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85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15
本技术公开了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传送台,所述第一传送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传送台,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台的一端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料限位机构,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台转动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下料板,使该双线下料机构,在工件移栽的过程中减少机械手的使用,能够实现抽样检测后自动下料到下料线上,通过该装置的设置能够减少能耗,且该装置在抽样检测的同时能够实现抽样完成部分的工件的下料,不会影响生产效率,该下料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够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机外壳生产,具体为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压力机外壳生产完成后需要使用机械手将堆叠的外壳依次放置在传送带的一端,并在传送带的另一端由人工抽检,摆满后,抽检完成的部分,由机械手再次从传送带上取下,实现上下料。

2、如中国专利cn108500166a公开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生产线,包括原料箱和运输带,运输带包括机架,原料箱的底面上连接有支撑板,运输带的进料端设置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转轴、套筒以及推料板,转轴可驱动套筒上下移动;套筒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推块,连接机构在套筒向上移动的时候拉动推块远离推料板移动,连接机构可推动推块朝向推料板移动;

3、该装置通过设置抓料机构,抓料机构包括有驱动皮带和若干吸盘,实现物料的抓取和释放,在压力机外壳生产双线下料时,该过程中上料与下料均需要机械手实现,较为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通过在第一传送台的一端设置下料板,使下料板摆动时自动下料,使外壳自动摆放在第二传送台上,能够减少机械手使用数量,减少能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传送台,所述第一传送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传送台,所述机架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台的一端安装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上方设置有下料限位机构,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台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下料板的电控组件,所述机架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下料板转动的转动电机。

3、优选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红外计数器,所述红外计数器位于第一传送台靠近下料板的一端,所述机架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所述红外计数器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下料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板一体成型在下料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的安装方向与第一传送台的运转方向相同。

5、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台包括传动架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台与第一传送台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传送台的一端伸出第一传送台。

6、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标准线,若干所述标准线呈等距排列设置。

7、优选的,所述下料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转动块,所述下料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倾斜台,两个所述转动块分别与第一传送台传动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转动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传送台和第二传送台的传动架电性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的线缆保护套,所述驱动电机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技术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下料板,使该双线下料机构,在工件移栽的过程中减少机械手使用的数量,能够实现抽样检测后自动下料到下料线上,通过该装置的设置能够减少能耗,且该装置在抽样检测的同时能够实现抽样完成部分的工件的下料,不会影响生产效率,该下料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够节约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传送台(2),所述第一传送台(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传送台(3),所述机架(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第一传送台(2)和第二传送台(3)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台(2)的一端安装有下料板(5),所述下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下料限位机构,所述下料板(5)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台(2)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下料板(5)的电控组件(6),所述机架(1)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下料板(5)转动的转动电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6)包括红外计数器(601),所述红外计数器(601)位于第一传送台(2)靠近下料板(5)的一端,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602),所述红外计数器(601)与电控箱(60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板(8)一体成型在下料板(5)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8)的安装方向与第一传送台(2)的运转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台(2)包括传动架(201)和传送带(202),所述第二传送台(3)与第一传送台(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传送台(3)的一端伸出第一传送台(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标准线(13),若干所述标准线(13)呈等距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板(5)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转动块(14),所述下料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倾斜台(15),两个所述转动块(14)分别与第一传送台(2)传动架(201)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其中一个转动块(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电机(4)分别与第一传送台(2)和第二传送台(3)的传动架(201)电性连接,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有驱动电机(4)的线缆保护套(16),所述驱动电机(4)与电控箱(602)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第一传送台(2),所述第一传送台(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传送台(3),所述机架(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第一传送台(2)和第二传送台(3)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台(2)的一端安装有下料板(5),所述下料板(5)的上方设置有下料限位机构,所述下料板(5)的一端与第一传送台(2)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下料板(5)的电控组件(6),所述机架(1)的一侧通过螺丝安装有驱动下料板(5)转动的转动电机(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6)包括红外计数器(601),所述红外计数器(601)位于第一传送台(2)靠近下料板(5)的一端,所述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电控箱(602),所述红外计数器(601)与电控箱(60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生产线双线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限位板(8)一体成型在下料板(5)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板(8)的安装方向与第一传送台(2)的运转方向相同。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旭杨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博大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