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二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917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二铵的方法,是采用低成本的湿法磷酸为原料,与氨进行两次中和反应,制得工业级磷酸二铵,并采用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气体原料回收使用,结晶母液循环使用或经浓缩回收工业级磷酸二铵产品,提高产品得率,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用作复合肥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大大降低了工业级磷酸二铵的生产成本,而且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避免二次污染,能耗较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化工产品制备
,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磷酸二铵又称磷酸氢二铵,分子式为(NH4)2HPO415工业上主要用作木材、纸张、织物 的防火剂等。在已有技术中,生产工业级磷酸二铵多采用传统方法,即利用热法磷酸与氨中和 反应而得,也有少数采用湿法磷酸制备的技术。如中国专利88104525. X提出了一种用磷矿 石、浓硫酸和氨气作原料制备磷酸二铵的方法,经过浓缩稀磷酸、预中和、反应选粒、干燥和 筛分等工序,得到颗粒状的磷酸二铵产品,产品为一种农用化肥。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大 型设备就可获得高质量的磷酸二铵化肥。中国专利90102317. 5提出了一种制备磷酸二铵 颗粒化肥的工艺,包括在位于干燥机内的管状反应器中氨化磷酸,将全部磷酸和基本上全 部氨通过管式反应器给入干燥机中,制造NP或NPK肥料。该方法是制备磷酸二铵的一种低 循环比率和低能耗的工艺。中国专利92106621. X公开了一种磷酸二铵的生产方法,其工艺 步骤为a、稀磷酸和气氨进行一次中和反应,使中和度达到1. 1 1. 2 ;b、料浆浓缩,水分 降到30% ;C、浓缩后的料浆溢流到中和槽与气氨进行二次中和反应,使料浆中和度提高到 1.5 1.8,水分降至25%左右,中和槽料浆温度在100 110°C ;d、将二次中和反应后的 料浆送至喷浆造粒干燥机进行造粒、干燥。上述方法虽然能获得符合10205-88国家标准合 格品的磷酸二铵,但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进行浓缩操作的料浆中和度较高,因此浓缩料 浆水分含量高,不仅干燥能耗大,而且后续过程只能采用喷浆造粒干燥工艺;2、喷浆造粒工 艺由于干燥温度高,不仅不能在造粒过程中加氨,而且干燥过程中物料氨逸出量大,产品氮 磷比不能达到传统磷酸二铵(DAP)肥料的指标;3、浓缩料浆二次中和采用槽式反应器氨损 失大。中国专利99101150. 3公开了一种外环流氨化反应器生产磷酸二铵的方法,该方法以 32 38% P2O5的磷酸为原料,磷酸和气氨在氨化反应器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 100 120°C,料浆中和度控制在1. 40 1. 55,反应料浆由设在氨化反应器上的溢流管流 出至料浆槽中,料浆槽中的一部分料浆送去喷浆、造粒,得到预期产品,料浆槽中的另一部 分料浆由循环泵送至氨化反应器下降管底部,以加大管内料浆的流动性。此种方法的的不 足之处在于1、采用浓缩磷酸生产磷酸二铵,属于传统磷酸浓缩工艺,对磷矿的质量要求较 高;2、磷酸一次中和至产品中和度,氨逸出量很大;3、造粒干燥同样采用喷浆造粒工艺,具 有中国专利92106621. X同样的不足。中国专利200610021182. 6采用酸性料浆浓缩生产磷 酸二铵的方法及二次氨化反应器,以湿法稀磷酸为原料,工艺步骤依次为一次氨化反应、酸 性料浆浓缩、二次氨化反应、转鼓氨化造粒和干燥,转鼓氨化造粒和干燥步骤产生的含氨尾 气和粉尘用湿法稀磷酸洗涤,所获得的洗涤液用于一次氨化反应。上述步骤的工艺参数一 次氨化反应,制备中和度为0. 5 1. 0的酸性磷铵料浆;酸性料浆浓缩,使酸性磷铵料浆的 终点含水量为13 20% (质量分数);二次氨化反应在表压0 0. 15Mpa下进行,反应温度110 150°C,将磷铵料浆的中和度提高到1. 30 1. 50 ;转鼓氨化造粒,将二次氨化反应 所制得的磷铵料浆雾化洒入常规的转鼓氨化造粒机内的料层上,在造粒过程中喷入液氨或 气氨,将物料进一步氨化至中和度1. 60 1. 90,保持70 100°C的造粒温度,出造粒机物 料的含水量控制在2 4%干燥,磷酸二铵的含水量控制在1.0 1.5% (质量分数)。上 述方法使用的湿法稀磷酸的质量浓度为18 30%,既可用杂质含量高的中低品位磷矿制 备,又可用优质磷矿制备。从已有技术可知,目前工业级磷酸二铵的生产中,尚存在设备工艺技术要求高,成 本大,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整个生产过程避免二次污 染和降低能耗,使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一种用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级磷 酸二铵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低成本的湿法磷酸和氨气为原料,进行两次中和反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确 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结晶母液回收使用,同时采用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氨气回收使用,降低 原料消耗,并避免二次污染。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是以湿法磷酸为原料,与氨二次中和反 应制得,包括一次中和、过滤、二次中和、酸洗、浓缩、结晶、离心和干燥工序,具体操作步骤 如下a.