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30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9
本技术涉及提供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涉及化工锅炉燃气燃烧器技术领域。该燃烧器包括空气通道筒、燃气通道管、燃气外围喷射管、中心空气分割筒、外围拢火管以及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空气通道筒和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燃气通道管与空气通道筒同轴设置;外围拢火管与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多个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外围拢火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外围拢火管上;燃气外围喷射管与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一一对应;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与燃气通道管联通,另一端穿过空气通道筒后与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其能够降低尾部烟气氧浓度,进一步降低NOx并确保燃烧稳定且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锅炉燃气燃烧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


技术介绍

1、燃烧器燃烧头部是整个燃烧器的关键核心部件,该部件的作用是将燃料气和助燃空气进行混合并组织燃烧,释放出热量用于实际需要。该部件的结构型式决定着燃烧过程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整个燃烧区域的速度、温度分布,这些都是影响烟气排放的关键因素。

2、现有的燃烧器大部分采用的是扩散式燃烧。为了保证充分燃烧,燃烧器一般采用燃料与空气混合较好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的燃烧其火焰温度高,高温区面积大,容易产生大量的nox。

3、因此,设计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能够降低尾部烟气氧浓度,进一步降低nox并确保燃烧稳定且充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通过空气管道、燃气通道管、中心空气分割筒以及外围拢火管形成燃气与空气多次分级混合的结构,使燃烧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燃气外围喷射管和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可以增加外围空气与燃料共同引射吸卷,使下游的烟气回流和燃气混合,降低了火焰温度,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另外,燃气通道管中心径向喷射式稳定火焰保障了火焰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燃烧器可靠稳定的工作,减少了回火的危险性,提高了燃烧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包括空气通道筒、燃气通道管、燃气外围喷射管、中心空气分割筒、外围拢火管以及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空气通道筒和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空气通道筒的一端套设在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燃气通道管与空气通道筒同轴设置,且燃气通道管的一端依次穿过空气通道筒和中心空气分割筒;外围拢火管与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在沿中心空气分割筒的轴线方向上,外围拢火管与空气通道筒间隔形成分隔间隙;多个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外围拢火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外围拢火管上;燃气外围喷射管与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一一对应;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与燃气通道管联通,另一端穿过空气通道筒后与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

4、进一步地,空气通道筒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空气引入段、第一收缩段、第二收缩段以及收口端;燃气外围喷射管上与燃气通道管的联通位置位于空气引入段,且燃气外围喷射管穿过第一收缩段后与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穿过收口端后位于第二收缩段中;收口端的外缘与中心空气分割筒间隔。

5、进一步地,燃气通道管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燃气引入段、燃气收缩段以及燃气主管段;燃气引入段上靠近燃气收缩段的一端绕燃气引入段的轴线周向开设有喷射口,且喷射口与燃气外围喷射管联通;燃气主管段上远离燃气收缩段的一端穿过中心空气分割筒后形成密封端头;密封端头上绕其轴线间隔开设有径向燃料喷射孔。

6、进一步地,径向燃料喷射孔的数量在4~12。

7、进一步地,中心空气分割筒上远离空气通道筒的一端设置有防回火稳焰盘;防回火稳焰盘的中心开设有燃气孔;燃气主管段穿过燃气孔;防回火稳焰盘上绕燃气孔间隔开设有空气通气孔和空气旋流叶片孔;空气旋流叶片孔的喷气方向与防回火稳焰盘的盘面成角度设置形成旋流角。

8、进一步地,空气旋流叶片孔的数量在6~12个,且旋流角的角度范围在20°~60°;空气通气孔的数量范围在8~24。

9、进一步地,外围拢火管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增加的拢火段、第一扩张段以及拢火主管;拢火段与收口端相对设置,且拢火段与中心空气分割筒间隔;多个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拢火主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拢火主管上。

10、进一步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上靠近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形成进气端,且进气端的直径由靠近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向远离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逐渐减小。

11、进一步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数量范围在4~12。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通过空气管道、燃气通道管、中心空气分割筒以及外围拢火管形成燃气与空气多次分级混合的结构,使燃烧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同时,燃气外围喷射管和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可以增加外围空气与燃料共同引射吸卷,使下游的烟气回流和燃气混合,降低了火焰温度,减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另外,燃气通道管中心径向喷射式稳定火焰保障了火焰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燃烧器可靠稳定的工作,减少了回火的危险性,提高了燃烧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通道筒、燃气通道管、燃气外围喷射管、中心空气分割筒、外围拢火管以及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所述空气通道筒和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空气通道筒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所述燃气通道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燃气通道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空气通道筒和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所述外围拢火管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在沿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外围拢火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筒间隔形成分隔间隙;多个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所述外围拢火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围拢火管上;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一一对应;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通道管联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空气通道筒后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筒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空气引入段、第一收缩段、第二收缩段以及收口端;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上与所述燃气通道管的联通位置位于所述空气引入段,且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穿过所述第一收缩段后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穿过所述收口端后位于所述第二收缩段中;所述收口端的外缘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管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燃气引入段、燃气收缩段以及燃气主管段;所述燃气引入段上靠近所述燃气收缩段的一端绕所述燃气引入段的轴线周向开设有喷射口,且所述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联通;所述燃气主管段上远离所述燃气收缩段的一端穿过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后形成密封端头;所述密封端头上绕其轴线间隔开设有径向燃料喷射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燃料喷射孔的数量在4~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上远离所述空气通道筒的一端设置有防回火稳焰盘;所述防回火稳焰盘的中心开设有燃气孔;所述燃气主管段穿过所述燃气孔;所述防回火稳焰盘上绕所述燃气孔间隔开设有空气通气孔和空气旋流叶片孔;所述空气旋流叶片孔的喷气方向与所述防回火稳焰盘的盘面成角度设置形成旋流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旋流叶片孔的数量在6~12个,且所述旋流角的角度范围在20°~60°;所述空气通气孔的数量范围在8~2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拢火管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增加的拢火段、第一扩张段以及拢火主管;所述拢火段与所述收口端相对设置,且所述拢火段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间隔;多个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所述拢火主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拢火主管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上靠近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形成进气端,且所述进气端的直径由靠近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数量范围在4~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通道筒、燃气通道管、燃气外围喷射管、中心空气分割筒、外围拢火管以及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所述空气通道筒和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空气通道筒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所述燃气通道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筒同轴设置,且所述燃气通道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空气通道筒和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所述外围拢火管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同轴设置,且在沿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外围拢火管与所述空气通道筒间隔形成分隔间隙;多个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绕所述外围拢火管的轴线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围拢火管上;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一一对应;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燃气通道管联通,另一端穿过所述空气通道筒后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筒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空气引入段、第一收缩段、第二收缩段以及收口端;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上与所述燃气通道管的联通位置位于所述空气引入段,且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穿过所述第一收缩段后与所述外围气体燃料引射器的进气口对应;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的一端穿过所述收口端后位于所述第二收缩段中;所述收口端的外缘与所述中心空气分割筒间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引射分级燃烧化工低氮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管包括依次连接且直径逐渐减小的燃气引入段、燃气收缩段以及燃气主管段;所述燃气引入段上靠近所述燃气收缩段的一端绕所述燃气引入段的轴线周向开设有喷射口,且所述喷射口与所述燃气外围喷射管联通;所述燃气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峰刘永才王国良张龙高鲁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