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控,特别涉及一种通信设备及卫星。
技术介绍
1、由于随着空间通信愈加显著的高速化、深空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由于其高传输速率、高带宽、低成本的特点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多国已开展天基互联网的建设,空间激光通信设备正面临着数量需求庞大、进度要求紧张的趋势。
2、热设计是空间激光通信载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载荷的性能、寿命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热控设计、生产和验证,热控设计是基于空间热环境和载荷工作模式,分析主要工况下的关键部组件温度,设计合适的热改造方案以满足设备的温度需求,热控生产包括热控产品的准备及安装实施,热控验证主要包含热循环、热真空等试验。目前,常规的空间激光载荷热控方法主要包括被动热控和主动热控两种。被动热控指通过光学材料、涂层、相变储热和保护结构等方式来实现温度控制。而主动热控则采用主动加热、流体回路等技术来实现温度控制。
3、随着通信速率需求越来越高,芯片热流密度大幅提升,现有的热控方法存在着设计适应性弱和过设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热控效率低、对热环境适应能力弱、设计复杂、热控资源占用过多等问题。具体如在相关技术方案中,分别针对空间激光通信设备中的光放大组件、电源组件、相机组件、电机组件和快反组件等不同功率组件单独设计散热路径,各自将热量传输至卫星本体上,这造成外界安装基础(如卫星本体)表面的热接口过多,且功率组件的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及卫星,用于外界安装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热总线以及与所述热总线对应的多个功率组件,所述热总线具有相对的连接端面和用于与外界安装基础导热连接的对外扩展安装面,所述连接端面具有与所述功率组件一一对应的连接点位;多个所述功率组件位于所述连接端面远离所述对外扩展安装面的一侧,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热连接。
4、将上述多个功率组件的热量经连接端面统一集中到热总线,再经对外扩展安装面将热量传递给外界安装基础上,而无需将每个功率组件分别设计一条散热路径去与外界安装基础热连接,相当于简化了外界安装基础上热接口的数量;并且,上述多个功率组件的热量先以热总线为中介,进行内部的初步平衡,初步平衡之后,若需要外部热量加热,热总线通过对外扩展安装面从外界安装基础吸入热量,将热量提供给需要的功率组件,若需要向外部排散热量,需要排散的热量集中在热总线,热总线通过对外扩展安装面向外界安装基础排散热量,提高了换热效率。
5、可选地,功率越大的所述功率组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之间的导热路径越短。
6、可选地,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与所述对外扩展安装面的面积s之间存在如下关系:qload≤10w时,s≥600mm2;10w<qload≤30w时,s≥2400mm2;30w<qload≤50w时,s≥12000mm2。
7、可选地,每个所述连接点位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热总线一体化的凸台,每个所述凸台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功率组件;或者,每个所述连接点位通过一个柔性导热件与对应的所述功率组件热连接。
8、可选地,所示通信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形成所述热总线。
9、可选地,所述热总线的材质为铜、氮化铝、碳化硅或者铝合金。
10、可选地,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所述热总线。
11、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热控组件,所述热控组件与所述热总线热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热总线的温度。
12、可选地,所述热控组件位于所述热总线的夹层中;或者,所述热控组件具有相对的输入端面和输出端面,所述输入端面与所述热总线的对外扩展安装面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0时,所述热控组件为制冷组件;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0时,所述热控组件为加热组件;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周期性变化时,所述热控组件为相变储热组件。
14、可选地,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包括板状封闭壳体,所述板状封闭壳体中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板状封闭壳体的一个表面形成所述输入端面,另一个所述表面形成所述输出端面。
15、可选地,所述输入端面设有导热接口层,所述输出端面设有低吸收发射比的热控涂层。
16、可选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空间激光通信设备,所述外界安装基础为卫星本体,所述功率组件包括电机组件或者快反组件,所述电机的外壳或者所述快反组件的外壳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热连接。
1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卫星,包括卫星本体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的对外扩展安装面与所述卫星本体热连接;当所述卫星包括热控组件时,所述热控组件的输出端面与所述卫星本体热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的卫星与所述的通信设备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9、可选地,所述卫星包括多个所述通信设备,不同的所述通信设备的热总线的对外扩展安装面通过热管串联和/或者并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总线以及与所述热总线对应的多个功率组件,所述热总线具有相对的连接端面和用于与外界安装基础导热连接的对外扩展安装面,所述连接端面具有与所述功率组件一一对应的连接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功率越大的所述功率组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之间的导热路径越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与所述对外扩展安装面的面积S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点位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热总线一体化的凸台,每个所述凸台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功率组件;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示通信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形成所述热总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总线的材质为铜、氮化铝、碳化硅或者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所述热总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控组件位于所述热总线的夹层中;或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0时,所述热控组件为制冷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热组件包括板状封闭壳体,所述板状封闭壳体中填充有相变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面设有导热接口层,所述输出端面设有低吸收发射比的热控涂层。
13.一种卫星,其特征在于,包括卫星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的对外扩展安装面与所述卫星本体热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包括多个所述通信设备,不同的所述通信设备的热总线的对外扩展安装面通过热管串联和/或者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总线以及与所述热总线对应的多个功率组件,所述热总线具有相对的连接端面和用于与外界安装基础导热连接的对外扩展安装面,所述连接端面具有与所述功率组件一一对应的连接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功率越大的所述功率组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点位之间的导热路径越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总线的负载qload与所述对外扩展安装面的面积s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点位形成有一个与所述热总线一体化的凸台,每个所述凸台抵接于对应的所述功率组件;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示通信设备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形成所述热总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总线的材质为铜、氮化铝、碳化硅或者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多个所述热总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鸿,孙建锋,徐晓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