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12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12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座;动模座,其活动设置在定模座的下方,且当定模座与动模座贴合后,在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水平设置的第一成型组件,其活动设置在定模座上,第一成型组件上活动卡接有第一成型柱,第一成型柱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在产品型腔的上方,且第一成型柱用于伸入产品型腔内用以成型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定模座与动模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在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即可分别带动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沿各自倾斜方向脱离至产品型腔外,便于脱模操作的同时,也确保工件质量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随着产品逐渐开始多样化,为制造不同的产品设计出不同的模具变得尤为重要。

2、当产品的结构形状较为复杂时,往往需要多个成型块伸入产品型腔内来成型所需要的工件,且这些成型块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伸入至产品型腔内,当需要成型块分别从产品型腔的下方以及产品型腔的上方伸入或脱离时,往往不易在模具中进行脱模操作,进而使得工人需要在工件成型后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增加工序的同时,也不利于保证工件成型的质量,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通过在定模座与动模座上分别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在第一成型组件与第二成型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即可分别带动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沿各自倾斜方向脱离至产品型腔外,便于脱模操作的同时,也确保工件质量不受影响的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定模座;

3、动模座,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座的下方,且当所述定模座与动模座贴合后,在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

4、水平设置的第一成型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上,所述第一成型组件上活动卡接有第一成型柱,所述第一成型柱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成型柱用于伸入所述产品型腔内用以成型工件;

5、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平行设置的第二成型组件,所述第二成型组件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所述第二成型组件上活动卡接有第二成型柱,所述第二成型柱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在所述产品型腔的下方,所述第二成型柱与所述第一成型柱呈夹角设置且均用于伸入所述产品型腔内;

6、当工件成型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均沿水平方向向模具外移动,使得所述第一成型柱沿其倾斜方向向所述定模座内移动,所述第二成型柱沿其倾斜方向向所述动模座内移动。

7、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第一成型组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均包括:

8、第一驱动件,其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上;

9、移动块,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第一成型柱与所述第二成型柱均活动卡接在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用于带动第一成型柱或第二成型柱相对于所述产品型腔移动。

10、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移动块内形成有牵引块,所述第一成型柱与所述第二成型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形成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牵引块上。

11、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牵引块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牵引块靠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牵引块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部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

12、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移动块上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以所述第一成型柱或所述第二成型柱移动时预留位移空间。

13、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内还形成有限位面,所述牵引块活动抵靠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块沿所述定模座或所述动模座内移动。

14、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所述动模座上还设置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上方,且所述防尘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移动块的顶壁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活动卡接在所述导向槽内。

15、在上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中,还包括:

16、活动设置在所述动模座上的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所述第一成型块与所第二成型块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成型块与所述第二成型块上均设置有斜导孔,所述定模座内设置有斜导柱,所述斜导柱活动插设在所述斜导孔内;

17、第三成型块,其垂直于所述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所述动模座上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成型块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通过在产品型腔的上方倾斜设置第一成型柱,在产品型腔的下方倾斜设置第二成型柱,利用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分别伸入产品型腔内用以成型所需的工件,为了保证该模具正常脱离,利用第一成型柱活动卡接在第一成型组件上,第二成型柱活动卡接在第二成型组件上的方式,使得成型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成型柱与第二成型柱沿各自的倾斜方向进行移动,最终将两个成型柱脱离至产品型腔外,无需工件进行后续的二次加工,确保工件在脱模过程中的流畅性,避免了工件因损坏而导致质量受到影响。

20、(2)牵引块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利用卡合块活动卡接在牵引块上的方式,使得移动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卡合块沿牵引块倾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成型柱或第二成型柱伸入或脱离至产品型腔外,确保该压模模具在工件成型后顺利进行脱模动作,提升了该模具的稳定性。

21、(3)防尘板的设计避免了外界的杂质与灰尘进入到移动块内,确保牵引块移动时准确带动第一成型柱或第二成型柱移动,有利于延长该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防尘板上的导向槽与移动块上的导向块活动卡接,也使得牵引块在移动过程中变得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内形成有牵引块,所述第一成型柱与所述第二成型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形成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牵引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块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牵引块靠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牵引块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部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上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用以所述第一成型柱或所述第二成型柱移动时预留位移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内还形成有限位面,所述牵引块活动抵靠在所述限位面上,所述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移动块沿所述定模座或所述动模座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上还设置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移动块的上方,且所述防尘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移动块的顶壁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活动卡接在所述导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与所述第二成型组件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内形成有牵引块,所述第一成型柱与所述第二成型柱远离所述产品型腔的端部形成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活动卡接在所述牵引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块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牵引块靠近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牵引块远离所述第一驱动件的端部与所述产品型腔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滑块式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圣沃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