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017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包括转运装置、进料单元和卸料单元,转运装置包括槽车屏蔽容器(29),槽车屏蔽容器(29)接收进料单元内的废树脂,并将废树脂传输至卸料单元内,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容纳废树脂;第一射流器,通过第一射流器将废树脂收集罐的废树脂抽吸至槽车屏蔽容器(29)内;第一泵(27),第一泵(27)为第一射流器提供第一动力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结构的射流器,实现了树脂输送的免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燃料后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乏燃料后处理厂中,乏燃料贮存水池池水的净化处理多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净化处理,当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降低,树脂床达不到所要求的净化效果或交换柱两端的压差达到一定值时就需要更换树脂,所以废树脂是后处理设施中产生的主要低、中放射性废物之一。

2、随着核能开发的不断发展,对于乏燃料后处理厂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由于后处理厂中的废树脂贮存罐的布置位置和形式与核电站有较大区别,故核电站以往的废树脂输送系统方案并不适用于核燃料后处理设施。例如,采用真空抽吸的方式需要废树脂贮存罐布置在转运槽车的附近,高差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0m,如果过高则需设置中间罐进行中转抽吸,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而乏燃料后处理设施的布置高差通常超过15m;同时,由于废树脂贮存罐多设置于地下设备室内,人员无法直接检修,故同样不宜采用泵送方式等动设备用来输送废树脂。

3、鉴于以上技术问题,特推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维护结构的废树脂的输送系统,适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厂的放射性废树脂转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包括转运装置、进料单元和卸料单元,转运装置包括槽车屏蔽容器,槽车屏蔽容器接收进料单元内的废树脂,并将废树脂传输至卸料单元内,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废树脂收集罐,第一废树脂收集罐容纳废树脂;第一射流器,通过第一射流器将废树脂收集罐的废树脂抽吸至槽车屏蔽容器内;第一泵,第一泵为第一射流器提供第一动力水。本专利技术采用纯机械结构的射流器,实现了树脂输送的免维护。

3、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4、进一步的,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储水罐,第一动力水来自第一储水罐,第一动力水使用后回流至第一储水罐。

5、进一步的,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射流器,第一泵给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二动力水,第二动力水来自第一储水罐,第二动力水经槽车屏蔽容器后,抽吸输送至第一储水罐。

6、进一步的,卸料单元包括第二泵和第二废树脂收集罐,第二泵给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三动力水,通过第二射流器将废树脂输送至第二废树脂收集罐。

7、进一步的,卸料单元还包括第二储水罐,第二储水罐提供第三动力水,第三动力水经槽车屏蔽容器后,抽吸输送至第二储水罐。通过设置设计储水罐和相关管道阀门,实现了废树脂在装载和卸载流程中动力水的循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量。

8、进一步的,转运系统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进料单元与转运装置之间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

9、进一步的,转运系统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三管道连通去离子水;第四管道连通压缩空气。

10、进一步的,转运装置包括输送废树脂的第五管道,进料装置包括输送废树脂的第六管道,卸料装置包括输送废树脂的第七管道,使用去离子水和压缩空气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进行清洁。

11、进一步的,转运系统包括多个阀门,通过多个阀门实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的通断。

12、进一步的,第一泵为离心泵。

13、进一步的,第二泵为螺杆泵。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废树脂转运系统的转运方法,废树脂转运系统为上述任一项的转运系统,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进料单元对接步骤s1:将进料单元与转运装置对接;

16、离心泵启动步骤s2:将离心泵灌满水,并提供第一动力水至第一射流器;

17、第一树脂传输步骤s3:将第一废树脂收集罐的废树脂传输至转运装置中的槽车屏蔽容器;

18、动力水回收步骤s4:给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二动力水,通过第二射流器将第一动力水和第二动力水输送至第一储水罐中;

19、装载量判断步骤s5:检测槽车屏蔽容器内的树脂装载量是否达到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重复第一树脂传输步骤s3和动力水回收步骤s4;

