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盖、发动机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62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发动机及车辆,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气缸盖包括: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和第三冷却水套,第一冷却水套设于气缸盖内且与气缸盖内的燃烧室相对,第二冷却水套和第三冷却水套均设于气缸盖内,第二冷却水套与第一冷却水套之间设有第一连通孔以使第二冷却水套与第一冷却水套连通,第三冷却水套与第二冷却水套之间设有第二连通孔以使第三冷却水套与第二冷却水套连通,且沿冷却水套的第一方向,第二冷却水套与第三冷却水套间隔开以使气缸盖的排气汇集部位于第二冷却水套和第三冷却水套之间。能够对气缸盖的不同结构进行冷却,有利于减小发动机的热应力、热变形,提高了发动机冷却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缸盖、发动机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发动机性能指标的不断提升,发动机冷却系统已经成为发动机设计的重要环节,冷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工作时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合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能够保障冷却效果,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2、气缸盖作为发动机工作时承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关键零部件,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降温以减小发动机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但是目前气缸盖的冷却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气缸盖产生裂纹等缺陷,从而导致气缸盖失效,大大降低了发动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发动机及车辆,该气缸盖通过合理布置第一冷却水套、第二冷却水套和第三冷却水套,能够对气缸盖的不同结构进行冷却,有利于降低气缸盖的燃烧室、排气汇集部的温度,减小了发动机的热应力、热变形,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冷却性能和可靠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缸盖,包括:

3、第一冷却水套,第一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4)为多个,沿所述气缸盖(100)的第二方向,所述气缸盖(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4)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从所述第一端(6)至所述第二端(7),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4)的直径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孔(5)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冷却水套(2)靠近所述第一端(6)的一侧和靠近所述第二端(7)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5),且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孔(4)为多个,沿所述气缸盖(100)的第二方向,所述气缸盖(1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6)和第二端(7),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4)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从所述第一端(6)至所述第二端(7),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孔(4)的直径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孔(5)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冷却水套(2)靠近所述第一端(6)的一侧和靠近所述第二端(7)的一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通孔(5),且靠近所述第一端(6)一侧的相应所述第二连通孔(5)的直径之和大于等于靠近所述第二端(7)一侧的相应所述第二连通孔(5)的直径之和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端(7)的所述第一连通孔(4)的直径大于等于靠近所述第二端(7)的所述第二连通孔(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缸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水套(1)包括多个冷却子水套(11),多个所述冷却子水套(11)依次连通,且每个所述冷却子水套(11)均与相应的所述燃烧室相对。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