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电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00964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电设备。该钙钛矿电池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导电层、第一载流子层、钙钛矿层、第二载流子层、背电极层、热塑性胶膜和封装盖板;导电层至背电极层组成的层结构被分隔为多个子电池,且背电极一侧具有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沟槽;热塑性胶膜具有对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沟槽形成完全填充的多个第一凸起。通过多个第一凸起将P2和P3激光划线槽中的空隙完全填满,使得钙钛矿电池组件内部不会存在气体间隙或气泡,进而避免形成水氧通道,增强了钙钛矿电池组件的封装效果,减缓了钙钛矿材料的降解和电池效率的衰减,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兴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以其高效转化率和低成本制备的特点倍受关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一般包括:钙钛矿吸光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透明导电层等,钙钛矿吸光层通常由有机无机混合物构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迅速,自2009年被专利技术以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从仅有的3.8%提升至26.1%,可以与硅基电池效率相媲美,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钙钛矿晶体还可附在玻璃上,具备大型化的潜力,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的技术路线,与topcon和hjt并列。

2、目前,针对于产业化应用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模组常采用激光划线的方式将子电池串联,激光划线步骤则通常包含三次(命名为p1、p2、p3),p1是将透明导电玻璃图案化,分割成多个子电池;p2是将制备好的第一载流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第二载流子传输层结构一并图案化,暴露出小部分底部透明电极;p3是在电极制备后,对电极进行图案化处理;最终形成多块分离的子电池串联起来的钙钛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导电层、第一载流子层、钙钛矿层、第二载流子层、背电极层、热塑性胶膜和封装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与所述热塑性胶膜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嵌入所述热塑性胶膜内,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与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所述沟槽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所述沟槽的宽度均为30um~10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导电层、第一载流子层、钙钛矿层、第二载流子层、背电极层、热塑性胶膜和封装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板与所述热塑性胶膜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均嵌入所述热塑性胶膜内,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与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所述沟槽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p2激光划线和p3激光划线形成的多个所述沟槽的宽度均为30um~10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宽度为32um~98um,高度为100nm~2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选自玻璃、硅片、碳纤维、大理石、pi和pet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征杨晓宇涂用广叶冯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烁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