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311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包括炉体、链板热解机构、多组加热管、多组静态清焦机构和炉底清渣机构。其中,链板热解机构布置于炉膛内,进料口位于链板热解机构的第一端的上方,热解气出口位于链板热解机构的第二端的上方。多组加热管靠近链板热解机构间隔分布。多组静态清焦机构沿链板热解机构的传输方向间隔分布,静态清焦机构均包括弹性安装件和清焦支架,清焦支架的上端通过弹性安装件连接于炉膛的顶面,清焦支架的下端抵接于链板热解机构的顶面上。上述装置结构设计巧妙、简洁紧凑、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清理维护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保证油泥等易结焦有机固废的高效热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1、污泥、油泥等有机固废是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有机废弃物,成分组成复杂,通常含水率高、含油量大且包含大量的有害成分,同时具有资源和环境危害属性,从而需要开发高效的该类固废高效处理利用方法,以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有效地回收其组分中的可利用资源。传统方法主要采用焚烧和卫生填埋对污泥、油泥等有机固废进行处置,其资源产出率低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热解法通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使有机固废进行受热,并使其有机组分发生热分解,然后冷凝热解挥发分,最终获得可冷凝的油水混合物、不可冷凝气和固体残渣,因其具有资源回收率大,处理简单、高效、彻底,二次污染少等诸多优点,逐步成为当今主流的有机固废处理技术。

2、在有机固废热解技术开发过程中,其关键是稳定高效的热解装置开发。针对污泥、油泥等粘性大、易结焦等物料,传统的回转窑式或移动床式热解装置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此类物料结焦粘附在热解装置壁面,从而影响热解装置的传热效率或运动部件的运转,并进一步导致热解装置的稳定性和效率下降。近年来,链板式热解装置由于加热壁不与物料接触,不易结焦,热解效率高受到广泛关注。目前链板式热解装置主要通过辐射方式进行加热,而辐射加热是一种表面加热方式,若物料铺层太厚,内部物料无法有效接收热辐射,从而导致物料受热不均产生结焦,而物料铺层太薄,则又会导致热解装置处置效率下降,处理量降低。此外,链板热解机构是链板式热解装置内的关键部件,然而,链板热解机构的链板受热产生膨胀后容易导致链板松动,链板运行不平稳也影响了链板式热解装置的整体运行效果,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更高效的油泥热解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易结焦有机固废高效热解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包括:

5、炉体,所述炉体内形成有炉膛,所述炉体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炉膛连通的进料口、热解气出口和排渣口;

6、链板热解机构,所述链板热解机构布置于所述炉膛内,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第一端的上方,所述热解气出口位于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第二端的上方;

7、多组加热管,多组所述加热管靠近所述链板热解机构间隔分布;

8、多组静态清焦机构,多组所述静态清焦机构沿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传输方向间隔分布,所述静态清焦机构均包括弹性安装件和清焦支架,所述清焦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弹性安装件连接于所述炉膛的顶面,所述清焦支架的下端抵接于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顶面上;

9、炉底清渣机构,所述炉底清渣机构布置于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下方,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炉底清渣机构的第二端的下方,所述炉底清渣机构能够将炉底上的炉渣推至所述排渣口内。

10、可选地,所述清焦支架包括前导流板、后导流板、成对的端板、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平行的中心轴;其中,所述前导流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刮泥分板,所述后导流板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覆泥分板,相邻所述刮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与相邻所述覆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依次相互错位;所述前导流板的底端和后导流板的底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底板沿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横向延伸,所述底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端板,所述端板的顶端连接所述中心轴;

11、所述中心轴与所述弹性安装件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抵接于所述链板热解机构的顶面上。

12、可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前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底板与所述后导流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13、可选地,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均预压缩于所述炉膛的顶面与所述中心轴之间。

14、可选地,所述进料口的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导流板和隔热墙,所述隔热墙位于所述加热管与进料口之间,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口的边缘且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下端朝向所述隔热墙一侧倾斜延伸。

15、可选地,所述热解气出口的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一端设有挡灰板,所述挡灰板与所述炉膛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5°~45°。

16、可选地,所述炉体包括围成箱体结构的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钢结构支架和设置于所述钢结构支架下方的支撑底座。

17、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层钢壳、内层钢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层钢壳和所述内层钢壳之间的保温层。

