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6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为门型结构,固定支撑架设在靠近凹岸侧的河岸上;固定支撑架上设有能够沿固定支撑架左右滑动的滑动块,固定支撑架上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用以将滑动块沿固定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块远离固定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设有吊升机构;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弧形块,弧形块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通过水力摆动动力机构的设置,使得当河道河流较小时,可将安装板下降至河床底部,使得可对河流进行凹岸防护,而当河道的河流较大时,则可将安装板升起,使得防护板和缓冲构件可加强对凹岸的防护,能够阻挡河流对凹岸进行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生态治理,具体是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1、河岸侵蚀是河流横向演变的重要方式,几乎存在于所有江河沿岸;河岸被侵蚀之后面临生态环境退化,甚至会发生河岸崩塌造成重大事故。天然河流几乎都是弯曲的,因河湾独特的水流特点,使得河湾凹岸的边坡更易受到冲刷侵蚀,故而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防治河湾凹岸侵蚀对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在河道水土保持、防止河岸侵蚀等河道整治过程中,由于未针对凹岸侵蚀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措施,使得河道凸岸容易淤积泥沙,导致河道变窄,从而使得河道水流加速,进而导致水流对河道凹岸的冲击增大,形成恶性循环,增大河岸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河道变窄使得河道水流加速,导致水流对河道凹岸的冲击增大,增大河岸的维护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及保护方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为门型结构,固定支撑架设在靠近凹岸侧的河岸上;

3、固定支撑架上设有能够沿固定支撑架左右滑动的滑动块,固定支撑架上设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用以将滑动块沿固定支撑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块远离固定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设有吊升机构,吊升机构的绳索下端与安装板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

4、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弧形块,弧形块为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安装板左右转动抵靠在河床上,河床为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

5、安装板的后侧中部固定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与防护板的底部中间处铰接连接,防护板为弧形板结构,防护板能够上下摆动;

6、安装板的后侧固定设有水力摆动动力机构,水力摆动动力机构与防护板连接,水力摆动动力机构用以驱动防护板上下摆动。

7、优选的,固定支撑架的后侧开设有左右通透且开口朝后的限位槽,限位槽的竖向截面为梯形。

8、优选的,平移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杠和固定设在其中一个固定支撑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

9、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杠的远离第二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固定支撑架转动连接;

10、滑动块滑动插接在限位槽内,滑动块上开设有左右通透的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杠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丝杠和第一螺纹孔相互配合用以带动滑动块沿着限位槽左右移动。

11、优选的,安装板的后侧固定设有多组左右间隔的固定座组件;

12、固定座组件包括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平行设置。

13、优选的,水力摆动动力机构包括旋转杆组件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摆动杆;

14、每组的左连接座和右连接座之间均与旋转杆组件转动连接,摆动杆远离旋转杆组件的一端均与防护板相互铰接;

15、旋转杆组件包括两个左右间隔的短杆和固定设在两个短杆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与摆动杆相互铰接;

16、左右相邻的两个旋转杆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最左侧的旋转杆组件的左侧穿出左连接座固定连接有上级齿轮,下级齿轮的上方设有上级齿轮,上级齿轮与下级齿轮相互啮合;

17、下级齿轮的左侧固定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传导杆,传导杆的左侧设有扇叶。

18、优选的,传导杆的左侧通过万向节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竖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节固定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横杆与扇叶固定连接,扇叶与摆动动力机构平行设置,扇叶的底部高于防护板底部;

19、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上下通透的转动孔,竖杆滑动插接在转动孔内,多个防护板在扇叶的作用下呈波浪形摆动。

20、优选的,防护板的后侧均设有可拆卸的缓冲构件,防护板上开设有多个上下间隔的螺栓槽,缓冲构件的上开设有多个上下间隔且前后通透的螺栓孔;

21、螺栓孔内穿设插接有螺栓,螺栓与螺栓槽螺纹连接。

22、优选的,具体操作如下:

23、s1,将固定支撑架插接固定在河道河岸边上;

24、s2,控制第二驱动装置,使得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带动第一丝杠,用于将滑动块在第一丝杠的作用下沿着限位槽左右移动,用以调整滑动块的位置;

25、s3,将缓冲构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防护板上;

26、s4,控制吊升机构,使得吊升机构进行放线,用以将安装板降至河床内;

27、s5,水流通过扇叶,使得间接带动传导杆转动,传导杆在转动时带动下级齿轮转动,下级齿轮带动上级齿轮转动,上级齿轮带动旋转杆组件转动;

28、s6,旋转杆组件转动时可带动多个摆动杆呈波浪形摆动;

29、s7,缓冲构件损坏时,可拆卸螺栓将损坏的缓冲构件从防护板上拆除下来,之后更换新的缓冲构件。

30、有益效果是:1.通过水力摆动动力机构的设置,使得当河道河流较小时,可将安装板下降至河床底部,使得可对河流进行凹岸防护,而当河道的河流较大时,则可将安装板升起,使得防护板和缓冲构件可加强对凹岸的防护,能够阻挡河流对凹岸进行侵蚀。

31、2.通过水流的流动,使得扇叶在河内可进行转动,当扇叶在转动时可间接带动下级齿轮转动,由于上级齿轮与下级齿轮相互啮合,所以可带动旋转杆组件进行转动,以便带动防护板和缓冲构件进行上下摆动,以便对凹岸进行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撑架(1),固定支撑架(1)为门型结构,固定支撑架(1)设在靠近凹岸侧的河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固定支撑架(1)的后侧开设有左右通透且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竖向截面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平移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杠(11)和固定设在其中一个固定支撑架(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安装板(5)的后侧固定设有多组左右间隔的固定座组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水力摆动动力机构包括旋转杆组件(17)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摆动杆(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传导杆(20)的左侧通过万向节固定连接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竖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节固定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杆,横杆与扇叶(21)固定连接,扇叶(21)与摆动动力机构平行设置,扇叶(21)的底部高于防护板(7)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防护板(7)的后侧均设有可拆卸的缓冲构件(8),防护板(7)上开设有多个上下间隔的螺栓槽,缓冲构件(8)的上开设有多个上下间隔且前后通透的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的保护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操作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固定支撑架(1),固定支撑架(1)为门型结构,固定支撑架(1)设在靠近凹岸侧的河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固定支撑架(1)的后侧开设有左右通透且开口朝后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竖向截面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平移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丝杠(11)和固定设在其中一个固定支撑架(1)上的第二驱动装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特征是,安装板(5)的后侧固定设有多组左右间隔的固定座组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河道凹岸侵蚀的保护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男张建新李永辉陈璐石啸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