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0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密封段、输气段和集水段,密封段包括至少两个变形段,相邻变形段之间连接有连接段,变形段由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在气压作用下向外扩张并与钻孔的内壁密封贴合,变形段的外径大于连接段的外径,各个连接段与上下两变形段围成沿输气管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环形槽在输气管道插入钻孔后与钻孔内壁围成蓄水腔,连接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允许蓄水腔中的水向连接段内流入,输气段侧壁上间隔开设有排气孔,集水段内具有集水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气水交换设备,具有较好的充气效果和排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


技术介绍

1、滑坡是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大多数滑坡表现为:雨季时出现滑坡,旱季时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研究表明,滑坡发生的原因是,在遇到降雨天气时,会导致坡体的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大幅上升而引起滑坡,因此,为了维持边坡和斜坡的稳定,通常需要控制边坡和斜坡的地下水位,因此,对坡体进行排水成为预防滑坡的重要的水利工程。

2、现有技术中通常会采用滑坡充气排水助理方法来治理滑坡,具体地,在需要排水位置间隔布置钻孔,钻孔内插入输气管,插入钻孔的输气管分为钻孔孔壁封闭段和钻孔孔壁输气段两部分,用输气管和四通气阀连接空气压缩机和插入钻孔的输气管,向各个钻孔压入空气,对潜在滑坡的坡体进行充气,通过空气压力挤出潜在滑坡坡体中的地下水,实现气水置换,当压入气体在地表冒出时,也即出现“窜气”现象时,停止向潜在滑坡体压入空气,间隔1-2天后,再次进行充气,充气3-5次,达到改善潜在滑坡坡体稳定性的目的。

3、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排水方法来说,插入钻孔中的输气管道将整个钻孔分成上下两段,上段形成钻孔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包括用于插入钻孔内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用于与气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密封段(100)、输气段(200)和集水段(300),所述密封段(100)包括至少两个变形段(101),所述变形段(101)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相邻两所述变形段(101)之间连接有连接段(102),所述变形段(101)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变形段(101)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段(102)的外径,各个所述连接段(102)与上下两所述变形段(101)围成沿所述输气管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在所述输气管道插入钻孔后与钻孔内壁围成蓄水腔,所述连接段(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包括用于插入钻孔内的输气管道,所述输气管道的进气口用于与气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密封段(100)、输气段(200)和集水段(300),所述密封段(100)包括至少两个变形段(101),所述变形段(101)从上至下间隔布置,相邻两所述变形段(101)之间连接有连接段(102),所述变形段(101)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变形段(101)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段(102)的外径,各个所述连接段(102)与上下两所述变形段(101)围成沿所述输气管道周向延伸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在所述输气管道插入钻孔后与钻孔内壁围成蓄水腔,所述连接段(102)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设有单向阀(104),所述单向阀(104)允许所述蓄水腔中的水向所述连接段(102)内流入;所述输气段(200)的上端与最下方的所述变形段(101)的下端连接,所述输气段(200)的下端与所述集水段(300)的上端连接,所述输气段(200)侧壁上间隔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集水段(300)内具有集水腔,所述集水腔与所述密封段(100)和所述输气段(20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段(101)为两端小中间大的鼓形结构,所述连接段(102)为圆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土层气水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段(101)包括中间的变形体、连接在所述变形体上端的第一连接法兰和连接在所述变形体下端的第二连接法兰,所述变形体为橡胶材料,所述连接段(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佳王扬孙会哲张春辉张少雄崔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