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特别是涉及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发动机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设置有两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后处理装置,面对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有些工况下排气需要经过两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有些工况下排气只需要经过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然而绝大多数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后处理气路为固定路径,使得所有发动机工况下的排气均需要经过两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增加了不必要的排气阻力,且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耐温性不高,发动机在一些工况下利用后喷油量产生的高温燃气会损伤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
2、专利文献(cn202222091482.9)记载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再循环系统、增压器、柴油颗粒过滤器、旁通管路和旁通阀;旁通管路的一端和增压器的废气输入端连接,旁通管路的另一端连接于增压器废气输出端;该旁通结构用于旁通增压器,并未解决排气阻力和高温燃气损伤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的问题。
3、专利文献(cn201210365627.8)记载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发动机、车辆,包括设置在排气管上的二级氧化型催化器和颗粒物催化氧化器,该系统在涡轮增压器与二级氧化型催化器之间的排气管上设置一级氧化型催化器,提高废气转化率,整体气路为固定结构,并未解决排气阻力和高温燃气损伤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的问题。
4、专利文献(cn201711458294.2)记载了一种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后处理组件。壳体设有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排气阻力大且高温燃气损伤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及其装置。
2、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并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中的污染物,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包括:
3、排气换向单元,所述排气换向单元包括排气旁通调节阀,所述排气换向单元包括总进气口、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均与所述总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总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发动机的排废口,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以及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
4、后处理气路,所述后处理气路包括第一进气口和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气口,沿从所述第一进气口朝向所述第三排气口的方向,所述后处理气路内依次设置有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和高温排气处理单元,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和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旁通进气口;
5、旁通气路,所述旁通气路包括第二进气口和第四排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四排气口连通所述旁通进气口。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用于还原氮氧化物,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壁流式颗粒捕集器,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用于捕集颗粒污染物。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用于消除过量或逃逸的氨气,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下游。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氧化型催化器,所述氧化型催化器用于降低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并氧化从所述发动机喷入所述后处理气路中的燃油,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的下游,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的上游。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用于进一步还原氮氧化物,所述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设置于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的下游。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所述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用于进一步消除过量或逃逸的氨气,所述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下游。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工况并通信连接于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分别具有第一调节状态、第二调节状态和第三调节状态;
13、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处于第一调节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完全打开,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完全封闭;
14、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处于第二调节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完全封闭,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完全打开;
15、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处于第三调节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部分打开,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总进气口之间的排气量开度部分打开。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后处理器外壳,所述排气换向单元,所述后处理气路和所述旁通气路均设置在所述后处理器外壳内。
17、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包括:
18、发动机;
19、如上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所述发动机的排废口连通于所述总进气口。
2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后处理气路的第一进气口与旁通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旁通气路,通过排气换向单元能够改变排气路径,使得排气经过或不经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在一些需要同时经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和高温排气处理单元的发动机工况下,排气换向单元控制第二排气口关闭,发动机的排气可以通过完整的后处理气路,在一些排气不需要经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或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低的发动机工况下,排气换向单元控制第一排气口关闭,发动机的排气可以通过旁通气路绕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直接进入高温排气处理单元,此时开通旁通气路有利于降低排气阻力,降低发动机的油耗,保持发动机的最佳油耗性能,提升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的耐高温性能差,在一些发动机利用后喷油量产生高温燃气的工况下,高温燃气可以通过旁通气路绕过低温排气处理单元直接进入高温排气处理单元,以保护低温处理范元,提升其可靠耐久性,提高后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并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中的污染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用于还原氮氧化物,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壁流式颗粒捕集器,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用于捕集颗粒污染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用于消除过量或逃逸的氨气,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氧化型催化器,所述氧化型催化器用于降低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并氧化从所述发动机喷入所述后处理气路中的燃油,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的下游,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所述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用于进一步消除过量或逃逸的氨气,所述二级氨气氧化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二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下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实时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工况并通信连接于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旁通调节阀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分别具有第一调节状态、第二调节状态和第三调节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还包括后处理器外壳,所述排气换向单元,所述后处理气路和所述旁通气路均设置在所述后处理器外壳内。
10.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并处理所述发动机的排气中的污染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用于还原氮氧化物,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包括壁流式颗粒捕集器,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用于捕集颗粒污染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用于消除过量或逃逸的氨气,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元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排气处理单元还包括氧化型催化器,所述氧化型催化器用于降低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并氧化从所述发动机喷入所述后处理气路中的燃油,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一级氨气氧化催化器的下游,所述氧化型催化器设置于所述壁流式颗粒捕集器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气路的发动机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排气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臣,刘爽,田洪明,董颜,王忠远,王科星,杨峰博,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