18、可选地,所述炉体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铰接于所述炉体上。

19、可选地,所述排渣口内设置有排渣螺旋,所述排渣口的出口端还设有膨胀节。

20、(三)有益效果

21、上述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对油泥进行热解处理时,物料从进料口落入链板热解机构,链板热解机构的链板带动物料从第一端至第二端(图1中从左至右)移动,移动过程中物料不断被链板上方及下方的加热管加热,而静态清焦机构则静止布置在链板上方且与链板接触,从而使得油泥被静态清焦机构翻覆,内部的油泥暴露出来接收热辐射,从而实现物料的均匀受热。物料中的有机组分发生分解,热解产生的挥发分从炉体顶部右侧的热解气出口排出,热解完毕的油泥及落入炉底的油泥残渣分别被链板热解机构和炉底清渣机构送至排渣口内的排渣螺旋排出。

22、上述技术方案还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精巧设计了静态清焦机构的清焦支架和弹性安装件,通过弹性安装件设置的预紧力,可以确保静态清焦机构与链板热解机构紧密接触。其一,弹性安装件可以对链板热解机构的链板进行张紧,确保链板受热膨胀松动时,在弹簧张紧力的作用下能够始终保持张紧状态;其二,清焦支架与链板紧密接触使得油泥通过清焦支架时,被清焦支架的前导流板翻出,而后被后导流板重新平铺,从而使得内部未有效受热的物料被翻出接收热辐射,从而实现物料的均匀加热;其三,清焦支架与链板紧密接触对油泥进行刮蹭,可以防止物料在高温链板上结焦;其四,清焦支架充分利用链板热解机构的自身驱动进行清焦,无需设置驱动机构,运行稳定性强,加工成本和运行成本低。

24、2、改善了炉体进料口设计,分别设计了弧形导流板和隔热墙,通过进料口左侧的弧形导流板可以对油泥进行导流产生横向分速度,防止油泥直接下落冲击链板热解机构,通过进料口右侧设计隔热墙,防止加热管加热进料口,以防止油泥在进料口升温、分解、结焦,确保了稳定进料。

25、3、优化了热解气出口,通过在热解气出口设计挡灰板,防止热解完毕的物料在出料过程产生的飞灰从热解气出口排出。

26、4、精巧设计了嵌入式排渣螺旋,节约了排渣机构空间,使得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

27、5、上述装置结构设计巧妙、简洁紧凑、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清理维护便捷、自动化程度高,可有效保证油泥等易结焦有机固废的高效热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焦支架包括前导流板(41)、后导流板(42)、成对的端板(43)、底板(44)和与所述底板(44)平行的中心轴(45);其中,所述前导流板(41)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刮泥分板,所述后导流板(42)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覆泥分板,相邻所述刮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与相邻所述覆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依次相互错位;所述前导流板(41)的底端和后导流板(42)的底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底板(44)的相对两侧,所述底板(44)沿所述链板热解机构(2)的横向延伸,所述底板(44)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端板(43),所述端板(43)的顶端连接所述中心轴(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4)与所述前导流板(41)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底板(44)与所述后导流板(4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安装件(7)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均预压缩于所述炉膛的顶面与所述中心轴(4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的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导流板(111)和隔热墙(112),所述隔热墙(112)位于所述加热管(3)与所述进料口(11)之间,所述弧形导流板(111)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进料口(11)的边缘且所述弧形导流板(111)的下端朝向所述隔热墙(112)一侧倾斜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气出口(13)的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一端设有挡灰板(131),所述挡灰板(131)与所述炉膛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15°~45°。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包括围成箱体结构的壳体(14)、设置于所述壳体(14)外侧的钢结构支架(15)和设置于所述钢结构支架(15)下方的支撑底座(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包括外层钢壳、内层钢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层钢壳和所述内层钢壳之间的保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检修门(12),所述检修门(12)铰接于所述炉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内设置有排渣螺旋(6),所述排渣口的出口端还设有膨胀节(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焦支架包括前导流板(41)、后导流板(42)、成对的端板(43)、底板(44)和与所述底板(44)平行的中心轴(45);其中,所述前导流板(41)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刮泥分板,所述后导流板(42)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覆泥分板,相邻所述刮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与相邻所述覆泥分板之间的间隙依次相互错位;所述前导流板(41)的底端和后导流板(42)的底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底板(44)的相对两侧,所述底板(44)沿所述链板热解机构(2)的横向延伸,所述底板(44)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端板(43),所述端板(43)的顶端连接所述中心轴(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4)与所述前导流板(41)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所述底板(44)与所述后导流板(4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安装件(7)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均预压缩于所述炉膛的顶面与所述中心轴(4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态清焦油泥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1)的位于所述炉膛内的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晶宋浩浩周勇汉时尚毕研帅王道永方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山东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济南低碳科技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