向一号反应釜中投入反应釜容积5 20%循环回来的结晶母液,开动搅拌器, 然后缓慢向母液中加入重量浓度为38 42% P2O5的湿法磷酸,并缓慢通入氨气,控制PH = 4. 4 4. 6在温度30 100°C下进行中和反应,同时经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氨气吸收后回流 至一号反应釜中,控制PH = 4. 4 4. 6为第一次中和反应终点,停止投料后,继续搅拌10 90分钟,得到中间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料浆,经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氨气吸收后回流至一号 反应釜中;b.将a步骤得到的中间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料浆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除去杂 质,过滤的工业级磷酸一铵溶液投入二号反应釜中,滤饼送去复合肥加工厂;c.开动二号反应釜的搅拌器,然后缓慢通入氨气进行第二次中和反应,控制反应 液PH = 7. 8 8. 0为第二次中和反应终点,得到工业级磷酸二铵溶液,经酸洗工序将挥发 的氨气吸收后回流至一号反应釜中;d.将c步骤得到的工业级磷酸二铵溶液送至浓缩装置中加热浓缩,直至相对密度 为1. 20 1. 30,挥发的氨气经酸洗流程吸收后返回一号反应釜中;e.将d步骤的浓缩溶液移入结晶槽中,在温度40°C以下冷却结晶,形成工业级磷酸二铵结晶体;f.将e步骤的工业级磷酸二铵结晶体,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母液返回a或d步 骤,结晶体经过干燥后制得工业级磷酸二铵。以上所述的反应釜设备,包括不锈钢反应釜、内衬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和搪瓷反应釜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所述的固液分离采用的设备,第一次固液分离采用板框压滤机,第二次固液 分离采用离心机。以上所述的酸洗采用的设备,包括鼓泡吸收塔、填料吸收塔和板式吸收塔。以上所述的浓缩采用的设备,是真空浓缩器。以上所述的干燥采用的设备,包括滚筒干燥器和振动筛干燥机。 以上所述的设备的连接,包括一号反应釜分别与板框压滤机及吸收塔的连接,二 号反应釜分别与板框压滤机、真空浓缩器及吸收塔的连接,真空浓缩器分别与结晶槽及吸 收塔的连接,结晶槽与离心机的连接,离心机与干燥器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以湿法磷酸为原料,回收结晶母液和挥发原料,提高产品得率,大大降低了生产 成本;2.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产品质量高,稳定性好;3.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可作复合肥原料,挥发原料回收利用,母液循环使用,避免 二次污染,既保护环境,又降低三废和能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 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一次中和、过滤、二次中和、酸洗、浓缩、结 晶、离心和干燥工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列实施例仅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 绝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湿法磷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二铵的方法,是以湿法磷酸为原料,与氨中和反应制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中和、过滤、二次中和、酸洗、浓缩、结晶、离心和干燥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向一号反应釜中投入反应釜容积5~20%循环回来的结晶母液,开动搅拌器,然后缓慢向母液中加入重量浓度为38~42%P2O5的湿法磷酸,并缓慢通入氨气,控制PH=4.4~4.6在温度30~100℃下进行第一次中和反应,同时经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氨气吸收后回流至一号反应釜中,控制PH=4.4~4.6为第一次中和反应终点,停止投料后,继续搅拌10~90分钟,得到中间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料浆;b.将a步骤得到的中间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料浆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除去杂质,过滤后的工业级磷酸一铵料浆投入二号反应釜中,滤饼送去复合肥加工厂;c.开动二号反应釜的搅拌器,然后缓慢通入氨气进行第二次中和反应,控制反应液PH=7.8~8.0为第二次中和反应终点,得到工业级磷酸二铵溶液,经酸洗工序将挥发的氨气吸收后回流至一号反应釜中;d.将c步骤得到的工业级磷酸二铵溶液送至浓缩装置中加热浓缩,直至相对密度为1.20~1.30,挥发的氨气经酸洗流程吸收后返回一号反应釜中;e.将d步骤的浓缩溶液移入结晶槽中,在温度40℃以下冷却结晶,形成工业级磷酸二铵结晶体;f.将e步骤的工业级磷酸二铵结晶体,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母液返回a或d步骤,结晶体经过干燥后制得工业级磷酸二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吴小海马钊松苏杰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明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