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供电,具体涉及一种宽工作频率范围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充电电路包括集成电路控制芯片和功率主电路,近年来,电池充电电路均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减小电池充电电路的体积,需要提高功率主电路的工作频率,故此时,集成电路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也需要相应提高。
2、而现有技术中电池充电电路的集成电路控制芯片中的振荡器基础电路(振荡器的三角波信号发生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九开关s9的通断,从而在f点产生三角波信号,最终将该三角波信号与一恒定电压进行比较,从而得到相应的振荡器输出信号,用于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
3、但是,由于第九开关s9导通需要时间,且存在导通阻抗,从而使得第五电容c5的真实放电状态与理想放电状态不同,因此,当电池充电电路需要工作在高频状态时,极易导致f点产生的三角波信号出现失真,增大了输出的工作频率的误差,导致电池充电电路输出紊乱,降低了电池充电电路的精度和可靠性,使其工作频率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电路、开关电路和波形输出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可控电流源、第二可控电流源和第三可控电流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和第六可控开关,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电路还包括:触发信号生成电路,触发信号生成电路的第一端与波形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电路、开关电路和波形输出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可控电流源、第二可控电流源和第三可控电流源,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可控开关、第二可控开关、第三可控开关、第四可控开关、第五可控开关和第六可控开关,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器电路还包括:触发信号生成电路,触发信号生成电路的第一端与波形输出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触发信号生成电路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连接,触发信号生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触发信号生成电路的第四端为触发信号波形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