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45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41
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包括:主壳体,其内安装有PCB板和充电插座;采样组件,包括采样线束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采样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并与所述PCB板连接。本技术通过将采样线束的一端直接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和PCB板连接,相对于传统结构取消了汇流排,以简化了结构同时降低了成本,另外,降低采样线路上的阻抗,从而避免了其严重发热,以提高其采样精度,另外还通过设置线束固定支架以固定采样线束,以避免采样线束晃动而影响采样精度,以进一步提高其采样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具体涉及了一种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配套充电设施是实现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商业化运营的基础,交流充电桩体积小、安装方便、建设成本低,适宜安装在停车场、医院、住宅小区、学校、商场等场所。而针对目前交流充电桩电流采样问题,业界普遍采用额外增加汇流排,汇流排的一端连接在pcb板上,另一端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采样设计,然后外部线缆通过ot端子与该汇流排连接,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同时在汇流排焊接以及ot端子双重作用下,导致其局部阻抗较高,造成发热严重而影响采样精度。

2、另外,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安全性,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与充电座上都装有电子锁。针对目前交流充电桩电子锁结构,为避免电子锁机械解锁结构转动过程中线束或者异物进入指定区域,造成电子锁卡死,造成充电枪无法拔出问题,现有方案中一般是通过增加充电插座与pcb距离,以使得线束避开电子锁解锁结构区域,以至于交流充电桩方案体积通常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以改善目前交流充电桩电流采样通过增加汇流排,汇流排的一端连接在pcb板上,另一端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的采样设计,并外部线缆通过ot端子与该汇流排连接实现,其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在汇流排焊接以及ot端子双重作用下,导致其局部阻抗较高,造成发热严重而影响采样精度的问题,以及电子锁机械解锁结构转动过程中线束或者异物进入指定区域,造成电子锁卡死,造成充电枪无法拔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包括:

3、主壳体,其内安装有pcb板和充电插座;

4、采样组件,包括采样线束和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焊接在所述pcb板上,所述采样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充电插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并与所述pcb板连接。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端子台,所述采样线束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一端上连接有ot端子,所述ot端子与所述端子台连接。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线束固定支架,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面,所述采样线束固定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内。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弹性臂,所述采样线束卡合在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所述弹性臂之间。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采样线束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将所述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件之间。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组件包括多条所述采样线束和多个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每一条所述采样线束均穿过一个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并与所述pcb板连接,且每一条所述采样线束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线束固定支架。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子锁和电子锁防护件,所述电子锁安装在所述插座上,所述电子锁防护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面上,所述电子锁的机械解锁结构位于所述电子锁防护件内。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锁防护件形成有防护腔,所述机械解锁结构位于所述防护腔内以将所述采样线束与所述机械解锁结构隔离。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腔靠近所述采样线束一侧的腔壁至少部分向上凸起以形成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械解锁结构和所述采样线束之间。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向远离所述机械解锁结构的一侧延伸形成。

14、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其通过将采样线束的一端直接穿过霍尔电流传感器以和pcb板连接,相对于传统结构取消了汇流排,以简化了结构同时降低了成本,另外,降低采样线路上的阻抗,从而避免了其严重发热,以提高其采样精度,另外还通过设置线束固定支架以固定采样线束,以避免采样线束晃动而影响采样精度,以进一步提高其采样精度。

15、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通过在所述充电桩的主壳体内设置防护件,该防护件在主壳体内形成防护腔,其电子锁的机械解锁结构位于该防护腔内,以将线束与机械解锁结构隔离,以使得该机械解锁结构有效避开线束,同时防护腔还能够避免异物进入机械解锁结构转动解锁区域,从而避免了电子锁机械解锁结构转动过程中受到线束或异物的阻挡而造成电子锁卡死,从而避免充电枪无法拔出的问题,以提高其安全性。

16、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桩,该防护腔靠近所述线束一侧的腔壁至少部分向上凸起以形成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械解锁结构和所述线束之间,实现电子锁和线束之间的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组件安装的便捷性;进一步在该挡板的顶部设置远离所述机械解锁结构的一侧延伸的固定凸台,以进一步限定所述采样线束的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端子台,所述采样线束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一端上连接有OT端子,所述OT端子与所述端子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固定支架,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面,所述采样线束固定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弹性臂,所述采样线束卡合在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所述弹性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采样线束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将所述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组件包括多条所述采样线束和多个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每一条所述采样线束均穿过一个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并与所述PCB板连接,且每一条所述采样线束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线束固定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锁和电子锁防护件,所述电子锁安装在所述插座上,所述电子锁防护件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面上,所述电子锁的机械解锁结构位于所述电子锁防护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防护件形成有防护腔,所述机械解锁结构位于所述防护腔内以将所述采样线束与所述机械解锁结构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靠近所述采样线束一侧的腔壁至少部分向上凸起以形成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机械解锁结构和所述采样线束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向远离所述机械解锁结构的一侧延伸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端子台,所述采样线束穿过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的一端上连接有ot端子,所述ot端子与所述端子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固定支架,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面,所述采样线束固定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弹性臂,所述采样线束卡合在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所述弹性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和固定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采样线束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固定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以将所述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固定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组件包括多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清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