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73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35
本申请涉及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所述曝气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曝气机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盘安装于所述反应器中,所述回流单元包括回流管和回流泵,在所述反应器上设置有回流口和进水口,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曝气盘的上方,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应器的底端,所述回流泵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回流口和所述进水口均连通,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箱、进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进水泵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进水箱连通,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带,所述加热带缠绕在所述反应器之外。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废水生物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流程中,用以去除营养物质的生物处理阶段由于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往往需要大量的外加碳源,另外在硝化反硝化等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厌氧氨氧化工艺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脱氮技术的可行策略之一。由于厌氧氨氧化对亚硝酸盐的需求,所以衍生出了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工艺。但是目前这些工艺大都采用分段式的模式且往往采用序批式的反应器结构。这也就导致了实际应用时面临着占地面积广、运行操作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厌氧氨氧化的主流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脱氮装置,包括反应器、曝气单元、回流单元、加热单元和进水单元,

4、所述曝气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曝气机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盘安装于所述反应器中,

5、所述回流单元包括回流管和回流泵,在所述反应器上设置有回流口和进水口,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曝气盘的上方,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反应器的底端,所述回流泵通过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回流口和所述进水口均连通,

6、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箱、进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进水泵通过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进水箱连通,

7、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带,所述加热带缠绕在所述反应器之外。

8、可选地,所述曝气单元还包括进气管、定时控制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定时控制器与所述曝气机连接,所述曝气机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曝气盘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安装于所述进气管。

9、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定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曝气机进行间歇式启停曝气,气体流量计则用于控制曝气量,进气管将曝气机送出的气体送至曝气盘,曝气盘将气体送入曝气区。

10、可选地,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器内的温度,所述加热带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11、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温度传感器优选为温度探针,温度控制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反应器内温度,在根据温度控制装置上设定的温度调整加热带的加热温度;当然,温度控制装置也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将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显示在温度控制装置上,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温度控制装置,进而调整加热带的输出热量。

12、可选地,本申请所提供的脱氮装置,还包括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呈倒置的漏斗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底端位于所述回流口和所述曝气盘之间。

13、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三相分离器可以在竖直方向上阻挡部分漂浮的絮体污泥等。

14、可选地,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反应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多个污泥取样口,位于所述反应器同一侧的各所述污泥取样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

15、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污泥取样口用于定期取污泥样品进行测试分析。

16、可选地,在所述反应器上还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位置位于所述回流口的上方。

17、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反应器进水经过泥膜共生的载体层后经排水口溢流出水。

18、本申请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脱氮控制方法,包括:

19、启动所述的脱氮装置中的所述反应器,其中,将厌氧氨氧化填料预先接种至所述反应器内以形成位于所述曝气盘下方的载体层,所述曝气盘的上方设有短程硝化污泥,且所述进水箱内设置氨氮合成废水;

20、控制所述曝气单元以预设的连续曝气模式向所述反应器中通气以稳定短程硝化活性,并启动所述回流单元,以在所述曝气单元和回流单元的共同作用下将短程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回流至所述反应器底部以实现厌氧氨氧化,并使所述反应器顶部的絮状污泥回流至下层的所述载体层中以在所述厌氧氨氧化填料周围形成一同时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泥膜共生系统。

21、可选地,所述脱氮控制方法还包括:

22、控制一预设的三相分离器将空气自所述同时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泥膜共生系统中进行分离,以使溶解氧回流至所述载体层供所述同时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泥膜共生系统使用,其中,所述三相分离器呈倒置的漏斗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底端位于所述回流口和所述曝气盘之间。

23、可选地,所述脱氮控制方法还包括:

24、在所述进水箱中被添加有机物后,控制所述曝气单元切换后至预设的厌氧及好氧切换模式,以采用缺氧段和好氧段之间循环切换的方式向所述反应器中通气,以削弱异养菌对所述溶解氧和所述有机物的竞争。

25、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脱氮控制器,包括:

26、反应器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的脱氮装置中的所述反应器,其中,将厌氧氨氧化填料预先接种至所述反应器内以形成位于所述曝气盘下方的载体层,所述曝气盘的上方设有短程硝化污泥,且所述进水箱内设置氨氮合成废水;

27、曝气及回流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曝气单元以预设的连续曝气模式向所述反应器中通气以稳定短程硝化活性,并启动所述回流单元,以在所述曝气单元和回流单元的共同作用下将短程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回流至所述反应器底部以实现厌氧氨氧化,并使所述反应器顶部的絮状污泥回流至下层的所述载体层中以在所述厌氧氨氧化填料周围形成一同时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泥膜共生系统。

28、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9、本申请所提供的脱氮装置、脱氮控制方法及脱氮控制器,采用单一反应器,占地面积小,能够简易高效的实现一体化脱氮工艺,有利于厌氧氨氧化的主流推广和广泛应用。

30、本申请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曝气单元、回流单元、加热单元和进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还包括进气管、定时控制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定时控制器与所述曝气机连接,所述曝气机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曝气盘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安装于所述进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器内的温度,所述加热带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呈倒置的漏斗状,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三相分离器的底端位于所述回流口和所述曝气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所述反应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多个污泥取样口,位于所述反应器同一侧的各所述污泥取样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器上还形成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位置位于所述回流口的上方。

>7.脱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脱氮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曝气单元、回流单元、加热单元和进水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单元还包括进气管、定时控制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定时控制器与所述曝气机连接,所述曝气机通过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曝气盘连接,所述气体流量计安装于所述进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反应器内的温度,所述加热带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呈倒置的漏斗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朕君卢峥赵俊廷杜志敏郭雪白王艺涵陈莉杰郭婷李晓敏王梦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