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77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尤其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约束力更强的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包括有护理床、固定架和移动栏杆,还包括有连接拉绳、旋转架、和固定件等,护理床的上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固定件,左侧的两个固定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右侧的两个固定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旋转架的中部均固接有两个连接拉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架带动连接拉绳同时收卷起来,使得患者的四肢能够同时固定,从而避免出现在固定四肢时患者身体发生移位引起的约束设置松动的情况,如此就能增强对患者的约束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


技术介绍

1、受到神经创伤的患者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的情况,因此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很高,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可以通过约束装置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约束,降低患者本身对治疗和护理的干扰,使得治疗和护理能够更顺利的进展。

2、现有的约束方法主要是通过保护带将患者的肢体与床头和床栏捆绑连接在一起,使得患者能够稳定在病床上,避免患者发生自残和坠床等不良事件,但是因为在捆绑时,需要逐一将保护带绑好,这就容易出现在绑好一侧的保护带之后,患者可能会因为不适而有意向绑好保护带的一侧挪动身体,如果医护人员未发现患者挪动而继续绑另一侧的保护带,最后就会出现一侧保护带绑紧而另一侧保护带松动的情况,此时患者还存在移动肢体的空间,所以对患者的约束效果不佳,因此现在研发一种约束力更强的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约束装置对患者的约束力不足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约束力更强的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

2、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包括有护理床、固定架和移动栏杆,护理床的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栏杆,还包括有第一限制架、第二限制架、连接件、限制丝杆、连接拉绳、旋转架、固定件和同步驱动组件,护理床的上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固定件,左侧的两个固定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右侧的两个固定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旋转架的中部均固接有两个连接拉绳,连接拉绳均绕卷在相近的旋转架上,连接拉绳均与护理床滑动式连接,连接拉绳的另一端均固接有第二限制架,第二限制架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限制架,第二限制架的上部远离相近的连接件的一侧均螺纹式连接有限制丝杆,限制丝杆均与相近第一限制架卡接配合,旋转架的前部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组件。

3、进一步说明,同步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传动齿轮、连接架、传动带和连接杆,护理床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后部与右侧的旋转架的前部固接,右侧的旋转架的前部固接有主动齿轮,护理床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的前部与左侧的旋转架的前部均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之间通过导向轮绕卷有传动带。

4、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压制架、压制件、导向件、连接弹簧和固定座,护理床的后上部固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压制架,压制架的上部后侧固接有导向件,压制架上滑动式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四个压制件,压制件均与导向件滑动式连接,压制件的后部与导向件之间均连接有连接弹簧,压制架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组件。

5、进一步说明,转动组件包括有连接齿轮、齿条、移动件、连接丝杆和导向杆,压制架的下部右侧固接有连接齿轮,右后侧的固定件的后部固接有导向杆,右后侧的固定件的后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丝杆,连接丝杆上螺纹式连接有移动件,移动件与导向杆滑动式连接,移动件的上部固接有齿条,齿条与连接齿轮啮合。

6、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稳固机构,稳固机构包括有限位件、第一软垫、调节丝杆和l形杆,压制件的上部后侧固接有l形杆,l形杆的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螺纹式连接有限位件,限位件与l形杆滑动式连接,限位件的前部固接有第一软垫。

7、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填充机构,填充机构包括有气囊、通气管、气筒、连接底座和卡位组件,压制架的前上部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五个气囊,压制架的上部后侧固接有连接底座,连接底座上固接有气筒,气囊之间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后部与气筒连通,护理床的后上部设置有卡位组件。

8、进一步说明,卡位组件包括有螺纹杆和活塞件,气筒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后部伸出气筒,螺纹杆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活塞件,活塞件与气筒滑动式连接。

9、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头部加固机构,头部加固机构包括有导向架、限位架和直线弹簧,限位件的后部固接有导向架,导向架上滑动式连接有两个限位架,导向架的左右两侧与限位架之间均连接有直线弹簧。

10、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提醒机构,提醒机构包括有定时报警器、挤压件、支撑架、复位扭簧、固定杆、拨杆和挤压开关,护理床的上部后侧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后部固接有定时报警器,护理床的上部后侧固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式连接有挤压件,挤压件的前上部固接有拨杆,拨杆与移动件挤压配合,挤压件与支撑架的上部之间绕设有复位扭簧,定时报警器上设置有挤压开关,挤压开关与挤压件挤压配合。

11、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第二软垫,限位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接有第二软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架带动连接拉绳同时收卷起来,使得患者的四肢能够同时固定,从而避免出现在固定四肢时患者身体发生移位引起的约束设置松动的情况,如此就能增强对患者的约束力。

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压制架转动扣住患者的身体,于是压制件能够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进一步的限位,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患者的约束力。

14、3、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件架在患者的脖子上,能够对患者的脖子和头部进行限位,避免患者的头部乱动,从而有利于增强对患者的约束力。

15、4、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囊膨胀,填充压制架与患者身体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压制架能够进一步对患者的身体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增强对患者的约束力。

16、5、本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架对患者的头部左右两侧进行夹持限位,避免患者头部乱晃撞击到硬物而受伤,从而有利于增强对患者头部的约束力。

