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482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47
本申请涉及基坑渗漏检测,尤其涉及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包括S1:准备工作,在围护结构搭建之前在需要检测的位置插入若干金属管,在围护结构外侧设置正极电极;S2:浇筑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金属管的长度大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厚度;S3:金属管顶端设置负极电极;S4:分别测量正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再通过增强ECR示踪剂来增大流入地下连续墙及其底部的渗漏能量,通过提前将钢管预埋在围护结构内,能够方便对基坑内渗漏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基坑的渗漏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基坑挖好之后,在需要对基础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在基坑内设置围护结构,而围护结构是不能够渗水的,渗水将会导致基坑不能继续施工或施工后质量出现问题。

2、现有一种ecr渗漏检测方法来检测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这种方法包括设置正极电极,然后在需要检测的位置布置负极,然后通过正极和负极的电位差得到是否出现渗漏,在渗漏情况下,即便是轻微的渗漏,也会由于离子的运动,产生整个地层电场的变化,通过在不同的地方布置负极电极检测得到详细的渗漏情况。

3、现有技术中涉及到电极的安装,但是超深基坑中的围护结构比较厚,不易对电极进行安装和固定,为了能够让检测的电极接触围护结构底部的泥土,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围护结构上钻孔,再插入钢管的方式进行测量,此种方法打孔的过程一方面耗费人力,另一方面破坏了围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能够方便对电极进行安装和固定。

2、本申请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包括s1:准备工作,在围护结构搭建之前在需要检测的位置插入若干金属管,在围护结构外侧设置正极电极;s2:浇筑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金属管的长度大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厚度;s3:金属管顶端设置负极电极;s4:分别测量正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再通过增强ecr示踪剂来增大流入地下连续墙及其底部的渗漏能量。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测到是否出现渗漏的情况,因为是超深基坑,先插入金属管就可以检测到围护结构底部,相比于后期钻孔更加方便,相对于先将围护结构做好后再进行检测,就需要在维护结构上钻口将金属管插入到土中这样操作比较麻烦,且在维护结构上钻孔也会到职对围护结构的强度产成破坏。

4、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顶端设置有供电极嵌入的固定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槽的对电极进行固定,不易晃动,提高精度。

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内设置有垂直探测杆,所述垂直探测杆与金属管纵向滑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垂直探测杆能够得知是否出现金属管的倾斜,只需要将垂直探测杆向上拉起,滑动连接的方式让金属管与垂直探测杆之间共线,这样只要垂直探测杆是竖直的金属管就是竖直的,垂直探测杆的倾斜程度就是金属管的倾斜程度。

8、进一步的,所述垂直探测杆的顶端设置有与负极电极相同大小的占位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占位块放在固定槽内让占位块堵住金属管,占位块能够让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将金属管堵住,进而能够让金属管内部更加干净,方便垂直探测杆伸缩,不易卡顿。

10、进一步的,所述垂直探测杆的底端连接有与金属管滑动连接的限位柱。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柱的设置,让垂直探测杆向上拉动的时候不会直接脱离,在测量垂直探测杆是否竖直的时候,只需要将垂直探测杆向上拉动到限位柱在金属管的管口,限位柱的阻止垂直探测杆从金属管内脱离,所以不需要担心垂直探测杆从金属管内脱离,这样设置便于对垂直探测杆的竖直程度进行检测。

12、进一步的,测量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之前,将垂直探测杆向上拔出,通过铅锤测量垂直探测杆是否竖直,如果竖直则继续测量,如果有偏差则计算出实际金属管底端的实际位置后再进行测量,得到准确的测量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金属管出现了便宜就会导致电极的正下方不是我们实际检测的位置,通过铅锤测量垂直探测杆是否竖直,如果不是竖直的就知道了金属管出现了倾斜,操作方便便捷。

14、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实际金属管底端实际位置的具体方法为,金属管的长度为a,垂直探测杆的长度为b,测量出垂直探测杆顶端与金属管的水平距离为c,金属管的竖直高度为d,金属管底部与垂直探测杆顶端的水平距离为e,得到e就得知了实际该处的电极所测量的位置,绘制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已知a、b、c,以及下列公式计算出e。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金属管已经被埋在了混凝土底部,此时钢管倾斜,根本就不知道实际上金属管底端伸入泥土的位置,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得到实际金属管底端伸入泥土的位置,所以这里就不需要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对钢管进行限位,任由金属管倾斜,因为此时围护结构内不应该有更多的不必要的支架来影响围护结构的牢固性,况且,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对金属管不易被固定,因为地面上就是泥土,其牢固性较差,如果先将围护结构做好之后在围护结构上打孔将金属管插入围护结构,对围护结构的破坏较大,反而容易产生围护结构的渗漏,而上述方案中,提前将金属管布置好之后再进行浇灌,金属管非但没有破坏围护结构的牢固性,反而金属管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坚固的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垂直探测杆为圆柱形,所述垂直探测杆与限位柱螺纹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限位柱与垂直探测杆的螺纹连接,然垂直探测杆能够与限位柱脱离,重复利用,节省材料,圆柱形垂直探测杆的设置也能够便于转动让垂直探测杆与限位柱脱离,这样限位柱就埋在了地下,而垂直探测杆还可以重复利用。

