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溶解固态电池,涉及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1、全固态锂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一般由有机、无机化合物合成,熔点、沸点均较高,大部分材料不可燃,不含有任何低闪点、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此外,固体电解质薄膜致密无孔,机械强度较高,有效抑制负极锂枝晶刺穿造成短路的问题。在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方面也比电解液更好,能够承受住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极端情况,比如碰撞、挤压等,极大地提升了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使用全固态电池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的安全问题。
2、日常环境中使用的固态电池需要关注的参数是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安全性。但是在某些特殊场景中,例如军事用途,可能还会要求电池进行自降解,或者能够准确的控制器件的运行寿命并在寿命结束后可以进行“快速销毁/自销毁”,避免固态电池的相关材料及数据的泄露,这类特殊电池又叫做瞬态电池(transient battery),不同于常由活泼金属、碳、重金属氧化物、不可降解聚合物隔膜等材料组成的常规二次libs,暂态电池一般对环境毒性更加低,其分解的发生可以通过ph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以及设置在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之间用于隔绝正负极活性物质的隔膜结构(3),还包括用于汇集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的电荷并输出的极耳结构和包裹在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外围的封装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结构(3)和极耳结构均采用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还包括用于接收自溶解指令,并根据自溶解指令执行自溶解程序,使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结构(3)、极耳结构和封装结构(5)在自溶解液体介质作用下解体的溶解触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结构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以及设置在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之间用于隔绝正负极活性物质的隔膜结构(3),还包括用于汇集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的电荷并输出的极耳结构和包裹在正极结构和负极结构外围的封装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结构(3)和极耳结构均采用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还包括用于接收自溶解指令,并根据自溶解指令执行自溶解程序,使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结构(3)、极耳结构和封装结构(5)在自溶解液体介质作用下解体的溶解触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结构包括正极(11)和正极集流体(12),所述的正极(11)采用掺锡金属氧化物粉与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所述的正极集流体(12)采用可溶性金属粉末与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成型厚度为3μm~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结构包括负极(21)和负极集流体(22),所述的负极(21)采用三氧化钼粉和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所述的负极集流体(22)采用铝粉与水溶性粘接剂粘接成型,成型厚度为3μm~5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介质可溶解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耳结构包括正极极耳(13)和负极极耳(23),所述的正极极耳(13)与正极集流体(12)是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负极极耳(23)与负极集流体(22)是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液体介质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冰歆,李西远,刘飞,魏敏,张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