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557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包括:底架;定位机构,其包括立柱与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托杆、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托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立柱上,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均连接于立柱上,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均位于托杆转动连接位置的上方,托杆位于其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为承托段、另一侧为拨动段,托杆在自然状态下可转动至承托段倾斜地相抵于第一限位销,承托段可向下转动至趋向水平并使得拨动段相抵于第二限位销,定位机构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本技术可将工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地排列堆放,操作时不需要将工件平移推入或拉出,更加方便、快捷,并且降低对工件刮伤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对工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贮存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定位料框


技术介绍

1、在生产中,生产加工后的工件需要排列储存,然后转移至下一个工位中继续生产,对于一些进行表面加工后的工件,为了防止对工件表面刮伤或压坏变形,通常会将工件间隔地排列在储料架上,现时的储料架一般会在两侧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连接有多个托块,当需要将工件放入储料架时,先将工件水平地移入储料架,并使得工件的两侧搭在储料架两侧的托块上,然后再将工件继续推入储料架,当需要将工件取出时,先将工件水平地移出储料架,再搬运移送至下一工位。因此,现时对于工件进行间隔地排列上下料的操作较为麻烦,效率较低,并且将工件从储料架平移推入或拉出时容易对工件表面造成磨损,影响对工件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定位料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包括:底架;定位机构,其包括立柱与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托杆、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所述托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均连接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限位销与第二限位销均位于所述托杆转动连接位置的上方,所述托杆位于其转动连接位置的一侧为承托段、另一侧为拨动段,所述拨动段的重力大于所述承托段的重力,所述托杆在自然状态下可转动至所述承托段倾斜地相抵于所述第一限位销,所述承托段可向下转动至趋向水平并使得所述拨动段相抵于所述第二限位销,所述定位单元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定位机构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

4、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每个定位单元内,由于托杆上拨动段的重力大于承托段的重力,在自然状态下,拨动段使得整个托杆转动至承托段倾斜地相抵于第一限位销,避免拨动段转动至垂直于地面的状态,此时倾斜状态下的托杆可减少两端的水平距离,从而减少对两个定位机构之间的空间干涉阻挡,当需要将工件进行中转储存时,工件可直接向下放入到两个定位机构之间,此时倾斜的承托段可对工件进行避让,减少对工件放置时的干涉,使得工件可由下至上逐渐排列,然后向上转动拨动段,使得承托段向下转动至趋向水平,当承托段转动到位时,第二限位销可对承托段进行止转限制,此时可将工件的两侧分别搭在两个定位机构内相互正对的两个承托段上,利用承托段进行承托,如此可将工件沿上下方向间隔地排列堆放,操作时不需要将工件平移推入或拉出,更加方便、快捷,并且降低对工件刮伤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对工件的生产质量。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所述拨动段向上转动时可相抵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的所述拨动段。在上料工件时由下向上排料,当工件上料至两个定位机构相互正对的定位单元后,该定位单元内的拨动段会相抵至其上方的拨动段、并带动该拨动段转动,此时承托段向下转动,如此增大了整个托杆两端占用的水平空间,当下一个工件向下放料时,可直接相抵于转动凸出的承托段,继续带动该承托段向下转动至行程末端,如此在上料工件时不需要手动转动托杆,向一个定位单元完成上料后,位于上方的定位单元的承托段即可自动转出以准备下一个工件的上料,极大地提高上料效率。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动段的端部顶侧设置有弧形凸起。当拨动段向上转动并相抵于位于上方定位单元的拨动段时,由弧形凸起与位于上方定位单元的拨动段相抵,弧形凸起可提高两者接触时的顺畅度,提高整体使用体验。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单元中,所述第一限位销与所述托杆转动连接位置的水平距离为止动距离,位于最下方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大于其上方任一个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在最下方的定位单元中,其第一限位销相距托杆转动连接位置形成的止动距离最大,托杆在自然状态下,承托段向上转动时更快被第二定位销阻挡限位,如此使得该承托段在自然状态下凸出的部分比上方的承托段更多,会对工件的向下活动造成阻挡,当放置第一个工件时,工件的一侧可直接搭在承托段上,由承托段对其承托定位。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段的顶侧设置有限位凸起。在定位工件时,工件的一侧搭在承托段的顶侧,并由限位凸起对工件的水平活动进行限位,如此进一步提高对工件的定位效果。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机构呈三角形分布。在对工件放置定位时,由三个定位机构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对工件进行承托支撑,如此提高了对工件的定位效果,提高工件放置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工件。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架上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三个所述定位机构之外的位置。当工件在三个定位机构内的承托段放置定位后,位于工件一侧的限位柱可进一步对工件进行限位,有效防止工件在放置时发生翻侧倾覆的现象。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以三个所述定位机构为一个定位组,所述底架上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组。在生产时,一个定位组用于上料工件,另一个定位组用于下料工件,如此可实现不间断的工件转移,减少上料、下料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上位于任意一个所述立柱的旁侧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正对每个所述拨动段的位置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每个距离传感器可检测与其正对的拨动段位置,如此可判断连接于该拨动段的承托段是否承托有工件,从而方便判断工件放置的数量与状态,有利于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架的底侧连接有多个滑轮。当需要对整个工件定位料框进行转移时,可通过滑轮方便地进行滑动,提高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所述拨动段(2212)向上转动时可相抵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的所述拨动段(2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段(2212)的端部顶侧设置有弧形凸起(2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单元中,所述第一限位销(222)与所述托杆转动连接位置的水平距离为止动距离,位于最下方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大于其上方任一个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段(2211)的顶侧设置有限位凸起(22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所述定位机构(2)呈三角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底架(1)上的限位柱(3),所述限位柱(3)位于三个所述定位机构(2)之外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以三个所述定位机构(2)为一个定位组,所述底架(1)上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定位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位于任意一个所述立柱(21)的旁侧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正对每个所述拨动段(2212)的位置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底侧连接有多个滑轮(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单元中,位于下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所述拨动段(2212)向上转动时可相抵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定位单元内的所述拨动段(2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段(2212)的端部顶侧设置有弧形凸起(2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定位单元中,所述第一限位销(222)与所述托杆转动连接位置的水平距离为止动距离,位于最下方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大于其上方任一个所述定位单元的所述止动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定位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段(2211)的顶侧设置有限位凸起(22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道海朱成伟徐刚强雷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