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4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包括本体、定子、转子、接线柱和齿轮,定子固定于本体的内部,转子转动连接于本体上且位于定子内部,接线柱与定子电连接且固定于本体的外壁上,齿轮固定于转子上且位于本体的外部,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储存盒,储存盒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塞,储存盒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挤出管,挤出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位于储存盒内的进料孔,挤出管与转子之间设置有传导结构,以降低摩擦损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马达,特别地,涉及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


技术介绍

1、摩托车是如今常见交通工具之一,摩托车在启动时,需要启动马达工作,使马达带动内燃机内的曲轴转动。

2、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1778946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散热效果好的启动马达,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子,且外壳一侧的四周均匀开设有通孔,转子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转轴,且转轴外壁的一侧安装有叶轮,外壳的外壁设置有消音结构。

3、这种摩托车用散热效果好的启动马达实现空气流通,具有良好的散热。但是在蓄电池对马达通电时,马达瞬时转动,马达是主动轴,而曲轴是从动轴,因此,由于惯性作用,马达与曲轴之间的机械摩擦是巨大的,因而齿轮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通过润滑脂对马达上的齿轮实时润滑,以降低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包括本体、定子、转子、接线柱和齿轮,所述的定子固定于本体的内部,所述的转子转动连接于本体上且位于定子内部,所述的接线柱与定子电连接且固定于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的齿轮固定于转子上且位于本体的外部,所述的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储存盒,所述的储存盒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的储存盒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所述的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储存盒内伸出且位于齿轮上方的挤出管,所述的挤出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位于储存盒内的进料孔,所述的挤出管与转子之间设置有传导结构。

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通过用电线连接接线柱,在蓄电池对接线柱通电时,因电磁感应原理使转子转动,转子带动齿轮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导结构使挤出管转动,同时,挤出管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螺旋片转动,位于储存盒内的润滑脂因螺旋片的传导而往挤出管的方向传导,润滑脂由进料孔进入到挤出管内部,再从挤出管的端部导出后落到齿轮上,使齿轮润滑,从而减少摩擦损耗,极大延长使用寿命。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导结构包括传导盒、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所述的传导盒固定于储存盒外部,挤出管从传导盒伸出并位于齿轮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轮固定于转子上且位于本体外部,所述的第二连接轮固定于挤出管的外壁上且与第一连接轮啮合。

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子转动时,转子带动齿轮转动,同时,转子带动第一连接轮转动,第一连接轮带动第二连接轮转动,使第二连接轮带动挤出管转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连接轮的外径为第一连接轮的外径5倍。

7、实现上述技术方案,转子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轮带动第二连接轮转动,第二连接轮的转动速度慢,从而使少量的润滑脂从挤出管挤出并落到齿轮上,降低润滑脂损耗,降低成本。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挤出管远离储存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增压环,所述的增压环的内径小于挤出管的内径。

9、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在润滑脂从挤出管挤出的过程中,由于增压环的内径较小,从而使润滑脂从挤出管经过增压环后会提升润滑脂挤出距离,在挤出管由静止到快速转动的过程中,润滑脂由近至远落到齿轮上,以使齿轮能够快速充分润滑。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穿设有与内燃机螺纹连接的锁紧栓。

11、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栓穿过固定孔并与内燃机的外壁螺纹连接,以便于实现本体固定。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电线的放置凹槽,所述的放置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电线的限位结构。

13、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蓄电池的电线穿过放置凹槽并通过限位结构将电线定位,使电线不易与接线柱松脱。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滑杆、夹板和弹性件,所述的滑杆固定于放置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的夹板滑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放置凹槽的内壁、夹板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夹板之间形成夹持电线的夹持腔。

15、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线从两个夹板之间穿过,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两个夹板能够将电线夹紧,以实现电线定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包括本体(1)、定子、转子(12)、接线柱(11)和齿轮(13),所述的定子固定于本体(1)的内部,所述的转子(12)转动连接于本体(1)上且位于定子内部,所述的接线柱(11)与定子电连接且固定于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的齿轮(13)固定于转子(12)上且位于本体(1)的外部,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储存盒(3),所述的储存盒(3)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塞(31),所述的储存盒(3)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2),所述的连接轴(3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33),所述的连接轴(32)上固定连接有从储存盒(3)内伸出且位于齿轮(13)上方的挤出管(4),所述的挤出管(4)的外壁上开设有位于储存盒(3)内的进料孔(41),所述的挤出管(4)与转子(12)之间设置有传导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导结构(5)包括传导盒(51)、第一连接轮(52)、第二连接轮(53),所述的传导盒(51)固定于储存盒(3)外部,挤出管(4)从传导盒(51)伸出并位于齿轮(13)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轮(52)固定于转子(12)上且位于本体(1)外部,所述的第二连接轮(53)固定于挤出管(4)的外壁上且与第一连接轮(5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连接轮(53)的外径为第一连接轮(52)的外径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挤出管(4)远离储存盒(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增压环(6),所述的增压环(6)的内径小于挤出管(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座(2),所述的固定座(2)上开设有固定孔(21),所述的固定孔(21)内穿设有与内燃机螺纹连接的锁紧栓(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座(2)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电线的放置凹槽(7),所述的放置凹槽(7)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电线的限位结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结构(8)包括滑杆(81)、夹板(82)和弹性件(83),所述的滑杆(81)固定于放置凹槽(7)的内壁上,所述的夹板(82)滑动连接于滑杆(81)上,所述的弹性件(83)的两端分别与放置凹槽(7)的内壁、夹板(82)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夹板(82)之间形成夹持电线的夹持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包括本体(1)、定子、转子(12)、接线柱(11)和齿轮(13),所述的定子固定于本体(1)的内部,所述的转子(12)转动连接于本体(1)上且位于定子内部,所述的接线柱(11)与定子电连接且固定于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的齿轮(13)固定于转子(12)上且位于本体(1)的外部,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润滑脂的储存盒(3),所述的储存盒(3)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塞(31),所述的储存盒(3)内转动连接有连接轴(32),所述的连接轴(32)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片(33),所述的连接轴(32)上固定连接有从储存盒(3)内伸出且位于齿轮(13)上方的挤出管(4),所述的挤出管(4)的外壁上开设有位于储存盒(3)内的进料孔(41),所述的挤出管(4)与转子(12)之间设置有传导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机械摩擦损耗摩托车马达,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导结构(5)包括传导盒(51)、第一连接轮(52)、第二连接轮(53),所述的传导盒(51)固定于储存盒(3)外部,挤出管(4)从传导盒(51)伸出并位于齿轮(13)上方,所述的第一连接轮(52)固定于转子(12)上且位于本体(1)外部,所述的第二连接轮(53)固定于挤出管(4)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俊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