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986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20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包括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内腔、隔板、电机、转杆、螺纹套、支撑杆、放置板。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护装置,在放置板上升过程中,通过齿条使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运动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带动顶杆移动,推动活动门板底面,使活动门板绕铰接点旋转,从而竖立将挡护框开口封住,避免物料脱落,解决了现有的升降机置物台护栏高度都不低,这样极大增加了装卸物料时所需的劳动力,增大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1、升降机械装置是用液压缸或链条驱动升降的机械设备,主要用于高空作业及高空维修,最安全可靠的升降机械装置,是液压升降机械,靠液压系统驱动升降,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不会突然坠落,可以操动手动阀,使升降机械慢慢降落,升降机在许多行业都起着重要作用,建筑工地中对于升降装置的使用十分频繁,用升降装置输送建筑材料等物资。

2、目前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输送少量的建筑材料或是一些其他的杂物时,使用的大多还是采用钢丝绳进行牵引的升降机,这种升降机在运送的过程中不能保持材料的稳定,存在物料脱落的可能,容易造成施工事故,因此大多升降机会在物料放置台四周焊接护栏,为了保证物料不脱落,一般护栏高度都不低,设置护栏虽然不会影响高处施工人员进行物料装卸,但对于地面上的装卸人员来说,需要通过人力将物料提升到高出护栏的高度,才能进行物料的装卸,这样极大增加了地面操作人员装卸物料时的难度,增大了劳动成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该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升降机置物台护栏高度都不低,这样极大增加了装卸物料时所需的劳动力,增大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内腔、隔板、电机、转杆、螺纹套、支撑杆、放置板,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挡护装置,所述挡护装置包括挡护框、固定板、转轴、齿轮、齿条、铰接柱、连接杆、活动块、滑槽、滑块、顶杆、活动门板,所述挡护框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顶面上,所述挡护框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底面上,所述转轴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齿轮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侧面外壁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铰接柱固定连接在齿轮的正面远离圆心处,所述连接杆一端套设在铰接柱上,且所述连接杆与铰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放置板的底面上,所述连接杆远离齿轮的一端铰接在活动块上,所述顶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块远离挡护框的一侧上,所述活动门板的一条边通过合页铰接在放置板的底面远离支撑柱的一侧边上。

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面为粗糙面设置,通过设置橡胶垫,同时将橡胶垫底面设置为粗糙面,增大摩擦系数,增大本装置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从而提升装置的稳定性。

5、优选的,所述内腔开设在支撑柱的内部,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内腔内壁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内腔的内壁底面上,所述转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贯穿隔板且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位于隔板上方的一段侧面绕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套滑动连接在内腔内壁上,所述转杆贯穿螺纹套且与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孔,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在螺纹套的一侧上,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孔中,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上,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升降,使放置板携带物料进行升降,操作方便,通过转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可以随时关闭电机使放置板能够停留在任意高度,方便对不同高度位置输送物料,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6、优选的,所述螺纹套与隔板接触时,所述齿轮与齿条的底端啮合,此时连接杆处于水平状态,且所述铰接柱处于齿轮的最左侧,这样保证螺纹套与隔板接触时,放置板处于上料位置,活动块处于最左侧,活动门板处于水平状态,方便进行物料的装卸。

7、优选的,所述齿条的长度等于齿轮周长的一半,这样保证齿条可以带动齿轮转动半周,使铰接柱转动半周,使活动块滑动到最左端或最右端。

8、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在放置板的底面上,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活动块的顶面山,所述滑槽和滑块截面均为t形设置,所述滑槽卡接在滑块中,且所述滑槽滑动连接在滑块中,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既可以将活动块固定在放置板底面上,又可以对活动块的运动进行限位,使活动块只能进行水平移动。

9、优选的,所述顶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与活动门板底面接触,且所述顶杆与活动门板接触的端面为半球形设置,通过将顶杆端面设置为半球形,避免顶杆存在棱边,在推动活动门板竖立时对活动门板底面造成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10、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护装置,在放置板上升过程中,通过齿条使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运动推动活动块移动,从而带动顶杆移动,推动活动门板底面,使活动门板绕铰接点旋转,从而竖立将挡护框开口封住,避免物料脱落,在放置板下降时,通过齿条使齿轮转动,带动顶杆回收,使活动门板倾倒,方便进行物料装卸操作,解决了现有的升降机置物台护栏高度都不低,这样极大增加了装卸物料时所需的劳动力,增大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12、(2)、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装置,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套升降,使放置板携带物料进行升降,操作方便,通过转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可以随时关闭电机使放置板能够停留在任意高度,方便对不同高度位置输送物料,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内腔(501)、隔板(502)、电机(503)、转杆(504)、螺纹套(505)、支撑杆(506)、放置板(507),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置有挡护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的底面为粗糙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01)开设在支撑柱(2)的内部,所述隔板(502)固定连接在内腔(501)内壁上,所述电机(503)固定安装在内腔(501)的内壁底面上,所述转杆(50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04)贯穿隔板(502)且与隔板(50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504)位于隔板(502)上方的一段侧面绕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套(505)滑动连接在内腔(501)内壁上,所述转杆(504)贯穿螺纹套(505)且与螺纹套(50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孔,所述支撑杆(5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506)均固定连接在螺纹套(505)的一侧上,两个所述支撑杆(506)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孔中,所述放置板(507)固定连接在支撑杆(506)远离螺纹套(505)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505)与隔板(502)接触时,所述齿轮(604)与齿条(605)的底端啮合,此时连接杆(607)处于水平状态,且所述铰接柱(606)处于齿轮(604)的最左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605)的长度等于齿轮(604)周长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09)开设在放置板(507)的底面上,所述滑块(610)固定连接在活动块(608)的顶面山,所述滑槽(609)和滑块(610)截面均为T形设置,所述滑槽(609)卡接在滑块(610)中,且所述滑槽(609)滑动连接在滑块(610)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611)远离活动块(608)的一端与活动门板(612)底面接触,且所述顶杆(611)与活动门板(612)接触的端面为半球形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3),所述支撑柱(2)上设置有升降装置(5),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内腔(501)、隔板(502)、电机(503)、转杆(504)、螺纹套(505)、支撑杆(506)、放置板(507),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置有挡护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的底面为粗糙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地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501)开设在支撑柱(2)的内部,所述隔板(502)固定连接在内腔(501)内壁上,所述电机(503)固定安装在内腔(501)的内壁底面上,所述转杆(504)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50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04)贯穿隔板(502)且与隔板(502)转动连接,所述转杆(504)位于隔板(502)上方的一段侧面绕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套(505)滑动连接在内腔(501)内壁上,所述转杆(504)贯穿螺纹套(505)且与螺纹套(50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孔,所述支撑杆(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敏李益乔中标季邦达朱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兴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