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加工,具体提出了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灯座壳体,一般用于固定支撑安装灯体;如图9所示为一种回转结构的灯座壳体,其用作路灯的底座,一般为翻砂铸造成型的铸铝结构,当灯座壳体完成铸造成型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加工,包括进行表壁的打磨抛光以及表面喷漆处理。
2、由于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加工的灯座壳体的尺寸精度并不高,因此灯座壳体的表面会呈现凹凸不平较为粗糙的问题,尤其是灯座壳体上位于铸造分型面的位置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明显的毛刺,在表面喷漆处理前,有必要对灯座壳体的外表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以去除灯座壳体的表面毛刺,以及提高灯座壳体的表壁光滑度和美观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去毛刺以及打磨抛光,但如图9所示的灯座壳体具有竖直分布的多段回转曲面结构,表面轮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打磨抛光的难度较大,效率较低,另外,对于回转曲面结构的灯座壳体而言,采用人工手动打磨时易存在打磨不到位以及打磨位置遗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灯座壳体(6)竖直承托放置的圆盘承托台(1),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台面上装配有用于灯座壳体(6)内腔内撑夹紧的内撑夹紧机构(2),所述内撑夹紧机构(2)的内撑夹紧中心轴与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中心轴重合设置;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台面下端装配有围绕其中心轴回转的回转部件(11);所述回转部件(11)上固定安装有随其同步回转的进位调节台(3),所述进位调节台(3)包括相对回转部件(11)径向移动调节的径向进位组件(31)以及装配在径向进位组件(31)进位移动端的切向进位组件(32),所述切向进位组件(32)进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灯座壳体(6)竖直承托放置的圆盘承托台(1),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台面上装配有用于灯座壳体(6)内腔内撑夹紧的内撑夹紧机构(2),所述内撑夹紧机构(2)的内撑夹紧中心轴与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中心轴重合设置;所述圆盘承托台(1)的台面下端装配有围绕其中心轴回转的回转部件(11);所述回转部件(11)上固定安装有随其同步回转的进位调节台(3),所述进位调节台(3)包括相对回转部件(11)径向移动调节的径向进位组件(31)以及装配在径向进位组件(31)进位移动端的切向进位组件(32),所述切向进位组件(32)进位移动端相对径向进位组件(31)的进位移动端水平垂直设置;所述切向进位组件(32)的进位移动端的顶端固定装配有用于贴合灯座壳体(6)外壁整体打磨的打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辊组件(43)至少包括一个水平转动设置的上导辊(433),所述下导辊(423)以及上导辊(433)的两者中心轴与中置转动架(42)的水平转轴轴向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撑框架(44)包括水平贯穿设置在中置转动架(42)上的中置轴(441),所述中置轴(441)轴向相对下导辊(423)轴向平行布置,所述中置轴(441)的两端对称固定有与其相对垂直设置的滑套(442),两个滑套(442)上均滑动安装有滑杆(443),所述滑杆(443)上套设有两个自适弹簧(444),两个自适弹簧(444)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在滑杆(443)的两端,两个自适弹簧(444)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固定在滑套(442)的两端,两个滑杆(443)上位于同侧的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串连杆(445);多个所述侧撑框架(44)中,位于最底端的所述侧撑框架(44)中的中置轴(441)与中置转动架(42)固定,其余所述侧撑框架(44)中的中置轴(441)与中置转动架(42)转动连接;位于中置转动架(42)同侧的所有所述串连杆(445)均水平铰接在同侧的内衬带(4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带(45)包括矩形的弹力背带(451),所述弹力背带(451)串连在多个串连杆(445)上,且串连杆(445)与弹力背带(451)水平铰接设置;所述弹力背带(451)背向中置转动架(42)的面上复合固定有柔性层(4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灯座壳体铸造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泊头旭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