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及挂脖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3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9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及挂脖耳机,所述线控结构包括线控主体,所述线控主体包括壳体、USB接头、控制电路板和导电片,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绝缘内壳对所述控制电路板进行安装,并使得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从而简化了所述USB接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结构,并通过在所述绝缘内壳外侧设置所述导电外壳,以及通过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导电外壳,从而使得在对所述线控主体进行静电测试时,施加在所述金属外壳上的静电能够经过所述导电片直接传导至所述导电外壳,从而避免所述静电传导至所述控制电路板导致所述控制电路板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及具有该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的挂脖耳机。


技术介绍

1、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具有发声功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耳机,耳机主要用于配合移动终端在通信、音频方面改善用户的听觉体验以及释放用户双手,避免外放过程中需要握持移动终端方可相对清楚地听到音频内容。

2、现有技术中,具有线控结构的耳机一般是通过在线控结构内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意思是“静电释放”)电路来实现esd测试时的静电转移,然而,电路的设置不仅会增加设计控制电路板的工作量和成本,还存在电路失效的风险,导致在实际的使用中无法起到真正的防静电释放,造成控制电路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组装的具有防静电释放功能的耳机线控结构以及具有该线控结构的耳机。

2、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所述线控结构包括线控主体,所述线控主体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包绝缘内壳和导电外壳,所述绝缘内壳设于所述导电外壳内并具有安装空间;

4、usb接头,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绝缘内壳内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内壳,其中,所述usb接头包括金属外壳、胶芯、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胶芯设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间隔一定距离设于所述胶芯上,其中,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有第一插接槽;

5、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槽插接;

6、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导电外壳。

7、进一步的,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绝缘连接头,所述绝缘连接头插接在所述绝缘内壳的一端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绝缘连接头内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绝缘连接头。

8、进一步的,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金属环,所述绝缘连接头与所述导电外壳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金属环。

9、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穿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大致呈u形的避让连接臂,所述避让连接臂用于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弯折臂和第二弯折臂,所述第一弯折臂连接在所述避让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弯折臂之间,且所述第一弯折臂与所述避让连接臂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一弯折臂与所述第二弯折臂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也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绝缘连接头。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三弯折臂和第四弯折臂,所述第三弯折臂连接在所述避让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弯折臂之间,且所述第三弯折臂与所述避让连接臂之间形成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三弯折臂与所述第四弯折臂之间形成有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角度也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四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四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绝缘连接头。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挂脖耳机,所述挂脖耳机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所述挂脖耳机还包括颈挂部、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颈挂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控主体远离所述usb接头的一端,所述颈挂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对应所述usb接头设有usb插接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通过所述usb插接头与所述usb接头插接。

15、进一步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接槽,所述usb插接头对应所述第二插接槽设有插接部,当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线控主体电性连接。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绝缘内壳对所述控制电路板进行安装,并使得所述控制电路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从而简化了所述usb接头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结构,并通过在所述绝缘内壳外侧设置所述导电外壳,以及通过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导电外壳,从而使得在对所述线控主体进行静电测试时,施加在所述金属外壳上的静电能够经过所述导电片直接传导至所述导电外壳,从而避免所述静电传导至所述控制电路板导致所述控制电路板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结构包括线控主体,所述线控主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绝缘连接头,所述绝缘连接头插接在所述绝缘内壳的一端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绝缘连接头内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绝缘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金属环,所述绝缘连接头与所述导电外壳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金属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穿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大致呈U形的避让连接臂,所述避让连接臂用于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弯折臂和第二弯折臂,所述第一弯折臂连接在所述避让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弯折臂之间,且所述第一弯折臂与所述避让连接臂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一弯折臂与所述第二弯折臂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也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绝缘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三弯折臂和第四弯折臂,所述第三弯折臂连接在所述避让连接臂与所述第四弯折臂之间,且所述第三弯折臂与所述避让连接臂之间形成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三弯折臂与所述第四弯折臂之间形成有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角度也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四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所述第四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绝缘连接头。

9.一种挂脖耳机,所述挂脖耳机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耳机还包括颈挂部、第一发声单元和第二发声单元,所述颈挂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线控主体远离所述USB接头的一端,所述颈挂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发声单元,所述第二发声单元对应所述USB接头设有USB插接头,所述第二发声单元通过所述USB插接头与所述USB接头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挂脖耳机,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形成有第二插接槽,所述USB插接头对应所述第二插接槽设有插接部,当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槽内时,所述第二发声单元与所述线控主体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结构包括线控主体,所述线控主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绝缘连接头,所述绝缘连接头插接在所述绝缘内壳的一端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壳体,所述usb接头设于所述绝缘连接头内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绝缘连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主体还包括金属环,所述绝缘连接头与所述导电外壳之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金属环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导电片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金属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穿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分别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导电外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连接有大致呈u形的避让连接臂,所述避让连接臂用于绕过所述绝缘连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静电释放的线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包括第一弯折臂和第二弯折臂,所述第一弯折臂连接在所述避让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弯折臂之间,且所述第一弯折臂与所述避让连接臂之间形成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介于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一弯折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冬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凯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