与第二阀门21中心孔相通的第二气槽211,第二气槽211与分页轮空心轴201内腔相通,第二阀体22上设有L形的第二吸气孔221和第二放气孔222,第 二吸气孔221上连接第二吸气管接头4,第二放气孔222的出气端螺接第二吹气管接头7, 第二吹气管接头7与第一吹气分支气管501连接。第二阀体22上部通过L形的第二连接 板9与分页轮装置200上的第二轴承座20上部连接固定,第二阀体22与第二轴承座20之 间连接第二轴承内挡40。主气管50上的第二吸气分支气管502与分页轮空心轴201内腔相通,第三吹气分 支气管503管头设置于钩页轮102附近,第四吹气分支气管504管头设置于分页轮202附 近,第五吹气分支气管505管头设于堆贴台300附近。使用时,当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21转动,使第一气槽111转动到与第一阀体12 的第一吸气孔121相通时,气泵5、第一吸气管接头3、第一气槽111与第一阀体12之间形 成的气腔、钩页轮空心轴101及钩页轮空心轴101上连接的钩页轮102上的吸嘴1021组成 一回路气路;使第二气槽211转动到与第二阀体22的第二吸气孔221相通时,气泵5、第二 吸气管接头4、第二气槽211与第二阀体22之间形成的气腔、分页轮空心轴201及分页轮空 心轴201上连接的分页轮202上的吸嘴2021组成一回路气路,两个回路中形成真空,使钩 页轮吸嘴1021、分页轮吸嘴2021可同时吸附纸张。当第一阀门11和第二阀门21转动,使第一气槽111转动到与第一阀体12的第一 吸气孔121相错开继而与第一阀体12的第一放气孔122相通时,气泵5、第一吹气管接头6、 第一气槽111与第一阀体12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搭页机的正负气压转换装置,包括安装于钩页轮装置上的第一气阀(1)和安装于分页轮装置上的第二气阀(2),所述第一、二气阀(1,2)分别包括第一、二阀门(11,21)和第一、二阀体(12,22),所述第一、二阀门(11,21)分别与钩页轮装置、分页轮装置上的空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二阀门(11,21)上分别设有与第一、二阀门(11,21)中心孔相通的第一、二气槽(111,211),所述第一、二气槽(111,211)分别与钩页轮装置和分页轮装置上的空心轴内腔相通,所述第一、二阀体(12,22)上分别设有第一、二吸气孔(121,221)和第一、二放气孔(122,222),所述第一、二吸气孔(121,221)上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吸气管接头(3,4),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与第一、二气阀(1,2)连接的压力源(5),所述第一、二放气孔(122,222)的出气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二吹气管接头(6,7),所述第一、二吹气管接头(6,7)分别与压力源(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容孟祥富汪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