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80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设置在河道护坡底部,包括砾间净化带模块和配水渠道模块;配水渠道模块固定在河道挡墙的顶部,河水首先进入配水渠道模块,再溢流进入砾间净化带模块;砾间净化带模块包括壳体,壳体内部空间依次划分成水平流单元、下行流单元和上行流单元三部分;每个处理单元中均填充水处理滤料;抗冲刷保护层固定在壳体顶端,用于保护整个砾间净化带模块内部的滤料避免洪水直接冲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净化带结构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固定的生存空间,并同时融合过滤、吸附、接触氧化、生物降解等多重作用,处理效果好,适应性强,运行维护简便,污泥量少,模块化施工建设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河道水质提升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物理方法是利用沉淀、过滤、曝气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气体,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化学方法是利用混凝、氧化、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降低水体的色度、浊度和污染物浓度。生物方法是利用水生植物、微生物和水生动物等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盐,改善水体的生物学水质和生态环境。

2、传统的河道水质提升技术起源于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目的是为了治理河流的污染和恶臭问题。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视,传统的河道水质提升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和系统的技术体系。传统的河道水质提升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河流的水质状况,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性,如高耗能、高成本、高占地面积、二次污染、生态破坏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通过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河道护坡底部,包括砾间净化带模块和配水渠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间净化带模块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处理滤料沿水流方向由粒径为10~20mm的砾石滤料过渡到粒径为6~10mm砾石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处理滤料和第三水处理滤料均为粒径8~10mm的生物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河道护坡底部,包括砾间净化带模块和配水渠道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间净化带模块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处理滤料沿水流方向由粒径为10~20mm的砾石滤料过渡到粒径为6~10mm砾石滤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模块化河道砾间净化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处理滤料和第三水处理滤料均为粒径8~10mm的生物滤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烨彬严俊李威韩善锐贾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