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卡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44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线卡线器,属于电力线路施工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钳体、钳座、上、下钳、第一、第二连杆和牵引环,钳体具有连杆滑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携牵引环连接在连杆滑槽上、另一端与钳座的一端连接,钳座的中部与上钳枢轴连接,钳座的另一端与下钳的一端连接,下钳的中部以及另一端与钳体枢轴连接,特点是上钳的上钳腔和下钳的下钳腔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腔;第一、第二连杆之间配置有助力装置;第一钳座销的基部具有加强钩轴头,加强钩轴头探出上钳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钳座销的基部具有钩槽,加强钩轴头上设有加强钩,加强钩与钩槽相配合。不会导致导线变形及出现导线滑移现象;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上、下钳,起到上、下钳的整体闭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线路施工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导线卡线器
技术介绍
如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知之理,导线卡线器是输变电架空线路施工中在临锚和紧 线工序中起夹紧导线和承受张力的必备工具。在专利文献中关于导线卡线器的报道极少, 典型的如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048251Y公开的挂胶导线卡线器,该专利方 案是在上、下钳口的夹线槽内设置橡胶层,也就是说在上、下钳口的夹线槽的表面各覆盖一 层厚度约为2mm的橡胶层,藉以避免上、下钳口损及导线的表面。从该专利的
技术介绍
栏的 描述可知,先有技术中的导线卡线器的上、下钳口的表面均加工有防滑纹,防滑纹虽然能够 起到可靠地夹住导线的作用,但是易造成被夹导线表面损伤,并且损伤程度难以控制在中 国国家标准GB50233-2005的规定要求。据本申请人所知,防滑纹的纹距通常在1_1. 2mm,深 度为 18-22 μ m。 应该说,上述技术专利方案对防止损及导线表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对于可 靠夹住导线的效果不复存在,因而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目前业界普遍认同的方案是将上、 下钳口的型腔加工成椭圆形,即由上、下钳口共同构成的型腔的横截面形状设计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卡线器,包括钳体(1)、钳座(2)、上、下钳(3、4)、第一、第二连杆(5、6)和牵引环(7),钳体(1)具有一连杆滑槽(11),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一端携牵引环(7)同轴连接在连杆滑槽(11)上,而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与钳座(2)的一端同轴连接,钳座(2)的中部通过第一钳座销(21)与上钳(3)枢轴连接,钳座(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钳座销(22)与下钳(4)的一端枢轴连接,下钳(4)的中部以及另一端通过一组下钳销(42)与钳体(1)枢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3)的上钳腔(31)和所述下钳(4)的下钳腔(41)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腔;所述的第一、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电力机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