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93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3
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上泵筒的泵径小于下泵筒的泵径,杆接头、上活塞、排液阀、阀间接头、双作用泵阀、下活塞依次连接,上活塞上内部与外部相通,上活塞穿过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套装在下活塞外,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进液阀依次连接,上活塞的外壁与下泵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上泵腔,进液阀的上部、下泵筒的内壁、下活塞的下部形成下泵腔,阀间接头上有联通槽,在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外套装沉砂筒,沉砂筒与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之间形成沉砂通道,沉砂筒的上部有变扣接头,所述的变扣接头的上端有与泵上油管相配接的连接螺纹,沉砂筒的下部与进液阀的外部连接,能自动变排量生产,设置有沉砂通道,能防止垢、砂沉于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田抽油用的抽油泵,是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


技术介绍

1、有的抽油井在开抽初期地层供液能力强,套管内的动液面高,产液量高,需要抽油泵的排量大。在开井后期,地层供液能力变差,套管内的动液面下降,产液量下降,需要抽油泵的排量变小。现有的普通抽油泵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和要求,只有将抽油管柱起出,再下入泵径小的抽油管柱,这样做一方面使油井生产间断,影响油井产量;另一方面需要上动力设备,将现有管柱提出,再下入新的深抽管柱,需要增加油井作业费用。

2、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制了变排量抽油泵,使开井初期为大排量泵生产,待产量下降,供液能力下降后,再由小排量泵生产。现有的变排量泵虽然不需要将全部管柱提出,但要在井口进行碰泵或上提一根抽油杆或下放一根抽油杆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停抽一定时间(顺利的话需要几个小时),而且仍然需要上动力设备;由于需要在地面操作时要使井下工具动作才能实现变排量,还存在工具的可靠性问题,经常出现井下工具不能可靠动作的问题,使其变排量的成功率达不到100%。

3、现有的变排量泵由于没有防垢功能,如因故停抽,泵上油管内的井液停止流动,其中的垢、砂因密度大于井液而下沉,卡泵或埋泵,造成重新开抽困难或不能再开井生产,需要上作业提出管柱清垢、清砂,会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变排量的可靠性,并能防止垢、砂沉于泵上,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杆接头、上泵筒、上活塞、泵筒接头、排液阀、阀间接头、双作用泵阀、下泵筒、下活塞、进液阀,排液阀、双作用泵阀、进液阀为单向阀,井液只能通过排液阀、双作用泵阀、进液阀由下向上流动,不能由上向下流动,上泵筒的泵径小于下泵筒的泵径,杆接头、上活塞、排液阀、阀间接头、双作用泵阀、下活塞依次连接,上活塞上内部通过在杆接头或上活塞上设置的排出通道与外部相通,上活塞穿过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套装在下活塞外,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进液阀依次连接,上泵筒与上活塞配合密封,下泵筒与下活塞配合密封,上活塞的外壁与下泵筒的内壁之间因两者直径差形成上泵腔,进液阀的上部、下泵筒的内壁、下活塞的下部形成下泵腔,阀间接头上有联通槽,使其在下冲程时所述的下泵腔的井液通过双作用泵阀后能进入所述的上泵腔里,上冲程时井液能再从所述的上泵腔里排出经排液阀排至杆接头之上,在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外套装沉砂筒,沉砂筒与上泵筒、泵筒接头、下泵筒之间因直径差形成沉砂通道,沉砂筒的上部有变扣接头,所述的变扣接头的上端有与泵上油管相配接的连接螺纹,使所述的沉砂通道的上端与泵上油管相通,所述的沉砂筒的下部与进液阀的外部连接,使所述的沉砂通道的下端封闭,所述的沉砂筒的下部或与安装在进液阀下部的双通接头的外部连接,使所述的沉砂筒的下部与双通接头的沉砂通道相通。