18、进一步的,竖直程度测量结束后将旋转垂直探测杆使其与限位柱脱离,取下垂直探测杆下次使用,在固定槽内放入负极电极,测量负极电极与正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得到此处是否渗漏,将垂直探测杆插入下一个金属管内与限位柱连接后进行竖直程度的检测,如果出现偏移则计算出实际的测量位置后,放入负极电极测量与正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如果没有出现偏移就直接放入电极进行检测。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垂直探测杆的重复利用节省了大量成本,在本次检测中,需要在围护结构上设置较多的测试点,如果每个测试点上都有一个垂直探测杆且不能取出,浪费成本较多,通过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位差。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1、通过正极电极以及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测到是否出现渗漏的情况,因为是超深基坑,先插入金属管就可以检测到围护结构底部,相比于后期钻孔更加方便。

22、2、具有测量更精准的效果,金属管已经被埋在了混凝土底部,此时钢管倾斜,根本就不知道实际上金属管底端伸入泥土的位置,通过三角函数的计算,得到实际金属管底端伸入泥土的位置,所以这里就不需要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对钢管进行限位,任由金属管倾斜,因为此时围护结构内不应该有更多的不必要的支架来影响围护结构的牢固性,况且,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对金属管不易被固定,因为地面上就是泥土,其牢固性较差,如果先将围护结构做好之后在围护结构上打孔将金属管插入围护结构,对围护结构的破坏较大,反而容易产生围护结构的渗漏,而上述方案中,提前将金属管布置好之后再进行浇灌,金属管非但没有破坏围护结构的牢固性,反而金属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准备工作,在围护结构搭建之前在需要检测的位置插入若干金属管(1),在围护结构外侧设置正极电极;S2:浇筑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金属管(1)的长度大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厚度;S3:金属管(1)顶端设置负极电极;S4:分别测量正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再通过增强ECR示踪剂来增大流入地下连续墙及其底部的渗漏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为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顶端设置有供电极嵌入的固定槽(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内设置有垂直探测杆(2),所述垂直探测杆(2)与金属管(1)纵向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探测杆(2)的顶端设置有与负极电极相同大小的占位块(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探测杆(2)的底端连接有与金属管(1)滑动连接的限位柱(4)。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之前,将垂直探测杆(2)向上拔出,通过铅锤测量垂直探测杆(2)是否竖直,如果竖直则继续测量,如果有偏差则计算出实际金属管(1)底端的实际位置后再进行测量,得到准确的测量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实际金属管(1)底端实际位置的具体方法为,金属管(1)的长度为a,垂直探测杆(2)的长度为b,测量出垂直探测杆(2)顶端与金属管(1)的水平距离为c,金属管(1)的竖直高度为d,金属管(1)底部与垂直探测杆(2)顶端的水平距离为e,得到e就得知了实际该处的电极所测量的位置,绘制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已知a、b、c,以及下列公式计算出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探测杆(2)为圆柱形,所述垂直探测杆(2)与限位柱(4)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竖直程度测量结束后将旋转垂直探测杆(2)使其与限位柱(4)脱离,取下垂直探测杆(2)下次使用,在固定槽(10)内放入负极电极,测量负极电极与正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得到此处是否渗漏,将垂直探测杆(2)插入下一个金属管(1)内与限位柱(4)连接后进行竖直程度的检测,如果出现偏移则计算出实际的测量位置后放入负极电极测量与正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如果没有出现偏移就直接放入电极进行检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准备工作,在围护结构搭建之前在需要检测的位置插入若干金属管(1),在围护结构外侧设置正极电极;s2:浇筑基坑围护结构,所述金属管(1)的长度大于基坑围护结构的厚度;s3:金属管(1)顶端设置负极电极;s4:分别测量正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再通过增强ecr示踪剂来增大流入地下连续墙及其底部的渗漏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为钢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顶端设置有供电极嵌入的固定槽(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1)内设置有垂直探测杆(2),所述垂直探测杆(2)与金属管(1)纵向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探测杆(2)的顶端设置有与负极电极相同大小的占位块(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探测杆(2)的底端连接有与金属管(1)滑动连接的限位柱(4)。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深基坑围护结构渗漏位置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向锋王利军高建国盛俊云刘汉龙庄昭斌赖宁徐成双喻兵姚磊胡达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