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78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08
本技术提供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和显示盒,调光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及第一液晶层,上基板位于下基板的出光侧,上基板包括第一视角电极,下基板包括金属层、与第一视角电极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相比第二视角电极更靠近第一液晶层的反射层和位于第二视角电极与反射层之间的保护层,第二视角电极覆盖于金属层上,保护层覆盖于第二视角电极上。本技术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在下基板设置反射层,可提升显示面板亮度,获得较好的窄视角效果;通过在第二视角电极上覆盖保护层或反射层,可保证第二视角电极和金属层的连接正常,进而避免宽窄视角切换的异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画质好、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无辐射和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在平板显示领域占主导地位。

2、现在的液晶显示器件逐渐朝着宽视角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手机移动终端应用、桌上显示器还是笔记本电脑,但是在广视角的需求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广视角与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目前主要采取在显示屏上贴附百叶遮挡膜来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当需要防窥时,利用百叶遮挡膜遮住屏幕即可缩小视角,但这种方式需要额外准备百叶遮挡膜,会给使用者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一张百叶遮挡膜只能实现一种视角,一旦贴附上百叶遮挡膜后,视角便固定在窄视角模式,导致无法在宽视角模式和窄视角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而且百叶遮挡膜会造成辉度降低影响显示效果。现有技术也有利用调光盒和显示面板的双盒结构实现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进行切换的技术,显示面板用于正常的画面显示,调光盒用于控制视角切换,调光盒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上基板和下基板上的视角控制电极给液晶分子施加一个垂直电场,使液晶朝竖直方向偏转,实现窄视角模式。通过控制视角控制电极上的电压,从而可以实现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进行切换。为了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提升显示效果,可在调光盒上设置反射层以反射环境光线。然而,在制作反射层后通常会出现宽窄视角无法切换的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宽窄视角切换、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且改善宽窄视角切换异常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和显示盒,所述调光盒包括上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位于所述下基板的出光侧,所述上基板包括第一视角电极,所述下基板包括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视角电极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相比所述第二视角电极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反射层和位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与所述反射层之间的保护层,所述第二视角电极覆盖于所述金属层上,所述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上。

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金属层设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视角电极和所述保护层均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视角电极在所述金属层处形成尖角,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二视角电极的尖角处。

4、本技术提供另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和显示盒,所述调光盒包括上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以及设于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上基板位于所述下基板的出光侧,所述上基板包括第一视角电极,所述下基板包括金属层、与所述第一视角电极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和相比所述第二视角电极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反射层,所述第二视角电极覆盖于所述金属层上,所述反射层作为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上。

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金属层设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视角电极和所述反射层均设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视角电极在所述金属层处形成尖角,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二视角电极的尖角处。

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为网格状结构。

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包括钼层和铝层,所述铝层相比所述钼层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一侧。

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光盒位于所述显示盒的出光侧;或者,所述调光盒位于所述显示盒的入光侧;或者,所述显示盒的出光侧和入光侧分别设有所述调光盒。

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视角电极为整面电极,所述金属层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

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盒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设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和第三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设于所述调光盒和所述显示盒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设于所述调光盒远离所述显示盒的一侧,所述第三偏光片设于所述显示盒远离所述调光盒的一侧。

11、本技术还提供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方。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下基板设置反射层,可反射环境光线,可提升显示面板亮度,获得较好的窄视角效果;同时,通过在第二视角电极上覆盖保护层或反射层,在对反射层进行蚀刻时,可避免金属层的尖角处被蚀刻镂空,进而避免第一视角电极在金属层的尖角处断裂,因此可保证第二视角电极和金属层的连接正常,进而避免宽窄视角切换的异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10)和显示盒(30),所述调光盒(10)包括上基板(11)、与所述上基板(11)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2)以及设于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所述上基板(11)位于所述下基板(12)的出光侧,所述上基板(11)包括第一视角电极(111),所述下基板(12)包括金属层(120)、与所述第一视角电极(111)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121)、相比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反射层(123)和位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与所述反射层(123)之间的保护层(125),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覆盖于所述金属层(120)上,所述保护层(125)覆盖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和非显示区(B),所述金属层(120)设于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反射层(123)位于所述显示区(A),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和所述保护层(125)均设于所述显示区(A)和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在所述金属层(120)处形成尖角,所述保护层(125)覆盖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的尖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为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包括钼层和铝层,所述铝层相比所述钼层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30)的出光侧;或者,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30)的入光侧;或者,所述显示盒(30)的出光侧和入光侧分别设有所述调光盒(10)。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为整面电极,所述金属层(120)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30)包括彩膜基板(31)、与所述彩膜基板(3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32)以及设于所述彩膜基板(31)和所述阵列基板(3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33);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60)、第二偏光片(70)和第三偏光片(80),所述第一偏光片(60)设于所述调光盒(10)和所述显示盒(30)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70)设于所述调光盒(10)远离所述显示盒(30)的一侧,所述第三偏光片(80)设于所述显示盒(30)远离所述调光盒(10)的一侧。

8.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10)和显示盒(30),所述调光盒(10)包括上基板(11)、与所述上基板(11)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2)以及设于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所述上基板(11)位于所述下基板(12)的出光侧,所述上基板(11)包括第一视角电极(111),所述下基板(12)包括金属层(120)、与所述第一视角电极(111)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121)和相比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反射层(123),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覆盖于所述金属层(120)上,所述反射层(123)作为保护层覆盖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和非显示区(B),所述金属层(120)设于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反射层(123)位于所述显示区(A),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和所述反射层(123)均设于所述显示区(A)和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在所述金属层(120)处形成尖角,所述反射层(123)覆盖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的尖角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为网格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包括钼层和铝层,所述铝层相比所述钼层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30)的出光侧;或者,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10)和显示盒(30),所述调光盒(10)包括上基板(11)、与所述上基板(11)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2)以及设于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所述上基板(11)位于所述下基板(12)的出光侧,所述上基板(11)包括第一视角电极(111),所述下基板(12)包括金属层(120)、与所述第一视角电极(111)相配合的第二视角电极(121)、相比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反射层(123)和位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与所述反射层(123)之间的保护层(125),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覆盖于所述金属层(120)上,所述保护层(125)覆盖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和非显示区(b),所述金属层(120)设于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反射层(123)位于所述显示区(a),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和所述保护层(125)均设于所述显示区(a)和所述非显示区(b),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在所述金属层(120)处形成尖角,所述保护层(125)覆盖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的尖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为网格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123)包括钼层和铝层,所述铝层相比所述钼层更靠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30)的出光侧;或者,所述调光盒(10)位于所述显示盒(30)的入光侧;或者,所述显示盒(30)的出光侧和入光侧分别设有所述调光盒(10)。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为整面电极,所述金属层(120)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视角电极(121)。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盒(30)包括彩膜基板(31)、与所述彩膜基板(3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32)以及设于所述彩膜基板(31)和所述阵列基板(32)之间的第二液晶层(33);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偏光片(60)、第二偏光片(70)和第三偏光片(80),所述第一偏光片(60)设于所述调光盒(10)和所述显示盒(30)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70)设于所述调光盒(10)远离所述显示盒(30)的一侧,所述第三偏光片(80)设于所述显示盒(30)远离所述调光盒(10)的一侧。

8.一种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凌枫王龙勃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