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29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萌发箱,萌发箱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腿,萌发箱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箱门,支撑腿内壁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萌发箱内壁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盒,萌发箱内壁的底部及其后端均安装有电加热片,萌发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动转盘,两个电动转盘之间配合安装有培育架,培育架内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培育盘,支撑板上端一侧安装有抽水泵,萌发箱内壁上端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萌发箱上端一侧的前方连通有电磁阀,萌发箱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本技术在使用时,不仅可以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种植板不会呈堆叠时放置,从而实现对其均匀浇水及光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种子萌发,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


技术介绍

1、水稻新品种培育过程中,种子发芽期间的各方面特性是一项重要的观测指标,需要研究在受到各种胁迫条件的表现,在常规的研究中,通常采用培养皿和滤纸进行水稻种子发芽检测,由于培养皿和滤纸不具备培养功能,研究人员经常会将发芽后的水稻幼苗转移到其他机制上进行,最后转入水培装置,因此会用到种子萌发箱。

2、种子萌发箱可对箱体内部进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进行调节,适用于植物萌发、育苗、微生物培养等领域,种子萌发箱的使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提高抗病性,现有的用于水稻的种子萌发实验装置结构功能较为简单,种植板一般呈叠层式放置,这样在对其浇水和光照时都会造成不均等的问题,且使用不方便,种植后拿取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在使用时,不仅可以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种植板不会呈堆叠时放置,从而实现对其均匀浇水及光照的作用。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萌发箱,所述萌发箱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所述萌发箱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与之配合且可打开的箱门,所述支撑腿内壁于所述萌发箱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萌发箱内壁底部的一侧向下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上端连通有伸到所述支撑板上端且上端开口的储水盒,所述萌发箱内壁的底部及其后端的下方均安装有电加热片,所述萌发箱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动转盘,两个所述电动转盘之间配合安装有培育架,所述培育架包括固定轴、多根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轴外壁左右两侧且均一一对应的支撑杆、设置于每一支撑杆内壁上端的定位轴;

4、每相邻两个所述定位轴之间均配合转动连接有与之可拆卸连接的上端开口的培育盘,每一培育盘外壁靠近所述槽口一侧的下端均向内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支撑板上端于所述储水盒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伸到所述储水盒内壁底部的进水管,所述萌发箱内壁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端设置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且均与之连通的雾化喷头,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导水管的开口端之间配合设置有均与之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均与之连通的过滤器;

5、所述萌发箱内壁后端上方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萌发箱内壁上端于所述导水管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照明灯管,所述萌发箱上端一侧的前方向下开设有通孔,所述萌发箱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罩住所述通孔且与之连通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上端安装有与之连通的电磁阀,所述萌发箱外壁一侧的上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若干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一侧的操作按钮,所述萌发箱内于所述控制面板后设置有集成电路板,所述电动转盘、所述抽水泵、所述电加热片、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所述照明灯管及所述控制面板均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打开箱门,通过槽口往储水盒内加入适量的培养液,将需要培育的水稻种子经处理后均匀的放置在培育盘内,然后将培育盘配合安装于对应两根支撑杆的定位轴上,由于培育盘自身重力及结构的原因,培育盘的开口会始终朝上设置,培育盘放置完成后,关闭箱门,操作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钮,通过集成电路板控制支撑板上的抽水泵工作,抽水泵通过进水管抽取储水盒内的培养液并经由出水管流进导水管内,然后再从雾化喷头喷出对培育盘内的水稻种子浇水;

7、在浇水时,集成电路板控制两个电动转盘转动以此带动培育架转动,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则实时监测萌发箱内的温度及湿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若温度较低,两个电加热片工作对萌发箱内升温,在浇水时,雾化喷头能够提高萌发箱内的湿度,若浇水过多,培育盘内多余的水则从排水口流出,最后再流进储水盒内,然后经过滤器过滤后循环使用,若湿度或温度较高,集成电路板则将电磁阀打开,通过通孔实现降温除湿的作用。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的前端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

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盒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与之配合的盒盖,贯穿所述盒盖的上端向下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渗水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储水盒内的水汽逸散的速率,从而降低萌发箱内的空气湿度。

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定位轴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培育盘的固定组件,每一培育盘均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快速安装及拆卸培育盘。

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固定组件均包括轴套、设置于所述轴套外壁一侧且前端及侧壁均开口的固定杆。

1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排水口均连通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水过多时,可以避免最上方的培育盘内的水体流进下方的培育盘内,从而造成相互污染水体,影响水稻种子的正常萌发。

1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与之连通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所述集成电路板电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加快降温或除湿的速率。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其一、本技术在使用时,不仅可以控制箱体内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种植板不会呈堆叠时放置,从而实现对齐均匀浇水及光照的作用;

20、其二、本技术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实现均匀浇水及光照,且在避免互相污染的同时还能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

21、其三、本技术通过一个排风扇及电磁阀就能实现降温及除湿的作用,且不会对水稻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萌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12),所述萌发箱(1)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与之配合且可打开的箱门(11),所述支撑腿(12)内壁于所述萌发箱(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萌发箱(1)内壁底部的一侧向下开设有槽口(14),所述槽口(14)的上端连通有伸到所述支撑板(13)上端且上端开口的储水盒(15),所述萌发箱(1)内壁的底部及其后端的下方均安装有电加热片(18),所述萌发箱(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动转盘(21),两个所述电动转盘(21)之间配合安装有培育架(22),所述培育架(22)包括固定轴(23)、多根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轴(23)外壁左右两侧且均一一对应的支撑杆(24)、设置于每一支撑杆(24)内壁上端的定位轴(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1)的前端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15)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与之配合的盒盖(16),贯穿所述盒盖(16)的上端向下开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渗水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轴(25)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培育盘(29)的固定组件(26),每一培育盘(29)均与对应的两个所述固定组件(26)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固定组件(26)均包括轴套(27)、设置于所述轴套(27)外壁一侧且前端及侧壁均开口的固定杆(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排水口(3)均连通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7)内安装有与之连通的排风扇(38),所述排风扇(38)与所述集成电路板(45)电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包括前端开口的萌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萌发箱(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12),所述萌发箱(1)开口端的一侧铰接有与之配合且可打开的箱门(11),所述支撑腿(12)内壁于所述萌发箱(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萌发箱(1)内壁底部的一侧向下开设有槽口(14),所述槽口(14)的上端连通有伸到所述支撑板(13)上端且上端开口的储水盒(15),所述萌发箱(1)内壁的底部及其后端的下方均安装有电加热片(18),所述萌发箱(1)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动转盘(21),两个所述电动转盘(21)之间配合安装有培育架(22),所述培育架(22)包括固定轴(23)、多根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轴(23)外壁左右两侧且均一一对应的支撑杆(24)、设置于每一支撑杆(24)内壁上端的定位轴(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稻种子的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1)的前端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口(46)。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雪峰马锦宁闫甜赵黎明冯乃杰郑殿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