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79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包括抗冲击机构和冲击板,抗冲击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降柱,下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破头,下降柱的表面等距套接有若干多边形导向板和导向环,多边形导向板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多边形导向板和导向环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位于下降柱表面的四个弧形边条,抗冲击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腔滚动连接有弧形胶垫,中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柱和缓冲机构,本技术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利用橡胶柱和缓冲弹簧对冲击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初步缓冲,中板底部的弧形胶垫在弧形槽的内腔进行二次缓冲,降低预制桩端部受冲击损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桩,具体为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2、混凝土预制桩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坚固耐久、施工速度快,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的桩型之一,而现有的预制桩在使用时有时需要冲击下桩,而混凝土预制桩的端部抗冲击能力差,容易导致预制桩端部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预制桩在使用时有时需要冲击下桩,而混凝土预制桩的端部抗冲击能力差,容易导致预制桩端部的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包括抗冲击机构和冲击板,所述抗冲击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降柱,所述下降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破头,所述下降柱的表面等距套接有若干多边形导向板和导向环,所述多边形导向板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多边形导向板和导向环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位于下降柱表面的四个弧形边条,所述抗冲击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腔滚动连接有弧形胶垫,所述弧形胶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板,所述中板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柱和缓冲机构,且所述橡胶柱的顶部和缓冲机构的顶部均与冲击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将抗冲击机构与下桩机的冲击端连接,将刺破头与地面接触,此时下桩机对抗冲击机构的顶部进行冲击,使得刺破头逐渐的刺破基土下沉进行下桩。

3、优选的,所述弧形边条的顶部与导向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边条的底部与导向槽的边侧固定连接,通过弧形边条之前形成的人空隙用于土壤的进入,从而对下沉后的桩进行固定限位。

4、优选的,所述橡胶柱和缓冲机构交替设置,所述导向槽和导向环交替设置,利用橡胶柱和缓冲机构进行初步的缓冲。

5、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筒,所述缓冲筒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通过缓冲弹簧的弹性势能对缓冲块的滑动进行缓冲。

6、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穿过缓冲筒延伸至外部,通过升降柱的升降带动缓冲块的滑动。

7、优选的,所述缓冲筒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稳定滑槽,所述稳定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与缓冲块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导向块的滑动保证缓冲块滑动的稳定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当对冲击板的表面进行冲击时,橡胶柱首先受到挤压变形,缓冲机构内的升降柱随着橡胶柱的变形下移,升降柱的下移带动缓冲块下降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利用橡胶柱和缓冲弹簧对冲击板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初步缓冲,部分冲击力通过橡胶柱和缓冲机构传递给中板,中板底部的弧形胶垫在弧形槽的内腔进行缓冲,从而实现二次缓冲,降低预制桩端部受冲击损坏的可能;

10、2、通过多边形导向板和导向环对下沉进行导向,而相邻两个弧形边条之间形成的空隙在刺破头下沉的过程中会逐渐的塞满土,从而对下沉后的预制桩进行限位,保证预制桩下降后的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包括抗冲击机构(1)和冲击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降柱(2),所述下降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破头(3),所述下降柱(2)的表面等距套接有若干多边形导向板(4)和导向环(20),所述多边形导向板(4)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5),所述多边形导向板(4)和导向环(20)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位于下降柱(2)表面的四个弧形边条(6),所述抗冲击机构(1)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8),所述弧形槽(8)的内腔滚动连接有弧形胶垫(9),所述弧形胶垫(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板(10),所述中板(10)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柱(11)和缓冲机构(12),且所述橡胶柱(11)的顶部和缓冲机构(12)的顶部均与冲击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条(6)的顶部与导向环(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边条(6)的底部与导向槽(5)的边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柱(11)和缓冲机构(12)交替设置,所述导向槽(5)和导向环(20)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2)包括缓冲筒(14),所述缓冲筒(1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5),所述缓冲弹簧(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17),所述升降柱(17)的顶部穿过缓冲筒(14)延伸至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筒(14)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稳定滑槽(18),所述稳定滑槽(1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9),两个所述导向块(19)分别与缓冲块(16)的两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包括抗冲击机构(1)和冲击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降柱(2),所述下降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刺破头(3),所述下降柱(2)的表面等距套接有若干多边形导向板(4)和导向环(20),所述多边形导向板(4)两侧的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槽(5),所述多边形导向板(4)和导向环(20)之间等距固定连接有位于下降柱(2)表面的四个弧形边条(6),所述抗冲击机构(1)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部开设有弧形槽(8),所述弧形槽(8)的内腔滚动连接有弧形胶垫(9),所述弧形胶垫(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中板(10),所述中板(10)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橡胶柱(11)和缓冲机构(12),且所述橡胶柱(11)的顶部和缓冲机构(12)的顶部均与冲击板(13)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条(6)的顶部与导向环(20)的底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功允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审联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