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灰结构及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41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灰结构及除尘装置,包括清灰结构、主体、进风结构和出风结构,清灰结构包括脉冲喷吹组件、驱动组件和旋转伸缩组件,脉冲喷吹组件包括压缩空气机、设置在所述压缩空气机上的喷吹管、设置在所述喷吹管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喷吹管远离所述压缩空气机一端的喷头部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和滑动连接部件,旋转伸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螺旋部件和活动升降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清灰结构能够高效全面的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净化含尘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清灰结构及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1、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广泛应用于工业除尘行业,使用长时间后,滤袋表面会积聚很多粉尘,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现有技术除尘设备的清灰普遍效率不高,导致除尘效果持续下降,急需一种高效率的清灰结构来提高滤袋的清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灰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高效清除袋式除尘滤袋的积灰。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喷吹组件,包括压缩空气机、设置在所述压缩空气机上的喷吹管、设置在所述喷吹管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喷吹管远离所述压缩空气机一端的喷头部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电机和滑动连接部件;以及旋转伸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螺旋部件以及活动升降部件。

5、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连接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一侧的圆轮以及设置在所述圆轮远离圆心处的活动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的第一滑杆,所述活动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活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旋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旋杆以及套接在所述旋杆上部的第二支撑板,所述旋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旋杆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7、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配合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开设尺寸一致。

8、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升降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杆远离活动连接杆一端的第一升降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上的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中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远离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远离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尺寸相同。

9、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头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吹管一端的外管、嵌套在所述外管另一端中空的内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两侧的伸缩喷头件,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所述内管另一端与所述旋杆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一端水平向外的凸台,所述凸台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钢珠。

11、作为本技术清灰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伸缩喷头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一侧的第一伸缩管、嵌套在所述第一伸缩管内部的第二伸缩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管一端的喷头,所述第二伸缩管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齿轮和第二伸缩管之间设置有活动轴,所述第一伸缩管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12、本技术的清灰结构的有益效果为:该清灰结构能够高效全面的清除滤袋上的积灰。

13、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高效地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装置,其包括清灰结构;主体,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过滤袋、设置在所述箱体下端的灰斗、设置在所述灰斗下端的吸尘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吸尘器下的排尘阀,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箱体和过滤袋之间设置有骨架;进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进风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上的进风阀;以及出风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出风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出风管道上的出风阀。

15、作为本技术除尘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风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一侧的下端,所述出风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与所述箱体内壁连接。

16、本技术的除尘装置有益效果为:清灰结构能够高效全面的清除滤袋上的积灰,提高滤袋的过滤效率,净化含尘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02)一侧的圆轮(203a)以及设置在所述圆轮(203a)远离圆心处的活动连接杆(203b),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03c),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与配合的第一滑杆(203d),所述活动连接杆(203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203d)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件(30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1)上的旋杆(301a)以及套接在所述旋杆(301a)上部的第二支撑板(301b),所述旋杆(301a)与第二支撑板(301b)连接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301c),所述旋杆(301a)上设置有内螺纹(301d),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内部设置有与内螺纹(301d)相配合的外螺纹(301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01b)内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301f),所述第二滑动槽(301f)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301f)配合的第二滑杆(301g),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和第二滑动槽(301f)开设尺寸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升降部件(30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杆(203d)远离活动连接杆(203b)一端的第一升降杆(302a)、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301g)上的第二升降杆(302b),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和第二升降杆(302b)的中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远离所述第一滑杆(203d)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01b)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302b)远离所述第二滑杆(301g)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和第二升降杆(302b)尺寸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部件(104)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吹管(102)一端的外管(104a)、嵌套在所述外管(104a)另一端中空的内管(1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104b)两侧的伸缩喷头件(104c),所述外管(104a)和内管(104b)之间设置有转动连接件(104d),所述内管(104b)另一端与所述旋杆(301a)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104d)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104b)一端水平向外的凸台(104d-1),所述凸台(104d-1)内开设有第一凹槽(104d-2),所述第一凹槽(104d-2)内设置有钢珠(104d-3)。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喷头件(104c)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104b)一侧的第一伸缩管(104c-1)、嵌套在所述第一伸缩管(104c-1)内部的第二伸缩管(104c-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管(104c-2)一端的喷头(104c-3),所述第二伸缩管(104c-2)外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04c-4),所述第二凹槽(104c-4)内设置有齿轮(104c-5),所述齿轮(104c-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4c-6),所述齿轮(104c-5)和第二伸缩管(104c-2)之间设置有活动轴(104c-7),所述第一伸缩管(104c-1)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104c-5)相啮合的齿条(104c-8),所述齿条(104c-8)两端设置有限位块(104c-9)。

9.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清灰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道(501)设置在所述箱体(401)一侧的下端,所述出风管道(601)设置在所述箱体(401)的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板(201)的两端与所述箱体(401)内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连接部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202)一侧的圆轮(203a)以及设置在所述圆轮(203a)远离圆心处的活动连接杆(203b),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内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03c),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内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与配合的第一滑杆(203d),所述活动连接杆(203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203d)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件(30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01)上的旋杆(301a)以及套接在所述旋杆(301a)上部的第二支撑板(301b),所述旋杆(301a)与第二支撑板(301b)连接处两端设置有限位板(301c),所述旋杆(301a)上设置有内螺纹(301d),所述第一支撑板(201)内部设置有与内螺纹(301d)相配合的外螺纹(301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01b)内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301f),所述第二滑动槽(301f)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动槽(301f)配合的第二滑杆(301g),所述第一滑动槽(203c)和第二滑动槽(301f)开设尺寸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升降部件(30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杆(203d)远离活动连接杆(203b)一端的第一升降杆(302a)、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301g)上的第二升降杆(302b),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和第二升降杆(302b)的中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远离所述第一滑杆(203d)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01b)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杆(302b)远离所述第二滑杆(301g)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302a)和第二升降杆(302b)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帆柳兴家郑金忠郜尧昌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八〇三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