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装置及柔印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021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51
本技术涉及柔印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收卷装置及柔印机。该收卷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及设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收卷轴,第一支架处设有转动轴以及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驱动件,转动轴内端面处设有插槽;收卷轴一端部设于第二支架处,收卷轴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插入插槽的插块,转动轴用于在转动作用下带动收卷轴同步转动。该柔印机包括收卷装置。通过该柔印机的设置,能够较佳地缩短收卷辊靠近转动件端部的拆装时间,进而节省了收卷轴的更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柔印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收卷装置及柔印机


技术介绍

1、柔印机又被称为柔版印刷机,柔版印刷机在对承印物进行印刷时,墨斗内的水性油墨经墨斗胶辊转移至网纹辊上,并经网纹辊传送至柔性印版处,柔性印版上的水性油墨在压滚筒的施压作用下转移至承印物上,以实现对承印物的印刷,印刷图案后的承印物经烘干装置烘干墨迹,最后经收卷装置收卷成卷。

2、现有的收卷装置通常包括收卷轴与固定于机架处的电机,电机驱动收卷轴转动以将承印物收卷至收卷轴处。当收卷轴处的承印物卷绕较多时,需要对收卷轴进行更换,以便于继续对承印物进行收卷。

3、现有收卷轴通常其一端部通过联轴器安装于电机轴处,工作人员在装卸收卷轴时,需要安装或断开联轴器与收卷轴之间的连接,故其在拆卸与安装收卷轴该端部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更换收卷轴时停止收卷承印物的时间较长,进而给承印物的收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柔印机收卷装置的收卷轴拆装时间较长等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卷装置及柔印机。其能够较佳地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以及设于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之间的收卷轴(130),第一支架(110)处设有转动轴(140)以及用于驱动转动轴(140)转动的驱动件,转动轴(140)内端面处设有插槽(310);收卷轴(130)一端部设于第二支架(120)处,收卷轴(130)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插入插槽(310)的插块(320),转动轴(140)用于在转动作用下带动收卷轴(130)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140)外侧壁处设有连通插槽(310)的第一限位孔(311)与第二限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以及设于第一支架(110)与第二支架(120)之间的收卷轴(130),第一支架(110)处设有转动轴(140)以及用于驱动转动轴(140)转动的驱动件,转动轴(140)内端面处设有插槽(310);收卷轴(130)一端部设于第二支架(120)处,收卷轴(130)另一端部设有用于插入插槽(310)的插块(320),转动轴(140)用于在转动作用下带动收卷轴(130)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140)外侧壁处设有连通插槽(310)的第一限位孔(311)与第二限位孔(611),插块(320)处贯穿地设有第一条形孔(321);第一条形孔(321)处设有第一限位块(331)与第二限位块(332),第一限位块(331)与第二限位块(332)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驱使第一限位块(331)外端部伸入第一限位孔(311)内、以及第二限位块(332)外端部伸入第二限位孔(6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条形孔(321)内设有安装杆(333),第一限位块(331)与第二限位块(332)处均设有用于与安装杆(333)滑动配合的滑动孔(811),弹性件包括套设于安装杆(333)处的弹簧(334);插块(320)侧壁处贯穿地设有连通第一条形孔(321)的第二条形孔(322),限制单元还包括插入第二条形孔(322)内的条形杆(335),安装杆(333)侧壁处设有用于供条形杆(335)穿过的通孔(8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杆(333)包括第一子杆(620)与第二子杆(630),第一子杆(620)内端面设有卡块(822),第二子杆(630)内端面设有用于供卡块(822)插入的卡槽(831);第一子杆(620)与第二子杆(630)外端面均设有第一限位片(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泽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汉马镭射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