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载药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载药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9644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西结合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载药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针灸针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后,依次在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浸泡,于针灸针表面形成高分子载药膜,再于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进行目标药物的装载,得到载药针灸针。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针与药结合,可以实现“同穴给药”,一方面通过机械刺激穴位,机体发挥内在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发挥药物的药效,穴位刺激和药物治疗起到同效相须、异效互补的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载药针灸针中的针灸针和双氯芬酸钠间具有协同效果,“针药联合”治疗方式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西结合,尤其涉及一种载药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上常见的以滑膜慢性炎症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侵犯双手和手腕等小关节并呈对称性,以关节肿痛为主要症状,会导致患者肢体严重变形。除关节损害外,亦可累计心、肺、肾、神经系统等器官或组织。本病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致残率较高,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还加重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现代医学常见的ra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慢性抗风湿药、早期生物制剂和中草药。西医药物疗效切确,可延缓ra病情进展和控制大部分症状发作,但始终无法根治,且需长期维持用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和局限性。

2、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属“痹证”范畴。历中医外治疗法在ra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便有了记载。针灸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方式,在调节免疫和镇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单纯依靠针灸手段尚存在不少缺点,如针灸治疗范围较窄,对部分疾病治疗效果较慢或较弱。目前尚未见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西药负载在针灸针表面,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针灸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针与药结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针灸针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后,依次在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浸泡,再于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装载,得到载药针灸针。

4、优选的,所述硅烷化修饰包括:将所述针灸针依次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atpes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后,于105~115℃条件下固化,得到硅烷化修饰的针灸针。

5、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9~1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时间为20s。

6、优选的,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85:20~25;所述乙醇水溶液中atpes的浓度为250mm/l,所述atpes已水解12~36h;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浸泡时间为6~18h。

7、优选的,所述固化时间为1~2h。

8、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9mg/ml,所述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为1~9mg/ml。

9、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次数为50~80次。

10、优选的,所述双氯芬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20mg/ml,所述装载的次数为1~16次,每次装载的时间为10~50min。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载药针灸针。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载药针灸针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针灸针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后,依次在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浸泡,再于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装载,得到载药针灸针。本专利技术将针与药结合,一方面通过机械刺激穴位,机体发挥内在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药物发挥药效,穴位刺激和药物治疗起到同效相须、异效互补的作用。

15、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对于大鼠足踝肿胀的缓解相对于单独针灸、单独给药治疗具有显著的差异,可见针灸针和双氯芬酸钠间具有协同效果,“针药联合”这种治疗方式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并且本申请载药针灸针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有望为未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药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针灸针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后,依次在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浸泡,再于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装载,得到载药针灸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修饰包括:将所述针灸针依次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ATPES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后,于105~115℃条件下固化,得到硅烷化修饰的针灸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9~1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时间为20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85:20~25;所述乙醇水溶液中ATPES的浓度为250mM/L,所述ATPES已水解12~36h;所述乙醇水溶液的浸泡时间为6~18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9mg/mL,所述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为1~9mg/mL。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的次数为50~80次。

8.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氯芬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20mg/mL,所述装载的次数为1~16次,每次装载的时间为10~50min。

9.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载药针灸针。

10.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载药针灸针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药针灸针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针灸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针灸针表面进行硅烷化修饰后,依次在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和聚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反复浸泡,再于双氯芬酸钠溶液中装载,得到载药针灸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修饰包括:将所述针灸针依次在氢氧化钠溶液、含有atpes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后,于105~115℃条件下固化,得到硅烷化修饰的针灸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为9~1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时间为20s。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75~85:20~25;所述乙醇水溶液中atpes的浓度为250mm/l,所述atpes已水解12~36h;所述乙醇水溶液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余庆杨米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