3、在上泵筒与沉砂筒之间安装泵筒悬挂套,泵筒悬挂套的外壁坐于沉砂筒的内部台肩上,泵筒悬挂套内部与上泵筒连接,使上泵筒、下泵筒处于拉直状态。

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套管内的动液面高,供液能力强时,油井产量为双作用泵阀、下泵筒、下活塞、进液阀组成的大排量泵抽汲,套管内的动液面下降,供液能力减弱时,则由上泵筒、上活塞、泵筒接头、排液阀、阀间接头、双作用泵阀、下泵筒、下活塞组成的反馈泵抽汲,使其适应供液能力减弱后油井产液量的要求,实现自动变排量生产,不需要任何操作,不存在变排量不可靠的问题,变排量时不需要上动力设备,不需要停井,设置有沉砂通道,能防止垢、砂沉于泵上,本技术能延长油井生产周期,提高油井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包括杆接头(1)、上泵筒(3)、上活塞(4)、泵筒接头(5)、排液阀(6)、阀间接头(7)、双作用泵阀(8)、下泵筒(9)、下活塞(10)、进液阀(11),排液阀(6)、双作用泵阀(8)、进液阀(11)为单向阀,井液只能通过排液阀(6)、双作用泵阀(8)、进液阀(11)由下向上流动,不能由上向下流动,其特征是:上泵筒(3)的泵径小于下泵筒(9)的泵径,杆接头(1)、上活塞(4)、排液阀(6)、阀间接头(7)、双作用泵阀(8)、下活塞(10)依次连接,上活塞(4)上内部通过在杆接头(1)或上活塞(4)上设置的排出通道与外部相通,上活塞(4)穿过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套装在下活塞(10)外,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进液阀(11)依次连接,上泵筒(3)与上活塞(4)配合密封,下泵筒(9)与下活塞(10)配合密封,上活塞(4)的外壁与下泵筒(9)的内壁之间因两者直径差形成上泵腔(9-1),进液阀(11)的上部、下泵筒(9)的内壁、下活塞(10)的下部形成下泵腔,阀间接头(7)上有联通槽,使其在下冲程时所述的下泵腔的井液通过双作用泵阀(8)后能进入所述的上泵腔(9-1)里,上冲程时井液能再从所述的上泵腔(9-1)里排出经排液阀(6)排至杆接头(1)之上,在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外套装沉砂筒(12),沉砂筒(12)与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之间因直径差形成沉砂通道(12-1),沉砂筒(12)的上部有变扣接头,所述的变扣接头的上端有与泵上油管相配接的连接螺纹,使所述的沉砂通道(12-1)的上端与泵上油管相通,所述的沉砂筒(12)的下部与进液阀(11)的外部连接,使所述的沉砂通道(12-1)的下端封闭,所述的沉砂筒(12)的下部或与安装在进液阀(11)下部的双通接头的外部连接,使所述的沉砂筒(12)的下部与双通接头的沉砂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其特征是:在上泵筒(3)与沉砂筒(12)之间安装泵筒悬挂套(2),泵筒悬挂套(2)的外壁坐于沉砂筒(12)的内部台肩上,泵筒悬挂套(2)内部与上泵筒(3)连接,使上泵筒(3)、下泵筒(9)处于拉直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砂卡变排量抽油泵,包括杆接头(1)、上泵筒(3)、上活塞(4)、泵筒接头(5)、排液阀(6)、阀间接头(7)、双作用泵阀(8)、下泵筒(9)、下活塞(10)、进液阀(11),排液阀(6)、双作用泵阀(8)、进液阀(11)为单向阀,井液只能通过排液阀(6)、双作用泵阀(8)、进液阀(11)由下向上流动,不能由上向下流动,其特征是:上泵筒(3)的泵径小于下泵筒(9)的泵径,杆接头(1)、上活塞(4)、排液阀(6)、阀间接头(7)、双作用泵阀(8)、下活塞(10)依次连接,上活塞(4)上内部通过在杆接头(1)或上活塞(4)上设置的排出通道与外部相通,上活塞(4)穿过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套装在下活塞(10)外,上泵筒(3)、泵筒接头(5)、下泵筒(9)、进液阀(11)依次连接,上泵筒(3)与上活塞(4)配合密封,下泵筒(9)与下活塞(10)配合密封,上活塞(4)的外壁与下泵筒(9)的内壁之间因两者直径差形成上泵腔(9-1),进液阀(11)的上部、下泵筒(9)的内壁、下活塞(10)的下部形成下泵腔,阀间接头(7)上有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兴菊凡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泰举升石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