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299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25
本技术涉及RGV车轨道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包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沉槽,两个所述沉槽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对的轨道组件一和轨道组件二,且所述轨道组件一位于所述轨道组件二的外部,所述沉槽平台上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轨道组件一和轨道组件二的上表面平齐。该双轨轨道具备转弯半径小、同轨多车等优点,基于最短路径的车辆调度,保证任务的高效执行,提高车辆利用率,通过加强筋一、加强筋二及加强筋三的设计使轨道更稳定牢固,通过合理的岔道布置和路径规划,可较大幅度的优化轨道占地面积,减少运输车空跑时间,提高搬运能力,以适应铜箔生产工艺路径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rgv车轨道,具体的,涉及一种rgv车双轨轨道。


技术介绍

1、rgv轨道车是由电力实现驱动行走的。作为一种由电动驱动、行走、搬运铜箔的车辆,其驱动装置是直流电机或者交流电机,电机、减速机、轴等来驱动轮子转动,遥控控制器应用前进、后退、停止等操作。rgv轨道车是用于生箔区、分切区、包装区等场所的铜箔快速搬运的作用。企业生产制造搬运离不开电动rgv车的帮忙实现物料从一个存储场所搬移到另外一个存储或生产场所,但通常的rgv车行驶轨道占用面积大,对地面平面度要求高,路线不灵活,且在运输铜箔和阴极辊等不同物料进入相应区域时,需要设立多组轨道。针对此问题,提供一种rgv车双轨轨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rgv车双轨轨道,解决了rgv车行驶轨道占用面积大,对地面平面度要求高,路线不灵活,且在运输铜箔和阴极辊等不同物料进入相应区域时,需要设立多组轨道等方面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沉槽,两个所述沉槽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对的轨道组件一和轨道组件二,且所述轨道组件一位于所述轨道组件二的外部,所述沉槽平台上填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轨道组件一和轨道组件二的上表面平齐;

3、所述轨道组件一包括固定块、两个限位块、两个地脚螺栓一以及轨道一,所述固定块以及两个所述限位块均设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两个所述限位块对称设于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并对所述固定块限位,两个所述地脚螺栓一的下端穿过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并置于所述平台内部,所述固定块上焊接有轨道一,所述轨道一呈z字型,所述轨道一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固定块及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呈工字型,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向左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一。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一上设有向右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二。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组件二包括槽钢支撑架、支撑板、两个地脚螺栓二、方钢一、方钢二以及轨道二,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地脚螺栓二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并置于所述平台内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槽钢支撑架,所述槽钢支撑架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焊接有方钢一、方钢二以及轨道二,所述方钢一的右侧与所述方钢二的左侧焊接,所述方钢二的右侧与所述轨道二的左侧焊接。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二呈倒l字型,所述轨道二的上表面与所述方钢一及所述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二上设有向右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三。

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0、首先根据阴极辊运输车和铜箔运输车对轨道组件一和轨道组件二进行安装,然后分别对加强筋一、加强筋二以及轨道一进行焊接固定,通过两个限位块对称设于固定块的两侧,并对固定块限位,然后通过两个地脚螺栓一的下端穿过对应的限位块并置于平台内部,从而两个限位块将固定块固定,从而对轨道组件一进行了固定,然后通过两个地脚螺栓二对支撑板进行固定,对槽钢支撑架、方钢一、方钢二以及轨道二进行焊接固定,从而对轨道组件二进行固定,当阴极辊运输车或铜箔运输车通过以太网udp标准通信协议与区域控制器通信,获取运输车位置和状态信息,同时下发行走和操作指令给对应车体,运输车到达指令出入站台后通过运输装置将站台物料移栽到车内,然后将铜箔或阴极辊在该双轨上行驶并输送到输出站台,结束任务,等待下次任务,并通过控制指令使两台或以上的rgv车在该双轨上可交叉运行,减少了行车频率,基于最短路径的车辆调度,保证任务的高效执行,提高车辆利用率,该双轨轨道具备转弯半径小、同轨多车等优点,通过加强筋一、加强筋二及加强筋三的设计使轨道更稳定牢固,通过合理的岔道布置和路径规划,可较大幅度的优化轨道占地面积,减少运输车空跑时间,提高搬运能力,以适应铜箔生产工艺路径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沉槽(2),两个所述沉槽(2)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对的轨道组件一(3)和轨道组件二(4),且所述轨道组件一(3)位于所述轨道组件二(4)的外部,所述沉槽平台(1)上填充有混凝土层(5),所述混凝土层(5)的上表面与所述轨道组件一(3)和轨道组件二(4)的上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01)呈工字型,所述固定块(301)上设有向左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一(304)上设有向右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二(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二(4)包括槽钢支撑架(401)、支撑板(402)、两个地脚螺栓二(403)、方钢一(404)、方钢二(405)以及轨道二(406),所述支撑板(402)设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402)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地脚螺栓二(403)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并置于所述平台(1)内部,所述支撑板(402)的上表面焊接有槽钢支撑架(401),所述槽钢支撑架(401)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焊接有方钢一(404)、方钢二(405)以及轨道二(406),所述方钢一(404)的右侧与所述方钢二(405)的左侧焊接,所述方钢二(405)的右侧与所述轨道二(406)的左侧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二(406)呈倒L字型,所述轨道二(406)的上表面与所述方钢一(404)及所述混凝土层(5)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二(406)上设有向右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三(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包括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上表面设有对称的两个沉槽(2),两个所述沉槽(2)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相对的轨道组件一(3)和轨道组件二(4),且所述轨道组件一(3)位于所述轨道组件二(4)的外部,所述沉槽平台(1)上填充有混凝土层(5),所述混凝土层(5)的上表面与所述轨道组件一(3)和轨道组件二(4)的上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301)呈工字型,所述固定块(301)上设有向左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一(304)上设有向右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二(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gv车双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组件二(4)包括槽钢支撑架(401)、支撑板(402)、两个地脚螺栓二(403)、方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敏张永军任国栋哈健康林培楷余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诺德铜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