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叶萱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569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3
本技术涉及防淤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所述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水管,且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水管的夹持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板、固定块、第一螺纹杆、夹持板、水管、支撑杆、支撑筒、支撑底座、第一弹簧和定位块,利用夹持板对水管进行夹持的效果,同时利用第一弹簧和定位块的设置满足支撑杆和支撑筒之间高度调节的效果,避免水管在抽水过程中出现淤泥堵塞水管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水管抽水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淤泥,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通常需要引流供水,在建设中通常需要堤坝对水阻拦,而由于建设堤坝导致水流速度降低,使水流中的悬浮的泥沙受重力沉淀到水底,形成淤泥堆积在堤坝底部,影响堤坝的蓄水和排水能力,需要使用抽水泵将池塘或局部河道内的水液抽走,以便进行后期施工。

2、现有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在使用时,利用抽水管在抽水的过程中,常因抽水管与淤泥的接触面积过小而陷入淤泥内部,导致淤泥堆积在水管内,影响抽水的正常进行,从而降低抽水管抽水的工作效率,降低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的使用率。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淤泥堆积在水管内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水管,且支撑板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水管的夹持机构;

3、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开口的支撑筒,支撑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上下等距分布的定位通槽,且支撑筒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靠近其底部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第一弹簧弹性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插设在支撑筒外表面开设的定位通槽内。

>4、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螺纹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靠近通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的夹持板,夹持板与水管挤压接触。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通过转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有上端开口的过滤框,且水管插设在过滤框内。

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同心设置且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均滑动连接在转动槽内,且两个移动块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过滤框的外表面挤压接触连接,所述支撑板板的外表面连接有用于转动第三螺纹杆的转盘。

7、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尺寸相适配的插槽,且连接块插设在对应的插槽内。

8、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用于定位的扦插杆。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支撑板、固定块、第一螺纹杆、夹持板、水管、支撑杆、支撑筒、支撑底座、第一弹簧和定位块,利用夹持板对水管进行夹持的效果,同时利用第一弹簧和定位块的设置满足支撑杆和支撑筒之间高度调节的效果,避免水管在抽水过程中出现淤泥堵塞水管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水管抽水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的使用率;

11、2、通过设置支撑板、转盘、第二螺纹杆、移动块、连接块和过滤框,转动转盘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和连接块进行移动,满足对过滤框起到夹持固定的效果,避免因为水管在抽取的过程中因为水里的垃圾导致水管堵塞的情况,能够有效的对水底的垃圾起到过滤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水管抽水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的使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块(4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41),固定块(41)螺纹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第一螺纹杆(42),第一螺纹杆(42)靠近通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的夹持板(43),夹持板(43)与水管(3)挤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通过转动机构(5)可拆卸连接有上端开口的过滤框(6),且水管(3)插设在过滤框(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第二螺纹杆(52),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第二螺纹杆(52)和第三螺纹杆(55),所述第二螺纹杆(52)和第三螺纹杆(55)同心设置且固定连接,且第二螺纹杆(52)和第三螺纹杆(55)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螺纹杆(52)和第三螺纹杆(55)上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3),两个移动块(53)均滑动连接在转动槽内,且两个移动块(53)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4),连接块(54)与过滤框(6)的外表面挤压接触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外表面连接有用于转动第三螺纹杆(55)的转盘(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框(6)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块(54)尺寸相适配的插槽,且连接块(54)插设在对应的插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且用于定位的扦插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固定块(41),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41),固定块(41)螺纹连接有贯穿其设置的第一螺纹杆(42),第一螺纹杆(42)靠近通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的夹持板(43),夹持板(43)与水管(3)挤压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通过转动机构(5)可拆卸连接有上端开口的过滤框(6),且水管(3)插设在过滤框(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用防淤泥堆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第二螺纹杆(52),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设有第二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叶萱徐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董叶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