17、6、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件挤压拨杆,使得挤压件发生转动并按下挤压开关,使得定时报警器启动,从而使得定时报警器能够提醒医护人员松开患者,避免患者出现血液流通不畅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包括有护理床(1)、固定架(11)和移动栏杆(12),护理床(1)的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栏杆(1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限制架(13)、第二限制架(14)、连接件(15)、限制丝杆(16)、连接拉绳(17)、旋转架(18)、固定件(19)和同步驱动组件,护理床(1)的上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固定件(19),左侧的两个固定件(19)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18),右侧的两个固定件(19)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18),旋转架(18)的中部均固接有两个连接拉绳(17),连接拉绳(17)均绕卷在相近的旋转架(18)上,连接拉绳(17)均与护理床(1)滑动式连接,连接拉绳(17)的另一端均固接有第二限制架(14),第二限制架(14)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限制架(13),第二限制架(14)的上部远离相近的连接件(15)的一侧均螺纹式连接有限制丝杆(16),限制丝杆(16)均与相近第一限制架(13)卡接配合,旋转架(18)的前部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组件。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同步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110)、主动齿轮(111)、传动齿轮(112)、连接架(113)、传动带(114)和连接杆(115),护理床(1)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驱动电机(110),驱动电机(110)的输出轴的后部与右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固接,右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固接有主动齿轮(111),护理床(1)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连接架(113),连接架(113)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112),主动齿轮(111)和传动齿轮(112)啮合,传动齿轮(112)的前部与左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均固接有连接杆(115),连接杆(115)之间通过导向轮绕卷有传动带(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压制架(2)、压制件(21)、导向件(22)、连接弹簧(23)和固定座(24),护理床(1)的后上部固接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压制架(2),压制架(2)的上部后侧固接有导向件(22),压制架(2)上滑动式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四个压制件(21),压制件(21)均与导向件(22)滑动式连接,压制件(21)的后部与导向件(2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弹簧(23),压制架(2)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转动组件包括有连接齿轮(25)、齿条(26)、移动件(27)、连接丝杆(28)和导向杆(29),压制架(2)的下部右侧固接有连接齿轮(25),右后侧的固定件(19)的后部固接有导向杆(29),右后侧的固定件(19)的后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丝杆(28),连接丝杆(28)上螺纹式连接有移动件(27),移动件(27)与导向杆(29)滑动式连接,移动件(27)的上部固接有齿条(26),齿条(26)与连接齿轮(2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稳固机构,稳固机构包括有限位件(3)、第一软垫(31)、调节丝杆(32)和L形杆(33),压制件(21)的上部后侧固接有L形杆(33),L形杆(33)的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调节丝杆(32),调节丝杆(32)上螺纹式连接有限位件(3),限位件(3)与L形杆(33)滑动式连接,限位件(3)的前部固接有第一软垫(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填充机构,填充机构包括有气囊(4)、通气管(41)、气筒(42)、连接底座(43)和卡位组件,压制架(2)的前上部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五个气囊(4),压制架(2)的上部后侧固接有连接底座(43),连接底座(43)上固接有气筒(42),气囊(4)之间连通有通气管(41),通气管(41)的后部与气筒(42)连通,护理床(1)的后上部设置有卡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卡位组件包括有螺纹杆(44)和活塞件(45),气筒(42)螺纹式连接有螺纹杆(44),螺纹杆(44)的后部伸出气筒(42),螺纹杆(44)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活塞件(45),活塞件(45)与气筒(42)滑动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头部加固机构,头部加固机构包括有导向架(5)、限位架(51)和直线弹簧(52),限位件(3)的后部固接有导向架(5),导向架(5)上滑动式连接有两个限位架(51),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包括有护理床(1)、固定架(11)和移动栏杆(12),护理床(1)的上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固定架(11),固定架(11)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移动栏杆(1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一限制架(13)、第二限制架(14)、连接件(15)、限制丝杆(16)、连接拉绳(17)、旋转架(18)、固定件(19)和同步驱动组件,护理床(1)的上部前后两侧均左右对称固接有固定件(19),左侧的两个固定件(19)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18),右侧的两个固定件(19)之间转动式连接有旋转架(18),旋转架(18)的中部均固接有两个连接拉绳(17),连接拉绳(17)均绕卷在相近的旋转架(18)上,连接拉绳(17)均与护理床(1)滑动式连接,连接拉绳(17)的另一端均固接有第二限制架(14),第二限制架(14)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上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一限制架(13),第二限制架(14)的上部远离相近的连接件(15)的一侧均螺纹式连接有限制丝杆(16),限制丝杆(16)均与相近第一限制架(13)卡接配合,旋转架(18)的前部之间设置有同步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同步驱动组件包括有驱动电机(110)、主动齿轮(111)、传动齿轮(112)、连接架(113)、传动带(114)和连接杆(115),护理床(1)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驱动电机(110),驱动电机(110)的输出轴的后部与右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固接,右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固接有主动齿轮(111),护理床(1)的前上部的右侧固接有连接架(113),连接架(113)的下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112),主动齿轮(111)和传动齿轮(112)啮合,传动齿轮(112)的前部与左侧的旋转架(18)的前部均固接有连接杆(115),连接杆(115)之间通过导向轮绕卷有传动带(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压制架(2)、压制件(21)、导向件(22)、连接弹簧(23)和固定座(24),护理床(1)的后上部固接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的前部转动式连接有压制架(2),压制架(2)的上部后侧固接有导向件(22),压制架(2)上滑动式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四个压制件(21),压制件(21)均与导向件(22)滑动式连接,压制件(21)的后部与导向件(22)之间均连接有连接弹簧(23),压制架(2)的下部设置有转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创伤用约束装置,其特征是:转动组件包括有连接齿轮(25)、齿条(26)、移动件(27)、连接丝杆(28)和导向杆(29),压制架(2)的下部右侧固接有连接齿轮(25),右后侧的固定件(19)的后部固接有导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永川于帅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