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649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28
本技术公开了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桶,所述压缩桶的顶部连通有进泥管,所述压缩桶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泥口,且两个出泥口分别靠近压缩桶的两端,所述压缩桶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过滤孔,所述压缩桶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污泥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桶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机构,所述压缩桶的外部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接水渠,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板。本技术通过压缩机构可以实现将污泥内的水分挤出,减小了污泥的体积,从而方便对污泥后续的运送以及处理,以及对水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清理组件可以实现对的压缩桶外部的过滤孔进行清理,避免过滤孔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种类和性质也更复杂。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往往浓缩于污泥之中,因此污泥是影响环境的较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对污泥进行处理可以降低污泥中含水量,从而便于污泥的运输、贮存及各种处理和处置工艺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改善污泥的成分和性质,以利于应用,或易于回收能源和资源。

2、传统的污泥处理装置通常是采用压滤式处理,然而在压滤的过程中,过滤板的孔洞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影响压滤效果。

3、因此,专利技术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通过压缩电机提供动力,使得弧形刷沿着压缩桶的外部移动,对的压缩桶外部的过滤孔进行清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桶,所述压缩桶的顶部连通有进泥管,所述压缩桶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泥口,且两个出泥口分别靠近压缩桶的两端,所述压缩桶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过滤孔,所述压缩桶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污泥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桶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机构,所述压缩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清理压缩桶外部的清理组件;

3、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接水渠,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板。

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于压缩桶的内部,所述压缩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所述第一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压泥板,且压泥板与压缩桶内部贴合,所述压缩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且压泥板滑动连接于多个限位条的外部,所述压缩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电机,且第一螺杆固定连接于压缩电机的输出端。

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泥机构包括两个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固定连接于压缩桶的外部,且两个环形槽分别位于出泥口的两侧,两个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齿轮,所述压缩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环形齿轮相啮合。

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清理组件包括两个第二螺杆,两个所述第二螺杆均固定连接于支架的内部,且两个第二螺杆互相平行,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弧形刷,且弧形刷与压缩桶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杆远离压缩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螺杆远离压缩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且两个从动齿轮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刷,且板刷与挡泥板的外部相贴合。

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泥板为环形,且挡泥板的外部一半开设有与出泥口相对应的开口,另一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通过进压缩电机带动第一螺杆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以及限位条的限位下,使得压泥板可以贴着压缩桶内部移动,从而可以对压缩桶内的污泥进行挤压,通过挤压可以将污泥内的水分通过过滤孔挤出,从而减小了污泥的体积,方便对污泥后续的运送以及处理,同时也可以对水进行回收利用;

11、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之后驱动齿轮通过啮合的环形齿轮带动挡泥板转动,使得挡泥板开口与出泥口相对,从而可以将压缩后的污泥排出;

12、3、通过第一螺杆带动了主动齿轮转动,随后通过啮合的齿牙带动两个从动齿轮转动,然后可以两个第二螺杆同步转动,之后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弧形刷沿着压缩桶的外部移动,从而可以对的压缩桶外部的过滤孔进行清理,避免过滤孔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桶(2),所述压缩桶(2)的顶部连通有进泥管(3),所述压缩桶(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泥口(10),且两个出泥口(10)分别靠近压缩桶(2)的两端,所述压缩桶(2)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所述压缩桶(2)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污泥的压缩机构(4),所述压缩桶(2)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机构(5),所述压缩桶(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清理压缩桶(2)外部的清理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4)包括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转动连接于压缩桶(2)的内部,所述压缩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402),所述第一螺杆(401)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压泥板(403),且压泥板(403)与压缩桶(2)内部贴合,所述压缩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402),且压泥板(403)滑动连接于多个限位条(402)的外部,所述压缩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电机(404),且第一螺杆(401)固定连接于压缩电机(404)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机构(5)包括两个环形槽(501),两个所述环形槽(501)固定连接于压缩桶(2)的外部,且两个环形槽(501)分别位于出泥口(10)的两侧,两个所述环形槽(5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泥板(502),所述挡泥板(5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齿轮(503),所述压缩桶(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04),所述驱动电机(50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505),且驱动齿轮(505)与环形齿轮(503)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两个第二螺杆(601),两个所述第二螺杆(601)均固定连接于支架(1)的内部,且两个第二螺杆(601)互相平行,两个所述第二螺杆(601)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弧形刷(602),且弧形刷(602)与压缩桶(2)相贴合,所述第一螺杆(401)远离压缩电机(4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603),两个所述第二螺杆(601)远离压缩电机(40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04),且两个从动齿轮(604)均与主动齿轮(603)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板刷(9),且板刷(9)与挡泥板(502)的外部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502)为环形,且挡泥板(502)的外部一半开设有与出泥口(10)相对应的开口,另一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桶(2),所述压缩桶(2)的顶部连通有进泥管(3),所述压缩桶(2)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泥口(10),且两个出泥口(10)分别靠近压缩桶(2)的两端,所述压缩桶(2)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过滤孔,所述压缩桶(2)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缩污泥的压缩机构(4),所述压缩桶(2)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出泥机构(5),所述压缩桶(2)的外部设置有用于清理压缩桶(2)外部的清理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4)包括第一螺杆(401),所述第一螺杆(401)转动连接于压缩桶(2)的内部,所述压缩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402),所述第一螺杆(401)的外部螺纹套接有压泥板(403),且压泥板(403)与压缩桶(2)内部贴合,所述压缩桶(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条(402),且压泥板(403)滑动连接于多个限位条(402)的外部,所述压缩桶(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缩电机(404),且第一螺杆(401)固定连接于压缩电机(404)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固废混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泥机构(5)包括两个环形槽(501),两个所述环形槽(501)固定连接于压缩桶(2)的外部,且两个环形槽(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李勇张浩程梁皓王舒肖洪立陈胡蓉王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川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