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浮雕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17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浮雕膜,包括从下至上的模压层、着色涂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均为透明层;模压层上通过模压版模压形成有立体图案;覆盖层的下表面与模压层上表面形状吻合;加强层的顶面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第一球面凸起,表面层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球面凸起一一对应且一一吻合的球面凹槽,加强层的透明度大于表面层的透明度。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压层和着色涂层的组合,在外面增加了加强层,通过加强层上的第一球面凸起起到放大的作用,以加强对内部模压层上的图案的放大从而保证立体效果达到最强,从而在爆款的膜产品上体现出较强的立体图案,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增加产品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浮雕膜


[0001]本技术涉及浮雕膜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3D浮雕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行市场上的浮雕产品采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以体现出立体效果,但对于膜产品,由于其属于薄款产品,因此模压的图案的立体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展现出较好的效果,针对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层复合膜以提高其立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3D浮雕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3D浮雕膜,包括从下至上的模压层、着色涂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均为透明层;模压层上通过模压版模压形成有立体图案;覆盖层的下表面与模压层上表面形状吻合;加强层的顶面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第一球面凸起,表面层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球面凸起一一对应且一一吻合的球面凹槽,加强层的透明度大于表面层的透明度。本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压层和着色涂层的组合,在外面增加了加强层,通过加强层上的第一球面凸起起到放大的作用,以加强对内部模压层上的图案的放大从而保证立体效果达到最强。
[0006]作为优选,表面层的表面设有矩阵排列的第二球面凸起,第二球面凸起的密度为第一透明凸起的5

10倍。第二球面凸起既可以对立体图案进行放大也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0007]作为优选,覆盖层的上表面为平面。覆盖层热合于模压层对模压图案起到保护作用。
[0008]作为优选,加强层的底面为平面。加强层底面为平面便于其与覆盖层进行连接。
[0009]作为优选,模压层为采用UV模压层。
[0010]作为优选,加强层的总厚度为1.6微米,其上的第一球面凸起最厚处为0.9微米,表面层的厚度为1.1微米。
[0011]作为优选,模压层的厚度为1.6

2.2微米。模压层的厚度大于加强层,保证模压效果,和成型后的稳定性,另外,加强层中第一球面凸起厚度占比较大,可在控制整体膜厚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对立体图案放大的效果。
[0012]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压层和着色涂层的组合,在外面增加了加强层,通过加强层上的第一球面凸起起到放大的作用,以加强对内部模压层上的图案的放大从而保证立体效果达到最强,从而在爆款的膜产品上体现出较强的立体图案,增加产品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的标号对应部件名如下:1

模压层、2

覆盖层、3

加强层、31

第一球面凸起、4

表面层、41

第二球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实施例
[0017]一种3D浮雕膜,如图1所示,其包括从下至上的模压层1、着色涂层、覆盖层2、加强层3和表面层4,覆盖层2、加强层3和表面层4均为透明层;模压层1上通过模压版模压形成有立体图案;覆盖层2的下表面与模压层1上表面形状吻合;加强层3的顶面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第一球面凸起31,表面层4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球面凸起31一一对应且一一吻合的球面凹槽,加强层3的透明度大于表面层4的透明度。本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压层1和着色涂层的组合,在外面增加了加强层3,通过加强层3上的第一球面凸起31起到放大的作用,以加强对内部模压层1上的图案的放大从而保证立体效果达到最强。
[0018]作为优选,表面层4的表面设有矩阵排列的第二球面凸起41,第二球面凸起41的密度为第一透明凸起的5

10倍。第二球面凸起41既可以对立体图案进行放大也可以起到防滑作用。
[0019]作为优选,覆盖层2的上表面为平面。覆盖层2热合于模压层1对模压图案起到保护作用。
[0020]作为优选,加强层3的底面为平面。加强层3底面为平面便于其与覆盖层2进行连接。
[0021]作为优选,模压层1为采用UV模压层1。
[0022]作为优选,加强层3的总厚度为1.6微米,其上的第一球面凸起31最厚处为0.9微米,表面层4的厚度为1.1微米。
[0023]作为优选,模压层1的厚度为1.6

2.2微米。模压层1的厚度大于加强层3,保证模压效果,和成型后的稳定性,另外,加强层3中第一球面凸起31厚度占比较大,可在控制整体膜厚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其对立体图案放大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浮雕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的模压层、着色涂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覆盖层、加强层和表面层均为透明层;模压层上通过模压版模压形成有立体图案;覆盖层的下表面与模压层上表面形状吻合;加强层的顶面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第一球面凸起,表面层底面上设有与第一球面凸起一一对应且一一吻合的球面凹槽,加强层的透明度大于表面层的透明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浮雕膜,其特征在于:表面层的表面设有矩阵排列的第二球面凸起,第二球面凸起的密度为第一透明凸起的5

10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喜平余兵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汉马镭射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