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技术

技术编号:401404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2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该增亮膜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一棱镜层,第一棱镜层设置在第一基材层上,第一棱镜层远离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具有多个棱镜结构;第二基材层,第二基材层设置在第一棱镜层远离第一基材层的一侧,第二基材层与至少一个棱镜结构相抵接;量子点增亮层,量子点增亮层设置于第一棱镜层与第二基材层之间,量子点增亮层填充于相邻棱镜结构之间;其中,第一棱镜层的折射率大于量子点增亮层的折射率。该增亮膜能够取代量子点薄膜以及普通光学膜,以及提升背光模组的视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尤其涉及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而言,量子点薄膜或者普通光学薄膜应用于背光模组有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色彩效果。

2、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通过量子点薄膜或者普通光学薄膜简单叠加无疑是增加一道生产、裁切以及组装成本。若是只采用普通光学薄膜,该普通光学薄膜在视角上需要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

3、所以,如何提升该背光模组的视角成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背光模组,该增亮膜能够取代量子点薄膜以及普通光学膜,以及提升背光模组的视角。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亮膜,包括:

3、第一基材层;

4、第一棱镜层,所述第一棱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层上,所述第一棱镜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具有多个棱镜结构;

5、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二基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基材层与至少一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层的折射率为1.5至1.8;所述量子点增亮层的折射率为1.1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增亮层为第一树脂混合物固化而成,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UV固化树脂以及掺杂在所述UV固化树脂中的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还包括硫醇、钛白粉、引发剂以及阻聚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一种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层的折射率为1.5至1.8;所述量子点增亮层的折射率为1.1至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增亮层为第一树脂混合物固化而成,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包括uv固化树脂以及掺杂在所述uv固化树脂中的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混合物还包括硫醇、钛白粉、引发剂以及阻聚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一种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所述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亮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第一基材层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烨李健林岳春波许怀书冯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