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起重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7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0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起重机。起重机包括:承载台;起重臂,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人字架,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与所述起重臂通过变幅钢丝绳连接;和预应力设备,包括预应力件,所述预应力件位于所述人字架的远离所述起重臂的一侧,所述预应力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人字架的顶端,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承载台上,并且所述预应力件具有拉伸状态,在所述拉伸状态,所述预应力件具有大于零的拉应力。该起重机设置预应力设备对起重机的人字架施加拉应力,以改变在起重机吊载时人字架的应力场,从而提高人字架的结构强度,提高起重机人字架的承载能力和起重机吊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吊运或者载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


技术介绍

1、起重机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相关领域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其中“轻量化”已经成为起重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在海洋作业方面,随着海上风机大型化、深水化的发展需求,需要更大吨位适合深水、外海区域的海工起重机,而海工起重机起重量的增加,必将导致相关部件规格尺寸的增加,这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消耗和成本增加。

2、人字架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吊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字架一般安装在起重机转台的中部或者后部,位于起重臂的后方,用于将起重臂的载荷传递至起重机的转台。例如,海工起重机的人字架横断面主要为箱型,相关技术中,提升起重机吊装性能的方式是通过加大人字架的截面尺寸或提高材料强度等级等,而要提高起重量,还要保证人字架整体稳定性,其截面尺寸必然会有大幅度的增加,组成人字架的结构件、零件规格或者材料强度等级等也会相应提高,而以上因素都会导致人字架制造成本的上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旨在设置预应力设备对起重机的人字架施加拉应力,以改变在起重机吊载时人字架的应力场,从而提高人字架的结构强度,提高起重机人字架的承载能力和起重机吊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承载台;起重臂,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人字架,安装在所述承载台上,与所述起重臂通过变幅钢丝绳连接;和预应力设备,包括预应力件,所述预应力件位于所述人字架的远离所述起重臂的一侧,所述预应力件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人字架的顶端,第二端连接在所述承载台上,并且所述预应力件具有拉伸状态,在所述拉伸状态,所述预应力件具有大于零的拉应力。

3、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预应力设备被配置为所述拉应力是可调节的。

4、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所述预应力件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连接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锚固装置被配置为使所述预应力件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5、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锚固装置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6、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锚固装置包括第一锚具,所述第一锚具安装在所述承载台的顶板的下方,所述预应力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锚具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预应力件为包括多股钢丝的钢绞线,所述第一锚具具有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并通过钢绞线夹片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8、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锚固装置包括锚固垫板,所述锚固垫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锚固垫板包括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锚具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所述预应力件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连接在所述承载台上,所述锚固装置包括施力部,所述施力部被配置为向所述预应力件的第二端施加拉力以使所述预应力件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10、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施力部被配置为通过改变所述预应力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锚固装置的连接位置改变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11、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千斤顶为穿孔千斤顶,所述预应力件为包括多股钢丝的钢绞线,所述锚固装置包括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分别位于所述穿孔千斤顶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锚具、所述穿孔千斤顶和所述第二锚具分别具有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三通孔和多个第四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钢绞线夹片固定于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

12、在一些实施例的起重机中,所述锚固装置还包括两个锚固限位件,两个所述锚固限位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锚具与所述千斤顶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锚具与所述千斤顶之间,两个所述锚固限位件分别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个第三通孔和所述多个第四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五通孔和多个第六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钢绞线夹片固定于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件还具有松驰状态,在所述松驰状态,所述预应力件的拉应力为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为海工起重机。

15、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起重机,通过在起重机的人字架远离起重臂的一侧设置预应力件,并且设置预应力件的第一端连接在人字架的顶端,预应力件的第二端连接在承载台上,并且设置预应力件具有拉应力大于零的拉伸状态,从而改善起重机人字架受力平衡,提高相同规格起重机人字架承载能力,有利于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被配置为所述拉应力是可调节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3),所述预应力件(2)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3)连接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锚固装置(3)被配置为使所述预应力件(2)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第一锚具(31),所述第一锚具(31)安装在所述承载台(4)的顶板(41)的下方,所述预应力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锚具(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件(2)为包括多股钢丝的钢绞线,所述第一锚具(31)具有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并通过钢绞线夹片(36)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锚固垫板(32),所述锚固垫板(32)安装在所述第一锚具(31)和所述顶板(41)之间,所述锚固垫板(32)包括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锚具(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3),所述预应力件(2)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3)连接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施力部(35),所述施力部(35)被配置为向所述预应力件(2)的第二端施加拉力以使所述预应力件(2)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35)被配置为通过改变所述预应力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锚固装置(3)的连接位置改变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35)包括千斤顶,被配置为通过改变所述千斤顶的行程来改变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为穿孔千斤顶,所述预应力件(2)为包括多股钢丝的钢绞线,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第一锚具(31)和第二锚具(33),所述第一锚具(31)和所述第二锚具(33)分别位于所述穿孔千斤顶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锚具(31)、所述穿孔千斤顶和所述第二锚具(33)分别具有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三通孔和多个第四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钢绞线夹片(36)固定于所述第一锚具(31)和所述第二锚具(3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还包括两个锚固限位件(34),两个所述锚固限位件(34)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锚具(31)与所述千斤顶之间和在所述第二锚具(33)与所述千斤顶之间,两个所述锚固限位件(34)分别具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多个第三通孔和所述多个第四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五通孔和多个第六通孔,所述钢绞线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通过钢绞线夹片(36)固定于所述第一锚具(31)和所述第二锚具(33)。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件(2)还具有松驰状态,在所述松驰状态,所述预应力件(2)的拉应力为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为海工起重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被配置为所述拉应力是可调节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3),所述预应力件(2)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3)连接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锚固装置(3)被配置为使所述预应力件(2)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拉应力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第一锚具(31),所述第一锚具(31)安装在所述承载台(4)的顶板(41)的下方,所述预应力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锚具(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件(2)为包括多股钢丝的钢绞线,所述第一锚具(31)具有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入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并通过钢绞线夹片(36)固定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锚固垫板(32),所述锚固垫板(32)安装在所述第一锚具(31)和所述顶板(41)之间,所述锚固垫板(32)包括与所述多股钢丝对应的多个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第二端的各股所述钢丝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锚具(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设备还包括锚固装置(3),所述预应力件(2)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锚固装置(3)连接在所述承载台(4)上,所述锚固装置(3)包括施力部(35),所述施力部(35)被配置为向所述预应力件(2)的第二端施加拉力以使所述预应力件(2)处于所述拉伸状态。

9.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孟进军李云波赵波李俊刘忠辉刘文升孙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