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82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端设有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上端设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上端设有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下端设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LED光源后端锡焊的连接引线放入到安装圆筒的内部,然后再将安装圆筒插入到第一反射层开设的插销孔内,在插入的过程中,使得两个转动条以及夹持块相对的移动,再将连接引线进行夹持紧固,从而能够让连接引线与LED光源锡焊的位置保持不动,进而可以防止连接引线与LED光源发生脱落现象,从而影响该背光源的使用,大大的降低了该背光源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1、背光源是指用于照亮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光源。lcd是一种无源的显示技术,它需要外部光源来提供照明。背光源通常由冷阴极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组成;

2、目前的背光源结构,发现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第一,目前的通过红黑线连接的背光源,其内部的led灯源通过串联只有两条红黑引线,然而这种红黑引线是通过锡焊与led灯源连接在一起的,在进行运输或者加工过程中,红黑引线很容易脱落,在红黑引线脱落了其内部的led灯源便无法进行使用,从而导致背光源损坏率较高。

4、第二,目前的背光源,其内部的led灯源都是通过胶水与发射膜以及导光板等进行粘连的,当led灯源出现损坏时,对led灯源拆卸十分麻烦,而且在安装时还需要从新涂覆胶水,大大的降低了led灯源的拆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解决目前的通过红黑线连接的背光源,其内部的led灯源通过串联只有两条红黑引线,然而这种红黑引线是通过锡焊与led灯源连接在一起的,在进行运输或者加工过程中,红黑引线很容易脱落,在红黑引线脱落了其内部的led灯源便无法进行使用,从而导致背光源损坏率较高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端设有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上端设有增光膜,所述增光膜上端设有第一扩散膜,所述导光板下端设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射层,所述导光板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套设有遮光板,所述导光板与第一反射层之间设有led光源,其中,所述led光源右侧端设有两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在led光源的右侧端,所述固定安装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弹簧,所述弹性弹簧下端固定安装有三角插板,所述三角插板右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楔形块,所述三角插板下端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固定安装在led光源的右侧端,所述定位环的圆周表面上端开设有卡槽,其中,所述led光源右侧端通过锡焊连接有两个连接引线,两个所述连接引线分别位于两组卡接机构内的定位环的中心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层右侧端开设有两个插销孔,所述第一反射层开设的两个插销孔内均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圆筒,所述安装圆筒前端圆周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安装圆筒开设的第一滑动孔内壁设有两个卡接板。

6、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接板的左侧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卡接板的转轴上均设有扭簧,其中,所述卡接板通过转轴与扭簧的配合安装在安装圆筒开设的第一滑动孔内。

7、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形状为l形,所述遮光板形状为u形,其中,所述遮光板右侧两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圆杆,两个所述安装圆杆的圆周表面均贯穿固定安装有限位圆板,两个所述安装圆杆均位于led光源的左侧端且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三角插板之间贯穿且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安装圆筒上端圆周表面贯穿开设有第二滑动孔,所述安装圆筒开设的第二滑动孔内壁设有两组矩形板。

9、优选的:每组所述矩形板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矩形板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圆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条,其中,两个所述转动条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两个夹持块和转动条均活动设置在安装圆筒开设的第二滑动孔内。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圆筒左侧端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活动设置在定位环开设的卡槽内,其中,所述安装圆筒的右侧端圆周表面贯穿滑动安装有安装圆环,所述安装圆环左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楔形块。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层的右侧端开设有两个矩形孔,两个所述矩形孔均位于两个插销孔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左侧穿插滑动安装在第一反射层开设的矩形孔内,其中,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左侧端贴合在第二楔形块的上端。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圆环圆周内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滑动孔,所述安装圆环圆周内表面开设有两个第四滑动孔,其中,两个所述第四滑动孔与第三滑动孔交叉对齐。

13、优选的:所述安装圆环通过开设的两个第四滑动孔套接在两个转动条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安装圆环开设的两个第三滑动孔内套接有两个卡销板,两个所述卡销板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反射层的右侧端。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反射层上端贯穿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所述第一反射层开设的两个矩形通孔内均贯穿滑动安装有u形挤压板,其中,两个所述u形挤压板的相邻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挤压块,每两个所述挤压块分别与卡销板和卡接板对齐。

