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58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具体涉及防洪装置技术领域,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处的安装框架为U形框架,其内侧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框架的底端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洪板,所述安装框架前后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防洪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和防洪板构成防洪槽使用,防洪板两侧通过限位机构中螺母与螺杆的伸缩,向外推动滑块使开合板顶出,将绳网张开,方便工作人员将防洪沙袋从绳网倒入,提高防洪板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当防洪板向上抬高时,滑落并支撑在防洪板下方及防洪板两侧的沙袋堆积,向防洪板挤压并提供支撑力,同时防洪板两侧安装槽口同样提供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洪槽,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


技术介绍

1、内陆河道或水库等受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降水较多或需要排洪时,会对河道两侧冲击较大,同时,当降水量特别大时,还会淹没河口或冲击平原等下游区域。但由于降水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带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是不固定的和有机率性的。这些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带,大多仍可被人类开发利用,从而出现了洪水灾害和防洪问题。洪泛区又常具有适宜发展农业与其他经济事业的优越条件。

2、防洪装置,其作用是抵御水流的冲击,因此稳固性是其最重要的特性,尤其是位于河道堤坝两岸处的防洪装置,不仅要增加其稳定性,还需要根据水流的高度调整防洪装置的高度,例如专利号为cn212714784u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用防洪装置,可通过改变高度适应不同的防洪高度需要。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问题:通过防洪板在支撑架内部起到防洪效果,防洪板与支撑架插接在一起,长时间使用后,防洪板和支撑架之间的空隙在水流冲击下会越来越大造成漏水,导致防洪效果较差,当空隙变大后还会影响底部稳固,从而使整个防洪板坍塌,失去防洪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通过两个安装框架和两个防洪板构成防洪槽使用,推动滑动机构中的滑块,带动开合板移动将绳网顶部的开口张开,方便工作人员将防洪沙袋从绳网倒入,提高防洪板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利用绳网对防洪沙袋进行限位,可以避免防洪沙袋跟随水流一起流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防洪沙袋的堆积放置,从而提高整个防洪挡水板结构的防洪效果和稳定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处的安装框架为u形框架,其内侧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框架的底端固定于底板上,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洪板,所述安装框架前后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防洪组件;

3、每个防洪组件均包括有绳网,所述绳网的左右两端及下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框架的侧壁上,上部为敞口端,绳网内侧与防洪板侧壁之间形成的容置间隙中放置防洪沙袋,所述绳网敞口端内侧具有控制所述绳网敞口的开合板,开合板以左右方向排列在绳网与防洪板之间,用于支撑绳网敞口;

4、所述开合板的外端与滑动机构相连,所述滑动机构沿安装框架的厚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框架厚度方向的两开合板之间设有限位机构,限定所述开合板外端位置。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安装框架厚度方向而设的滑槽及安装于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开合板的外端通过连接轴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的上端延伸出滑槽与限位机构连接。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母及螺杆,所述螺母的内端与螺杆内端螺接,螺母外端通过轴套及转轴与一侧滑块转动连接,螺杆外端与另一侧滑块固定连接。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安装框架顶部均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部与防洪板顶部相接触,所述盖板与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方便安装拆卸盖板。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插槽,所述防洪板两侧分别滑动设在两个插槽内,所述插槽和防洪板两侧截面均设置为t形,用于提高防洪板的稳定性。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其内侧壁上设置竖向内凹的条形槽口,所述槽口内嵌入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过盈配合于槽口内,密封条外端紧密抵靠于防洪板侧壁上,所述密封条及槽口设置于t形插装端的内侧,用于提高防洪板与滑槽之间的密封性。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孔内安装长柄螺丝,用于将底板固定于所需的连接位置。

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技术通过安装框架和防洪板构成防洪槽使用,防洪板两侧通过限位机构中螺母与螺杆的伸缩,向外推动滑块使开合板顶出,将绳网张开,方便工作人员将防洪沙袋从绳网倒入,提高防洪板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当防洪板向上抬高时,滑落并支撑在防洪板下方及防洪板两侧的沙袋堆积,向防洪板挤压并提供支撑力,同时防洪板两侧安装槽口同样提供支撑作用,利用绳网对防洪沙袋进行限位,可以避免防洪沙袋跟随水流一起流走,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防洪沙袋的堆积放置,从而提高整个防洪挡水板结构的防洪效果和稳定性。

13、2、通过在安装槽两侧壁表面都加工有插槽,方便工作人员对防洪板进行拆卸更换,盖板在防洪板顶部起到固定作用,提高防洪板在使用时的稳固性,并且两个插槽内壁上都安装有密封条,利用密封条可以提高防洪板与插槽之间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处的安装框架(2)为U形框架,其内侧为安装槽(3),所述安装框架(2)的底端固定于底板(1)上,所述安装槽(3)内安装有防洪板(4),所述安装框架(2)前后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防洪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安装框架(2)厚度方向而设的滑槽及安装于滑槽(504)内的滑块(505),所述开合板(502)的外端通过连接轴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505)的上端延伸出滑槽(504)与限位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母(6)及螺杆(7),所述螺母(6)的内端与螺杆(7)内端螺接,螺母外端通过轴套及转轴与一侧滑块(505)转动连接,螺杆(7)外端与另一侧滑块(5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框架(2)顶部均设有盖板(9),所述盖板(9)底部与防洪板(4)顶部相接触,所述盖板(9)与安装框架(2)之间通过四个螺钉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两侧内壁表面均开设有插槽(10),所述防洪板(4)两侧分别滑动设在两个插槽(10)内,所述防洪板(4)用于插装的两端截面呈T形,所述插槽(10)的截面与防洪板(4)插装端端面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04)其内侧壁上设置竖向内凹的条形槽口,所述槽口内嵌入密封条(11),所述密封条(11)过盈配合于槽口内,密封条(11)外端紧密抵靠于防洪板(4)侧壁上,所述密封条(11)及槽口设置于T形插装端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安装螺孔,用于将底板固定于所需的连接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处的安装框架(2)为u形框架,其内侧为安装槽(3),所述安装框架(2)的底端固定于底板(1)上,所述安装槽(3)内安装有防洪板(4),所述安装框架(2)前后两侧外壁均固定设有防洪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沿安装框架(2)厚度方向而设的滑槽及安装于滑槽(504)内的滑块(505),所述开合板(502)的外端通过连接轴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505)的上端延伸出滑槽(504)与限位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挡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螺母(6)及螺杆(7),所述螺母(6)的内端与螺杆(7)内端螺接,螺母外端通过轴套及转轴与一侧滑块(505)转动连接,螺杆(7)外端与另一侧滑块(50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