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406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包括预先设置在库内的导流洞,在所述导流洞整体洞段中位于上游的第一洞身段上设置泄洪放空洞,在导流洞整体洞段中位于下游的第二洞身段上设置竖井式溢洪道,库顶设置闸门井平台,所述竖井式溢洪道的溢洪道进口段与闸门井平台连通,其通过第二洞身段泄洪;所述第一洞身段与第二洞身段之间设置封堵段,所述泄洪放空洞在封堵段上游设置事故闸门井段,在所述事故闸门井段与封堵段之间的第一洞身段部分设置泄洪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导流洞的基础上结合布置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因此泄洪放空洞与竖井式溢洪道虽然洞线重合,但各自需要的洞段空间上相对独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具体涉及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抽水蓄能电站的下水库在施工期需要修建导流洞,在施工期进行导流。在永久运行期需要修建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一般来说,泄洪放空洞设置在水库较低高程处,主要用于及时排放入库洪水,使洪水尽可能少侵占调节库容,提高电站发电保证率;竖井式溢洪道主要用于排放较高标准的洪水,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现有工程中,大部分工程最常见的是将导流洞与泄洪放空洞结合布置,而竖井式溢洪道单独布置;其次,将导流洞与竖井式溢洪道结合布置,泄洪放空洞单独布置。

2、而将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三者合并布置的难点有以下几方面:

3、(1)三者结合布置后如何有效的解决施工期导流、永久运行期泄洪放空洞预泄洪水以及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的联合调度。

4、(2)三者结合布置后采用一个洞段,泄洪放空洞洞内水流一般为有压流,而竖井式溢洪道退水洞中水流很大一部分是无压流,在联合使用时共用的洞段既需要满足泄洪放空洞的泄洪需要,又要满足竖井式溢洪道的泄洪需要。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设置在库内的导流洞(A),在所述导流洞(A)整体洞段中位于上游的第一洞身段(2)上设置泄洪放空洞(B),在导流洞(A)整体洞段中位于下游的第二洞身段(15)上设置竖井式溢洪道(C),库顶设置闸门井平台(13),所述竖井式溢洪道(C)的溢洪道进口段(16)与闸门井平台(13)连通,其通过第二洞身段(15)泄洪;所述第一洞身段(2)与第二洞身段(15)之间设置封堵段(4),所述泄洪放空洞(B)在封堵段(4)上游设置事故闸门井段(3),在所述事故闸门井段(3)与封堵段(4)之间的第一洞身段(2)部分设置泄洪管道(8),所述泄洪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设置在库内的导流洞(a),在所述导流洞(a)整体洞段中位于上游的第一洞身段(2)上设置泄洪放空洞(b),在导流洞(a)整体洞段中位于下游的第二洞身段(15)上设置竖井式溢洪道(c),库顶设置闸门井平台(13),所述竖井式溢洪道(c)的溢洪道进口段(16)与闸门井平台(13)连通,其通过第二洞身段(15)泄洪;所述第一洞身段(2)与第二洞身段(15)之间设置封堵段(4),所述泄洪放空洞(b)在封堵段(4)上游设置事故闸门井段(3),在所述事故闸门井段(3)与封堵段(4)之间的第一洞身段(2)部分设置泄洪管道(8),所述泄洪管道(8)的出水端越过封堵段(4)与导流洞(a)的出口排水端连通,以使得泄洪放空洞(b)与竖井式溢洪道(c)排水线路走向相同,且两者形成独立泄洪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井平台(13)的平台高程低于库内正常蓄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洞(a)的端部设置导流进口段(1),且泄洪放空洞(b)与导流洞(a)共用同一导流进口段(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道(8)布置于导流洞(a)整体洞段的下方,且泄洪管道(8)进水端在事故闸门井段(3)下游区域取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洞、泄洪放空洞和竖井式溢洪道结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管道(8)在洞内预设与其配合的沟槽,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都李高会赵瑞存丁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