15、(三)有益效果

16、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将led光源后端锡焊的连接引线放入到安装圆筒的内部,然后再将安装圆筒插入到第一反射层开设的插销孔内,在插入的过程中,使得两个转动条以及夹持块相对的移动,再将连接引线进行夹持紧固,从而能够让连接引线与led光源锡焊的位置保持不动,进而可以防止连接引线与led光源发生脱落现象,从而影响该背光源的使用,大大的降低了该背光源的损坏率。

17、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圆筒圆周表面两侧端设置的卡接板以及扭簧,使得安装圆筒在进行安装时,两个卡接板会同时的向着第一反射层开设的插销孔内移动,并且在移动至一定的位置后,在扭簧的作用下,两个卡接板会贴合在第一反射层的内壁,此时安装圆筒也会与led光源贴合,从而可以对led光源进行固定,进而使得该装置在对连接引线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将led光源进行固定,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

18、三: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安装圆环,带动第一楔形块进行移动,然后再带动第二楔形块进行下移,之后即可带动三角插板下移,对定位环和led光源以及安装圆筒和定位块之间进行穿插固定,进一步的对led光源进行固定,避免led光源在进行使用时出现晃动等问题,而且安装圆环开设的两个第四滑动孔也能对两个转动条进一步的进行挤压,加大了连接引线的固定效果,同时两个夹持块的相对面设置有软胶,不会对连接引线造成损坏。

19、四:本专利技术通过将led光源与两个安装圆杆的圆周表面进行固定,然后再在led光源的后端安装上两组可拆卸的结构,从而使得当该装置内的led光源光源出现问题时,能够通过较为的简单的操作方式对led光源进行拆卸,并且在拆卸之后可以十分方便的对新的led光源进行安装,大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内部led光源的拆装效率,也使得该装置能够对led光源进行更换,在led光源损坏后无需对该背光源本体进行更换。

20、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u形挤压板,以及在u形挤压板右侧端设置的两个挤压块,使得该装置在对安装圆筒进行拆卸时,能够同时对卡接板和卡销板进行挤压,无需对该装置内的安装圆环和安装圆筒进行二次拆卸,而且该装置内的结构件均为耐腐蚀的非金属件,在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44),所述导光板(44)上端设有第二扩散膜(47),所述第二扩散膜(47)上端设有增光膜(46),所述增光膜(46)上端设有第一扩散膜(4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44)下端设有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二反射层(42)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射层(41),所述导光板(44)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套设有遮光板(43),所述导光板(44)与第一反射层(41)之间设有LED光源(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接板(33)的左侧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卡接板(33)的转轴上均设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41)的形状为L形,所述遮光板(43)形状为U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板(22)下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与三角插板(28)之间贯穿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矩形板(34)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矩形板(34)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5),两个所述转动杆(35)的圆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条(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圆筒(31)左侧端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块(39),所述定位块(39)活动设置在定位环(27)开设的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41)的右侧端开设有两个矩形孔(18),两个所述矩形孔(18)均位于两个插销孔(17)的上方,所述第一楔形块(14)左侧穿插滑动安装在第一反射层(41)开设的矩形孔(18)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圆环(11)圆周内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滑动孔(12),所述安装圆环(11)圆周内表面开设有两个第四滑动孔(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圆环(11)通过开设的两个第四滑动孔(13)套接在两个转动条(36)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41)上端贯穿开设有两个矩形通孔(16),所述第一反射层(41)开设的两个矩形通孔(16)内均贯穿滑动安装有U形挤压板(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44),所述导光板(44)上端设有第二扩散膜(47),所述第二扩散膜(47)上端设有增光膜(46),所述增光膜(46)上端设有第一扩散膜(4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44)下端设有第二反射层(42),所述第二反射层(42)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反射层(41),所述导光板(44)左侧以及前后两侧套设有遮光板(43),所述导光板(44)与第一反射层(41)之间设有led光源(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接板(33)的左侧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卡接板(33)的转轴上均设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层(41)的形状为l形,所述遮光板(43)形状为u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板(22)下端固定安装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与三角插板(28)之间贯穿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一体化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矩形板(34)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矩形板(34)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5),两个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黎金明张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