20、进料管道清洗s6:用去离子水冲洗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

21、第一吹扫步骤s7:用压缩空气吹扫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

22、卸料启动步骤s8:将槽车屏蔽容器与卸料单元对接;

23、卸料充水步骤s9:向槽车屏蔽容器内充水以增强废树脂流动性;

24、第二树脂传输步骤s10:将槽车屏蔽容器中的废树脂传输至第二废树脂收集罐;

25、剩余量判断步骤s11:检测槽车屏蔽容器中的废树脂的残余量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重复卸料充水步骤s9和第二树脂传输步骤s10;

26、卸料管道清洗步骤s12:用去离子水冲洗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五管道、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

27、第二吹扫步骤s13:用压缩空气吹扫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五管道、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

2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专利技术的废树脂转运系统根据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布置特点,采用射流器作为废树脂转运的动力设备,射流器具有结构简单、免维护的特点,适用于放置在人员无法进入检修的设备室内使用。废树脂转运系统采用射流器等纯机械结构形式,使得树脂输送系统免维护。

30、2、通过设置设计储水罐和相关管道阀门,实现了废树脂在装载和卸载流程中动力水的循环使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量。

31、3、使用去离子水和压缩空气进行管道的清洗和吹扫,保证了管道的清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包括转运装置、进料单元和卸料单元,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槽车屏蔽容器(29),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接收所述进料单元内的废树脂,并将所述废树脂传输至所述卸料单元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所述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容纳废树脂;第一射流器,通过所述第一射流器将所述废树脂收集罐的废树脂抽吸至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内;第一泵(27),所述第一泵(27)为所述第一射流器提供第一动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一动力水来自所述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一动力水使用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射流器,所述第一泵(27)给所述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二动力水,所述第二动力水来自所述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二动力水经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后,抽吸输送至所述第一储水罐(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包括第二泵(38)和第二废树脂收集罐(37),所述第二泵(38)给所述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三动力水,通过所述第二射流器将所述废树脂输送至所述第二废树脂收集罐(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还包括第二储水罐(36),所述第二储水罐(36)提供所述第三动力水,所述第三动力水经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后,抽吸输送至所述第二储水罐(3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包括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12),所述进料单元与所述转运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1)和所述第二管道(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连通去离子水;所述第四管道连通压缩空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包括输送所述废树脂的第五管道,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输送所述废树脂的第六管道,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输送所述废树脂的第七管道,使用所述去离子水和所述压缩空气对所述第一管道(11)、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进行清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系统包括多个阀门,通过多个所述阀门实现所述第一管道(11)、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所述第七管道中的任一根管道或多根管道的通断。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27)为离心泵。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38)为螺杆泵。

12.一种废树脂转运系统的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树脂转运系统为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转运系统,所述转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树脂转运系统,包括转运装置、进料单元和卸料单元,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槽车屏蔽容器(29),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接收所述进料单元内的废树脂,并将所述废树脂传输至所述卸料单元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所述第一废树脂收集罐(17)容纳废树脂;第一射流器,通过所述第一射流器将所述废树脂收集罐的废树脂抽吸至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内;第一泵(27),所述第一泵(27)为所述第一射流器提供第一动力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一动力水来自所述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一动力水使用后回流至所述第一储水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第二射流器,所述第一泵(27)给所述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二动力水,所述第二动力水来自所述第一储水罐(19),所述第二动力水经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后,抽吸输送至所述第一储水罐(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包括第二泵(38)和第二废树脂收集罐(37),所述第二泵(38)给所述第二射流器提供第三动力水,通过所述第二射流器将所述废树脂输送至所述第二废树脂收集罐(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单元还包括第二储水罐(36),所述第二储水罐(36)提供所述第三动力水,所述第三动力水经所述槽车屏蔽容器(29)后,抽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敬窦远彭思史惠杰李明富王靳南张昊熊轶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