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23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包括托盘、第一汇流排单元、绝缘件、热压膜和柔性线路板,第一汇流排单元包括多个沿托盘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汇流排,绝缘件位于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绝缘件设置于沿托盘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汇流排之间,使沿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汇流排之间绝缘,热压膜将托盘、第一汇流排单元、绝缘件一体包裹,柔性线路板设置于热压膜上,每组第一汇流排单元对应设置有一个柔性线路板。本申请在第一汇流排单元中两个相邻的汇流排之间设置一个绝缘件,可避免两个相邻的汇流排直接接触导致短路,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1、ccs(cells contact system,采集集成件)组件配置在电池包中,用于采集多个电芯的温度和/或电压,实现对电池包中多个电芯的状态监控。多个电芯之间通过汇流排进行连接,以实现电芯与电芯之间的导电连接。在电池包结构中,汇流排以及ccs组件一般均设置于电芯的上方,但由于两者分开设置,在组装电池包时工序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2、为此,为了提高电池包的装配效率,一般将ccs组件与汇流排进行集成与一体,但由于电芯与电芯之间间距较近,且与ccs组件集成设置,相邻的汇流排之间容易发生短路,存在电气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旨在改善现有技中电池包中由于电芯间距较近汇流排之间容易发生短路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包括:

3、至少一组第一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包括多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设置于所述托盘的表面,并沿所述托盘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绝缘件,位于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并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沿所述托盘的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汇流排之间,使绝缘件两侧的两个所述汇流排之间绝缘;

5、热压膜,被配置为将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所述绝缘件一体包裹;

6、柔性线路板,设置于所述热压膜上,每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柔性线路板,每个所述柔性线路板与同一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有所述汇流排连接,且位于该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的一侧。

7、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具有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且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相邻的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中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汇流排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汇流排一一对位设置,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一一对位设置。

8、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绝缘件为一体结构。

9、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一体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两个所述第二隔板呈“工”字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汇流排之间,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汇流排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

10、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汇流排表面沉陷于所述托盘的表面,并与所述托盘配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与电芯极柱插接。

11、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与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设置于所述托盘的外侧并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热压膜将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所述绝缘件一体包裹。

12、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防爆阀阀孔列,所述防爆阀阀孔列包括一列多个沿托盘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防爆阀阀孔,在所述防爆阀阀孔列中相邻的防爆阀阀孔之间的托盘区域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用于与安装到防爆阀阀孔上的所述防爆阀卡接。

13、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部分延伸至所述加强板上,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加强板上,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

14、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15、多个电芯;

16、上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上的每个所述汇流排均用于电连接两个相邻的电芯。

17、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

18、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该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在托盘上的每组第一汇流排单元中,每两个相邻的汇流排之间设置一个绝缘件将其隔开,使两个相邻的汇流排之间绝缘,可避免两个相邻的汇流排直接接触导致短路,从而提高电池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具有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相邻的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中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汇流排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汇流排一一对位设置,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一一对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绝缘件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两个所述第二隔板呈“工”字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汇流排之间,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汇流排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汇流排表面沉陷于所述托盘的表面,并与所述托盘配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与电芯极柱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组第二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与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设置于所述托盘的外侧并与所述托盘连接,所述热压膜将所述托盘、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所述第二汇流排单元、所述绝缘件一体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防爆阀阀孔列,所述防爆阀阀孔列包括一列多个沿托盘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防爆阀阀孔,在所述防爆阀阀孔列中相邻的防爆阀阀孔之间的托盘区域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用于与安装到所述防爆阀阀孔上的防爆阀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的端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部分延伸至所述加强板上,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加强板上,并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用于与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具有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两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相邻的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中部,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汇流排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多个汇流排一一对位设置,其中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与另一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绝缘件一一对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位置对应的两个所述绝缘件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包括第一隔板和两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两个所述第二隔板呈“工”字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汇流排之间,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汇流排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采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单元中的所述汇流排表面沉陷于所述托盘的表面,并与所述托盘配合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用于与电芯极柱插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