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桩,具体的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锚杆静压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用于增加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它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锚杆、锚杆套管、锚杆头、锚杆锚固体和注浆材料。
2、现有技术中在桩的就位、调直等过程中,一般通过人力来辅助施工;
3、但是在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中,所需桩的承载力比较高,所需的桩长也比较长,这类高层建筑加固一般在空间受限的地下室进行施工,且竖向构件较多,由于桩长比较长,在空间受限的施工作业情况下,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4、一,在安装过程中,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上方的压桩设备占用了本就不充足的竖向空间,导致桩在安装过程中无法正常入位。
5、二,现有起吊装置无法方便作业,吊车无法使用,通过人力来辅助施工的方式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增加了劳动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移动机构(1)、横向移动机构(2)、吊挂机构(3)和反力架(4),所述反力架(4)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反力架(4)呈矩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06)、第一支架(104)、纵向光轴(102)、纵向移动平台(105)、纵向丝杆(103)和第一手柄(101),所述第一固定板(10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106)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反力架(4)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移动机构(1)、横向移动机构(2)、吊挂机构(3)和反力架(4),所述反力架(4)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反力架(4)呈矩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锚杆静压桩入位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06)、第一支架(104)、纵向光轴(102)、纵向移动平台(105)、纵向丝杆(103)和第一手柄(101),所述第一固定板(106)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106)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反力架(4)的顶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云,杨汝宵,胡刚,钱磊,周猛,孙恒,晏塔,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