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超声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超声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68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8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声按摩装置,其包括壳体、供电组件、控制电路板及超声换能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用于与人体的目标组织接触;所述供电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按摩部的壳壁贴合,所述按摩部的壳壁的声阻抗介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声阻抗与所述目标组织的声阻抗之间,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并使所述超声波经所述按摩部的壳壁传导至所述目标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1、按摩仪可用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疼痛而设计的电子设备。传统的按摩仪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振动按摩、电热按摩、低频电刺激按摩和气压按摩等。

2、然而,传统的按摩仪的按摩效果不佳,如装有电极片的按摩仪是利用电刺激使得肌肉收缩以辅助肌肉锻炼,按摩效果有限,而按压式的按摩仪是利用各类仿人手结构经人体按压其下方的肌肉,难以对深层肌肉进行按摩,要对提升对肌肉的按摩效果,只能选择增大按压力度,容易造成表皮损伤并产生疼痛感,且工作时噪音较大,十分影响用户体验。

3、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申请构思的背景,并非指示或暗示其包含了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声按摩装置。

2、一种超声按摩装置,其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用于与人体的目标组织接触;

4、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

5、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供电组件电性连接;

6、超声换能器,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按摩部的壳壁贴合,所述按摩部的壳壁的声阻抗介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声阻抗与所述目标组织的声阻抗之间,所述超声换能器用于产生超声波并使所述超声波经所述按摩部的壳壁传导至所述目标组织。

7、上述超声按摩装置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其内设有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的可以将电能转换成超声波能量,这些超声波能量随后经过壳体按摩部的壳壁传递到皮肤和皮下深层的软组织,能对深层次的肌肉等目标组织提供深层次的按摩效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加速新陈代谢以及帮助组织修复,且整个工作过程基本无噪音。需要说明的是,超声换能器其声阻抗与人体组织的声阻抗通常有较大差异,如果没有匹配层,当超声波从超声换能器直接传导至人体组织,会有很大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换能器,从而减少了进入人体组织的能量,影响超声波在人体表皮下的作用深度和强度;而如果选择在壳体表面开孔,则需要在超声换能器的声发射单元的声波发射面上设置匹配层,再将超声换能器置于孔内并将超声换能器与四周孔壁的孔隙以密封胶之类的方式密封,不仅加工和装配过程繁琐,制造成本更高,且密封效果也不佳,长期使用依旧有泄漏问题,外界水分等异物易进入壳体内部对其内的各类电子零器件造成侵蚀。而本申请直接将超声换能器与壳体按摩部的壳壁紧贴,壳壁不仅可以直接充当匹配层,而且壳壁本就是一体结构,密封效果更好;其中,壳壁的声阻抗介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声阻抗与所述目标组织的声阻抗之间,可以减少超声波在传导至目标组织时的反射和损耗,使得超声波能更有效地从超声换能器传递到人体深层组织中,极大地提升按摩深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所述按摩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用于装载所述供电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及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腔室。装配时,可以先将供电组件、控制电路板和超声换能器先放入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再将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卡接、粘接、超声波焊接等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的方式相固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且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贴合,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为所述按摩部。限位凹槽可以限制超声换能器的移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上还凸伸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抵接以限制所述超声换能器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移动。可以理解的,超声换能器需要与壳体按摩部的壳壁保持紧贴的状态,两者相对位置要足够可靠稳定,超声换能器与壳壁之间的位置若有偏移或两者存有间隙,这容易影响超声波的传导效果,比如用户在使用该超声按摩装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脱手导致超声按摩装置掉落的情况,摔落碰撞容易让壳体内的超声换能器因振动而移位;为此,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凹槽的槽壁上增设了限位筋,限位筋能够抵接超声换能器的周缘以限制超声换能器在限位凹槽内的移动,提升了超声换能器的连接可靠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背向所述限位凹槽底部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装配时与所述超声换能器接触以引导所述超声换能器滑向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装配时,需要将超声换能器放入限位凹槽内,如果不设置导向斜面,则超声换能器需要完全对准限位凹槽且避开限位筋才可以放入限位凹槽内,自动化装配时容易因为误差而卡机,而手动装配的效率也较低。而本实施例在限位筋背向限位凹槽底部的一侧增设了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可以对超声换能器的装入起到引导作用,即便装配时超声换能器没有完全对准限位凹槽和避开限位筋,超声换能器装入过程中碰到导向斜面,依旧可以在导向斜面的引导滑入限位凹槽的底部,降低了装配时的定位精度要求,无论是自动化设备的自动装配还是手动装配都更为容易,有利于提升装配效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环绕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间隔设置。多个限位筋可以在周向上的多个角度对超声换能器形成抵接,限位效果更佳。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按摩装置还包括粘接件,所述超声换能器通过所述粘接件贴设至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粘接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粘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背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凸伸形成有按摩凸端,所述按摩凸端的端面为所述按摩部。用户可以直接将按摩凸端按压在人体表皮,按摩凸端可以让力道更为集中,略微按压便可让表面在此处凹陷,让皮肤和按摩凸端端面的按摩部紧贴,有利于超声波更好更深地传导至皮肤之下的软组织。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按摩装置还包括导电件,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供电组件及所述超声换能器依次层叠设置,所述超声换能器通过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还凸伸形成有多个固定凸起,多个所述固定凸起环绕所述供电组件的周缘间隔设置以限制所述供电组件的移动。可以理解的,供电组件位于控制电路板和超声换能器之间,而导电件的一端与超声换能器,导电件的另一端需绕过供电组件才能与控制电路板连接,若供电组件移动则拉扯到导电件甚至将导电件扯断,而本实施例在供电组件的四周设置了多个固定凸起,其可以限制供电组件移动,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密封设置。例如,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处以密封胶密封,亦或者上壳体和下壳体直接焊接成一体以达成密封效果。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侧为弹性按压部,所述弹性按压部被设置为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以抵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按键。弹性按压部的制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硅胶。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按摩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磁性件及凝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所述按摩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用于装载所述供电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及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且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贴合,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为所述按摩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上还凸伸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抵接以限制所述超声换能器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背向所述限位凹槽底部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装配时与所述超声换能器接触以引导所述超声换能器滑向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环绕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间隔设置;</p>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背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凸伸形成有按摩凸端,所述按摩凸端的端面为所述按摩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按摩装置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一磁性件及凝胶层,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凝胶层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凝胶层一同套设至按摩凸端的外侧周面;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下壳体的表面抵接,所述凝胶层位于所述固定座背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所述凝胶层用于可拆卸地粘贴至人体的所述目标组织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极性相反,所述固定组件套设至所述按摩凸端上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磁性件相互磁吸以实现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凸部呈圆柱状,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固定座两者中的任一者设有定位凸部,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固定座两者中的另一者设有定位凹部,所述固定组件套设至所述按摩凸端上时,所述定位凸部伸入所述定位凹部,以限制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按摩凸端的周向上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具有背衬层及与所述背衬层层叠设置的声发射单元,所述声发射单元与所述按摩部的壳壁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具有所述按摩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用于装载所述供电组件、所述控制电路板及所述超声换能器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且所述超声换能器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贴合,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为所述按摩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壁上还凸伸形成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抵接以限制所述超声换能器在所述限位凹槽内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背向所述限位凹槽底部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在装配时与所述超声换能器接触以引导所述超声换能器滑向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筋环绕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周缘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背向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隆晓菁唐铁钢黄林冰孟德言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绿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