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15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41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水平设置,釜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腿,釜体的一端开口处端面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侧外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设挡板并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穿设至釜体内并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位于釜体内,混合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根导向翻条,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平状的釜体,通过电机配合转杆带动混合筒在釜体内转动,配合混合筒内的导向翻条可对物料进行充分的翻面,使多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不会因不同物料的分层堆积而影响混合的现象,混合效率高,混合更加均匀,便于对退浆酶的生产进行混合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具体为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1、退浆酶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淀粉酶与其他有效物质组成的复合物,在退浆酶的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反应釜进行混合搅拌反应。

2、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1065695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温退浆酶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依次联通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以及用于安装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的支架,所述中筒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所述中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端敞开的下送料筒,所述下送料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物料向上运送的下送料机构,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两端敞开上送料筒,所述上送料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物料向下运送的上送料机构;所述上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中筒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该技术具有能够对物料充分混合,混合高效的效果。

3、上述现有技术中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但仍存在不足:

4、上述现有技术采用上电机和下电机分别带动上转轴及其外壁的上螺旋输送叶转动和下转轴及其外壁的下螺旋输送叶转动,使物料相互冲击混合,但在实际使用时,上螺旋输送叶和下螺旋输送叶主要带动其周侧的原料进行上移和下移,对上下分层的物料混合仍较差,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便于物料的反应和混合,影响对退浆酶的生产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提高反应釜对上下分层物料混合的效率和均匀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水平设置,釜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腿,釜体的一端开口处端面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一侧外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设挡板并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穿设至釜体内并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位于釜体内,混合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根导向翻条。

3、优选地,挡板包括固定板、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釜体的开口处端面,上盖板和下盖板均通过螺栓与釜体的开口处端面安装设置,电机安装在固定板的外侧。

4、优选地,釜体的内壁安装有多个轴承,混合筒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5、优选地,混合筒靠近釜体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挡环,挡环遮挡在其中一个轴承外。

6、优选地,固定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与混合筒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穿设转盘并与其转动连接,两根支撑杆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料板,分料板套设在转杆外。

7、优选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一端均与限位槽匹配活动插接。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设置水平状的釜体,通过电机配合转杆带动混合筒在釜体内转动,配合混合筒内的导向翻条可对物料进行充分的翻面,使多种不同的物料进行充分混合,不会因不同物料的分层堆积而影响混合的现象,混合效率高,混合更加均匀,便于对退浆酶的生产进行混合搅拌。

1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水平设置,釜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腿(2),釜体(1)的一端开口处端面安装有挡板(3),挡板(3)的一侧外侧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穿设挡板(3)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一端穿设至釜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混合筒(6),混合筒(6)位于釜体(1)内,混合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根导向翻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挡板(3)包括固定板(31)、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开口处端面,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均通过螺栓与釜体(1)的开口处端面安装设置,电机(4)安装在固定板(3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体(1)的内壁安装有多个轴承(8),混合筒(6)与轴承(8)的内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混合筒(6)靠近釜体(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挡环(9),挡环(9)遮挡在其中一个轴承(8)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根支撑杆(12),两根支撑杆(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与混合筒(6)的内壁转动连接,转杆(5)穿设转盘(11)并与其转动连接,两根支撑杆(12)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分料板(13),分料板(13)套设在转杆(5)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固定板(3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0),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的一端均与限位槽(10)匹配活动插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釜体(1)水平设置,釜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腿(2),釜体(1)的一端开口处端面安装有挡板(3),挡板(3)的一侧外侧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穿设挡板(3)并固定连接有转杆(5),转杆(5)的一端穿设至釜体(1)内并固定连接有混合筒(6),混合筒(6)位于釜体(1)内,混合筒(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根导向翻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挡板(3)包括固定板(31)、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固定板(31)固定连接在釜体(1)的开口处端面,上盖板(32)和下盖板(33)均通过螺栓与釜体(1)的开口处端面安装设置,电机(4)安装在固定板(3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温退浆酶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釜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立勇蒋杭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新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