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950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属于制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R<supgt;2</supgt;为0.9955,拟合度较好,达到显著程度,可以设定合适的生物酶添加量,检测制浆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进而保证实际打浆过程的打浆度适宜,从而消除对后续造纸阶段的不利影响;提供的麦草制浆工艺流程是适于麦草制浆的最佳参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打浆度,通过使用最适比的生物酶,可以大幅降低碱液的用量,从而有效减少造纸黑液流出,减轻造纸废水治理压力;模型建立方法简单有效,预测结果全面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浆,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


技术介绍

1、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机械制浆以及化学制浆是制浆造纸行业中被普遍采用的两种制浆方式,两者往往结合使用。机械制浆的能耗较高,因此,人们一直需求能够有效降低能耗的制浆方法。此外,由于化学制浆过程中需要添加化学试剂,导致产生大量有毒有害废水,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处理成本高,而直接排放会对自然环境和排放低周边的动植物及人类产生极大危害,用残留化学试剂的浆制备的纸张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存在隐患。因此,人们把注意力转移到生物制浆上。生物酶制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效率高、安全性好、污染小的优势,在制浆造纸行业中还可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制浆能耗的目的。

3、传统的麦草制浆流程中,对于纸浆打浆度监测只能在制浆结束后检测,对其最终打浆度结果无法精准预测。通过试验,确定对于制浆效果影响显著的因素,获得目标打浆度的工艺条件参数,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模型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中生物酶用量包括3个考察因素,分别为木聚糖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每个因素再分别设置2个水平:木聚糖酶用量为0.2%和0.4%,纤维素酶用量为0.1%和0.3%,果胶酶用量为0.2%和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模型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2中生物酶用量包括3个考察因素,分别为木聚糖酶用量、纤维素酶用量、果胶酶用量,每个因素再分别设置2个水平:木聚糖酶用量为0.2%和0.4%,纤维素酶用量为0.1%和0.3%,果胶酶用量为0.2%和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s2中优化筛选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制浆动力学模型建立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明刘开泉梁晓丽吉兴香徐衍鹏李丕武汪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