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050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方桩施工过程中,成孔质量好,速度快,节约施工工期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施工的场地平整,并将桩位放样,随后将方桩一次成型钻头结构布置就位;b、启动方桩一次成型钻头结构的钻头,钻头在向下钻进过程中形成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孔洞,钻进过程中挖出的泥土通过方桩一次成型钻头结构的提土箱搜集,进而同时完成钻进和取土,当提土箱内搜集的泥土装满后,将提土箱取出并倒出泥土;c、重复步骤b直至钻进至桩底标高,得到方孔;d、对所述方孔进行清孔并检查,检查合格后进入后续方桩的施工。尤其适用于方桩一次成型施工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方桩,在承载力、抗剪力等重要参数方面均优于管桩。但目前,各类桩基础的形式大部分却仍然设计为管桩。其主要原因在于方桩的施工方式过于复杂,且周期长。目前针对的方桩的施工方式主要为两种:1、人工挖孔施工,该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从准备工作到挖孔施工,都需要人们进行手工操作。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施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错误和质量问题。且安全风险大,由于施工空间狭小,容易发生事故,如坍塌、伤人等。2、旋挖钻多次成孔后采用成槽机修孔施工。该方法需要旋挖机采用圆形桩头经多次成孔后采用成槽机再次修孔,然后再次采用旋挖机取出桩底的余土,多次成孔,塌孔风险大,施工周期长。

2、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cn215632785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旋挖方桩成桩钻头,包括方头总成、导向体总成、钻头主体以及耐磨刀片;所述方头总成焊接在钻头主体的上端面的正中央,在钻头主体四个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刀片;所述钻头主体的四个侧面上分别设有导向体总成;所述导向体总成的顶端分别活动铰接在钻头主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方桩一次成型钻头结构,包括钻头(101)以及中心钻杆(105),所述钻头(101)的外轮廓形状为莱洛三角形,中心钻杆(105)的轴线与位于钻头(101)几何中心的钻头中心轴线(104)平行设置,钻头中心轴线(104)绕中心钻杆(105)的轴线做圆周运动的同时钻头中心轴线(104)自转,钻头(10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用于挖出孔洞的牙轮(102);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提土箱(301),所述中心钻杆(105)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提土箱(301)内,钻头(101)设置于...

【技术特征摘要】

1.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方桩一次成型钻头结构,包括钻头(101)以及中心钻杆(105),所述钻头(101)的外轮廓形状为莱洛三角形,中心钻杆(105)的轴线与位于钻头(101)几何中心的钻头中心轴线(104)平行设置,钻头中心轴线(104)绕中心钻杆(105)的轴线做圆周运动的同时钻头中心轴线(104)自转,钻头(101)的底面均匀设置有用于挖出孔洞的牙轮(102);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提土箱(301),所述中心钻杆(105)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提土箱(301)内,钻头(101)设置于提土箱(301)下方,提土箱(301)底部包括提土箱孔洞(305),钻头(101)绕中心钻杆(105)转动所挖出的孔洞面积大于提土箱(301)的横截面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土箱(30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钻杆保护筒(107),中心钻杆(105)设置于钻杆保护筒(107)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心钻杆(105)与钻杆保护筒(107)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轴承(108),中心钻杆(105)套接设置于轴承(108)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桩一次成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钻杆保护筒(107)与提土箱(301)内壁之间设置有螺旋引导叶片(304),螺旋引导叶片(304)的侧边分别与钻杆保护筒(107)与提土箱(301)内壁固定连接,螺旋引导叶片(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守维张发平周泽林朱磊付弦郭文新周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