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站地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66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31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地网,涉及领域通信技术领域,能够使通信基站地网在能接地的情况下作为通信基站的地基。该地网包括:边框网体和设置于所述边框网体上的多个支撑杆;所述多个支撑杆均匀排布于所述边框网体的边缘,且贯穿所述边框网体设置;所述边框网体上设置有接地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尤其涉及一种基站地网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通信基站地网一般采用网状结构,预埋在地下仅仅只能起到接地作用,无法作为通信基站的地基使用。因此,如何使通信基站地网在能接地的情况下作为通信基站的地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地网,能够使通信基站地网在能接地的情况下作为通信基站的地基。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地网,该地网包括:边框网体和设置于所述边框网体上的多个支撑杆;所述多个支撑杆均匀排布于所述边框网体的边缘,且贯穿所述边框网体设置;所述边框网体上设置有接地线。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网体包括:支撑框体和网板;所述网板平铺于所述支撑框体内,所述网板的外边缘与所述支撑框体的内边缘贴合连接。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支撑杆顶面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地面呈水平设置。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支撑杆的底面均设置有承重杆。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承重杆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杆底面的交汇处安装有连接球。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球设置于所述网板下方的中心处。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框网体呈矩形框状结构。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多个框体杆;所述多个框体杆与所述多个支撑杆一一对应。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支撑杆贯穿一个框体杆横截面的中心处。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与基站铁塔的支撑脚固定连接。

13、在本申请中,上述基站地网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14、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边框网体和设置于边框网体上的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均匀排布于边框网体的边缘,且贯穿边框网体设置,保证基站地网可作为基站的地基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并且在边框网体上设置有接地线,有效避免传统的基站地网仅仅只能起到接地作用,无法作为通信基站地基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站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网包括:边框网体和设置于所述边框网体上的多个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网体包括:支撑框体和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杆顶面均设置有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杆的底面均设置有承重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重杆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杆底面的交汇处安装有连接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设置于所述网板下方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网体呈矩形框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包括多个框体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撑杆贯穿一个框体杆横截面的中心处。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与基站铁塔的支撑脚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网包括:边框网体和设置于所述边框网体上的多个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网体包括:支撑框体和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杆顶面均设置有安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杆的底面均设置有承重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网,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重杆倾斜设置,且多个所述承重杆底面的交汇处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子浩何春霞陈刚王朋杨蔚彬吴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