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混合仿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混合仿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4031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仿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混合膜由磷脂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该混合膜具有较好的电压耐性(可承受450mV电压)和稳定性,同时具有容易实现的嵌孔条件,嵌孔所需电压刺激低、蛋白浓度低;有效解决了目前脂质双层电压耐性差、膜稳定性差,且嵌段共聚物膜嵌入通道蛋白条件苛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两亲分子膜领域,涉及一种混合仿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嵌入通道蛋白的混合仿生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脂质双层是由两层脂质分子形成的双分子层薄膜。通常脂质双层是由磷脂构成,可以在大多数活体生物的细胞膜中发现。脂质双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对于大多数亲水性分子和离子是不可渗透的。脂质双层作为实验研究中的优秀工具在生物医疗
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由于其对多种通道蛋白的兼容性好,在纳米孔检测领域也有着较多的应用。但由于电压耐性差、膜流动性强,脂质双层有着稳定性差、不易储存等缺点。

2、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在纳米孔领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嵌段共聚物膜通常拥有较高的电压耐性以及较低的流动性,膜的稳定性较强。但嵌段共聚物膜在嵌入通道蛋白时,相比于脂质双层往往需要更为苛刻的条件,如需要更强的电刺激,需要更高的蛋白浓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膜,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混合膜为单分子层薄膜。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混合膜为混合仿生膜,具体的,为单分子层混合仿生膜。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混合膜中,所述磷脂与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20),比如1:1,1:2,1:3,1:4,1:5,1:6,1:7,1:8,1:9或1:10。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嵌段共聚物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比如疏水链段包含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硅氧烷、聚烯烃、聚烷基丙烯酸酯、聚氧丙烯、聚丙烯酸酯等,亲水链段选自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c1~6烷基丙烯酰胺、聚乙氧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甲基噁唑啉等。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聚烯烃可以为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6000,比如18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5500。

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段共聚物选自三嵌段共聚物聚(2-甲基噁唑啉)-聚二甲基硅氧烷-聚(2-甲基噁唑啉)(pmoxa-pdms-pmoxa),优选聚合度为6-35-6,重均分子量500-2500-500的pmoxa-pdms-pmoxa。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嵌段共聚物选自双嵌段共聚物聚(2-甲基噁唑啉)-聚二甲基硅氧烷(pmoxa-pdms),优选聚合度为6-17,重均分子量为500-1300的pmoxa-pdms。

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嵌段共聚物中,所述聚合度和重均分子量与嵌段共聚物的链段相对应。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混合膜的厚度为4nm~10nm,例如5nm、6nm、7nm、8nm、9nm。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在混合膜中,根据磷脂与嵌段共聚物的比例不同,磷脂与嵌段共聚物分子可均匀分散排列,也可能形成局部的液液相分离。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混合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所述混合膜。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在非极性溶剂中自发排列形成所述混合膜。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制备方法中,使用包括成膜芯片及流道的成膜装置,所述成膜芯片包括微井结构。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第一极性溶剂填入微井,之后将溶有磷脂与嵌段共聚物的非极性溶剂通入流道,利用所述非极性溶剂排走所述流道中多余的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之后再将第二极性溶剂通入所述流道,利用所述第二极性溶剂排走所述流道中多余的所述非极性溶剂,此时会在微井口附近位置形成一层非极性溶剂层,待磷脂与嵌段共聚物自发排列,形成所述混合膜。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与第二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例如可以独立地选自含有kcl、k4[fe(cn)6]、k3[fe(cn)6]、hepes和h3po4中的一种或同时含有几种的盐溶液。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为含有kcl、k4[fe(cn)6]、k3[fe(cn)6]和hepes的盐溶液。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非极性溶剂可以选自硅油、矿物油、长链烷烃、角鲨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所述硅油可选用如ar20或二甲基硅油等;例如,所述长链烷烃为c10-c20长链烷烃,作为示例为十二烷、十六烷、十八烷。作为示例,所述非极性溶剂为硅油和长链烷烃的混合溶剂,例如为ar20和十六烷的混合溶剂。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磷脂的质量浓度为0.5~5mg/ml,比如1mg/ml、2mg/ml、3mg/ml、4mg/ml。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浓度为2~25mg/ml,比如4mg/ml、5mg/ml、8mg/ml、10mg/ml、15mg/ml、20mg/ml。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和第二极性溶剂进入流道的方向相同。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膜,所述膜包括通道蛋白和嵌入在所述通道蛋白中的上述混合膜。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根据通道蛋白的选择,赋予膜产品不同的应用。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所述通道蛋白可以为mspa。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膜在纳米孔测序、跨膜通道蛋白活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26、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的混合膜,具体为一种两亲分子混合膜,具有较好的电压耐性(可承受450mv电压)和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容易实现的嵌孔条件,具体的,嵌孔所需电压刺激低、蛋白浓度低。

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混合膜的膜产品,有效解决了目前脂质双层电压耐性差、膜稳定性差,且嵌段共聚物膜嵌入通道蛋白条件苛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纳米孔测序、跨膜通道蛋白活性检测等的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为单分子层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疏水链段包含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硅氧烷、聚烯烃、聚烷基丙烯酸酯、聚氧丙烯、聚丙烯酸酯,亲水链段选自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C1~6烷基丙烯酰胺、聚乙氧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甲基噁唑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的厚度为4nm~10nm。

5.一种混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所述混合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使用包括成膜芯片及流道的成膜装置,所述成膜芯片包括微井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第一极性溶剂填入微井,之后将溶有磷脂与嵌段共聚物的非极性溶剂通入流道,利用所述非极性溶剂排走所述流道中多余的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之后再将第二极性溶剂通入所述流道,利用所述第二极性溶剂排走所述流道中多余的所述非极性溶剂,此时会在微井口附近位置形成一层非极性溶剂层,待磷脂与嵌段共聚物自发排列,形成所述混合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性溶剂与第二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例如独立地选自含有KCl、K4[Fe(CN)6]、K3[Fe(CN)6]、HEPEs和H3PO4中的一种或同时含有几种的盐溶液;

9.一种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包括通道蛋白和嵌入在所述通道蛋白中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膜。

10.权利要求9所述膜在纳米孔测序或跨膜通道蛋白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为单分子层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共聚物为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疏水链段包含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硅氧烷、聚烯烃、聚烷基丙烯酸酯、聚氧丙烯、聚丙烯酸酯,亲水链段选自以下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聚c1~6烷基丙烯酰胺、聚乙氧基丙烯酸酯、聚乙氧基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聚甲基噁唑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膜的厚度为4nm~10nm。

5.一种混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由磷脂与嵌段共聚物混合形成所述混合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使用包括成膜芯片及流道的成膜装置,所述成膜芯片包括微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盛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